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力”错解分析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物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a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擦力”在“力”这一章中属于难点,许多同学经常在这里出错.为帮助同学回避常见的误区,现将常见的易错知识点作如下剖析.
  
  1.摩擦力的大小
  例1 一个重50N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当推力为22N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 ).
  A.f1=0N f2=22N
  B.f1=0N f2=50N
  C.f1=50N f2=22N
  D.f1=10N f2=22N
  错解 A
  剖析 将合力为零误认为摩擦力为零.
  正解 在计算过程中摩擦力可以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来求.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1=10N;当推力为22N时,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f2=22N,答案:D.
  2. 摩擦力的方向
  例2 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水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力
  D.无法判断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 .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错解 (1)C (2)B (3)A
  剖析 将物体运动方向和摩擦力的方向混淆.
  正解 摩擦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根据作用效果知其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答案:(1)A (2)C (3)B
  3. 摩擦的应用
  例3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表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力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错解 C
  剖析 将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和摩擦力混淆
  正解 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力;我国铁路大提速后为了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台的安全线距离由原来的1m变为2m.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 鞋底刻有花纹,是使接触面粗糙,些从而增大摩擦力.
  答案 A.
  4.增大或减小摩擦
  例4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错解 D
  剖析 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混淆
  正解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汽车、拖拉机、自行车的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2)增大压力. 如骑自行车刹车时捏闸的力越大,自行车刹皮与钢圈间摩擦力越大,自行车就容易停下来.
  答案 B
其他文献
“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们最初认识力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通过肌肉紧张而感觉到的.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同学们可以通过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程度,或物体形变的程度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大小.但要想更为精确地测定力的大小,就需要借助专门的仪器——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就是一种利用弹力工作的测力计,因其制作简单、易于携带、操作简单等特点,所以比较常用.    一、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如图1中的a和c是两种常见的弹
马克斯·玻恩(1882~1970),英籍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因对量子力学的基础性研究,195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节选自玻恩的《我的见解》,题目为编者所加.    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们,他们有文学、历史和其他人文学科的某些知识,他们热爱艺术和音乐,他们甚至喜欢绘画或演奏乐器.  以我自己为例,我熟悉并且很欣赏许多德国和英国的文学和诗歌,甚至尝试过把一首流
可能你会觉得不少摩擦力的问题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这是为什么呢?  你不妨先尝试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来检查一下自己的认识.  ①讲台能静止,是由于受到摩擦力吗?  ②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吗?  ③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讲台没有推动,是因为摩擦力大于推力吗?  ④推动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时,推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还是不变呢?  虽然同学们学习了关于摩擦力的不少知识,但由于没有真正理解摩擦力产生的
以上问题同学们在学习了“重力”这一节内容后不难回答,但相信仍有不少同学在重力方向的判断上或许还会有些疑问.有的同学会记成垂直向下,也有的同学只是简单的机械记忆,并不真正理解竖直向下的含义.那么,对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这句话应如何去理解呢?  上课时我们做过这样两个实验:  (1) 观察拿在手中的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  (2)如图4(a),将钩码悬挂在铁架台上,待钩码静止时观察细线的位置. 
在当前全球经济和信息化全面发展的情况下,为了追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英语作为世界性交流语言不可或缺.英语教育的普及也逐渐向低龄渗透,到如今,英语甚至已经成为小学生的必修
据说,过去曾有一位外国商人,从地处西北欧的荷兰渔民那里采购了5000t鱼,用弹簧托盘秤(实质上是一种量程大的弹簧测力计)认真、仔细地称量,逐笔记录、计算无误后装上轮船,乘风破浪,千里迢迢运送到靠近赤道的一个非洲国家的港口,卸货时仍然用那台弹簧托盘秤秤量交付,可结果却令商人大吃一惊,这批货竟然少了将近19t.  19t,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如此算来,该人的经济损失是十分可观的.但最令商人百思不得其解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为学生设计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掌握英语知识.但在使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时,要有一定的教学原则.主要探讨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从明确任务目标,形成有效
作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住房备受社会关注,房地产业日趋成熟对居民住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房价居高引发众议,尤其是住房弱势群体的住房权益难以保障,如何有效解决中低收入群
日常生活中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放在地面上原来静止的课桌、凳,不用力推,它们不会运动;骑自行车时,脚停止蹬车,一会儿自行车就会停下来,等等.于是有一些同学就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让一辆小车从斜面上某一高度滑下,小车运动到水平面后,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后静止.小车为什么会停下来了呢?原来小车受
作图题是初中物理练习、测试中常见的基本题型.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作图题主要集中在力学部分.  在作力的示意图时,要做到“三定三标”.“三定”:1.定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2.定方向: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力的方向;3.定长度:在同一个示意图上,若有几个力,力越大,则线段的长度应越长.“三标”:1.标箭头:在力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2.标力的字母;3.标力的大小和单位.以下我们就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