浅论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x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解决问题”的培养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应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年龄特征,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训练。可见,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解决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小学数学必须重视问题方法的引导。结合高年级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寻求方法的需求
  老师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根据信息自己提出和设计问题。教师要帮助学生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看成一个过程,让他们以一种逻辑的、有序的方式组织自己的行为,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尝试探索。学生沿着这样的过程不断地解决各种类型的问题,就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问题、进行预测和选择方法上,才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教学用替换解决问题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小明将720毫升的果汁倒入6个同样的杯子中,正好倒满。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学生口答,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出示例题情境:小明将720毫升的果汁倒入(这样的)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提问:还能直接用除法计算吗?为什么?板书:两种未知量。提问:你觉得要补充一个什么条件?情形①:告诉我们一个大杯可以装多少毫升。(问题就是要我们求大杯的容量,这个条件不合适。但是,你的想法就是知道了大杯的容量,题目中就只有一种未知量,就可以求了。)情形②:告诉我们两种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知道了大杯和小杯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把大杯换成小杯,或者把小杯换成大杯,这样就可以用除法来算了)过渡: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杯和小杯之间有什么关系。演示:一个大杯的水正好倒满三个小杯的水。我们可以怎样说?出示例题。这样通过情境题的迁移,引入例题的教学,自然不突然。学生能够顺理成章的去研究新问题。自发产生用替换去解决。
  二、设计方案,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题方案。指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不同角度,沿不同的方面,进行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方法及开放式的结论。例如,教学六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例2,课件出示例2,学生自己读题。提问:你会做这道题吗?每个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答,交流汇报,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先请学生说方程解法及除法解法的思路。小结:这道题是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大家的解答过程也比较复杂。但是老师刚才看到有的同学只用了一道乘法算式就求出了本题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做的。这道算式的含义你能看懂吗?你能说说这道算式是什么意思吗?在这样的思路中,我们把什么做单位“1”的,这个分率表示什么呢?教师小结:也就是说,我们把女生人数做单位“1”转化为了美术组总人数做单位“1”,把“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转化成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把较复杂的题转化成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这时我们就可以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与同座位说说通过“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怎样思考女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全班交流,出示转化后的完整题目。提问:这时该怎么做呢?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和刚才的两种方法比较,这3种方法哪种更简单呢?你有什么体会呢?运用转化的方法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变的简单。
  引导回顾整理:回顾一下解题的过程,我们是怎样运用转化方法解决这道题的?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教师小结:如果想比较简单地解决这道题,我们就需要把已知量看作单位“1”,把要求的量转化为已知量的几分之几,然后用乘法计算。这样我们就把复杂转化为了简单。在刚才的解题过程中,老师还发现有的同学运用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这也是一种转化的思路,同样使得了复杂的数量关系变的简单了,这个方法和我们转化为分数乘法的本质是一样的,都要牢牢抓住份数关系。这样的转化思想也是很好的。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转化,这样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又便于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转化的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三、利用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面对不同的现象时,能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要具备这种能力,学生首先必须会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如今的教材在安排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内容时打破了原来应用题教学的系统性。原来是严格按照数量关系的难易程度,一课一例地进行教学,有着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清晰的脉络。课标教材解决问题教学与其他学习领域紧密结合,不再像从前那样编排,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编排上有点“散”。二是信息呈现方式上具有开放性。从形式上看,有纯图画呈现的,有半文半图呈现的,还有纯文字出示的;从内容上看,有日常生活方面的,有学校生活方面的,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等;从结构上看,有的结构比较完整,有的则不完整;从信息作用上看,呈现的信息对解决问题有的有用,有的没用,需要学生全面观察、仔细识别与合理选用。三是要解决的问题具有新颖性、挑战性。由于课标教材没有现成的类型可套,更没有现成的解法可搬,需要学生探索寻找。这一新颖的编排方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构成了挑战性。如果教师能数学的角度看问题坚持这样的引导学生自觉地从具体情景图中找出与数学有关的内容,养成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的习惯,为“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打下基础,同时也为识别有用信息能力的培养作好了铺垫。
  “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方法的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加强对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不断地在各种情境中让学生体会、理解方法的深刻含义,并逐步掌握方法,灵活应用方法,形成一种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大量的能源和高含碳物质被消耗,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进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为此,解决气候问题成
驻马店,一个年轻的城市,一个山川秀美的城市,一个火车拉过来的城市,素有“天之最中、中原粮仓”等美誉,在中原崛起、城镇化号角吹响之时,给这片沃土带来了无限的发展契机。目前驻马
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最理想的材料是洋葱鳞叶的表皮细胞。利用这种材料设计"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实验,不仅取材方便,而且制片容易。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材料让学生了解更
兴趣,能弥补智能之不足;持久的兴趣,能促成发明创造.就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来看,兴趣是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兴趣才会引起注意,有兴趣才能激起情感,有兴趣才能有发展能力,才不至
采用两种简易的方法,研究茼蒿菜、木耳菜和红凤菜提取液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将提取液的不同浓度等量添加入培养基培养芽孢杆菌,抑制效果不明显。将一定量的芽孢杆菌接种于3
摘 要:地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及其范围是十分宽广的,大到全球,小到某个区域,如此广阔的研究对象,单凭眼睛在同一时间内是不可能直接把它尽收眼底,只有通过地图,才能一览无余。因此,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 增强学生的学生兴趣, 使学生真正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以提高教学效率, 这就成为地理教学的一个关键之所在。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 地图应用  
期刊
近年来,国家的经济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世界经济贸易的联系日益紧密。贸易全球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世界经济的动荡使中国企业面临的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