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视域下小学教育专业社团的价值与实施

来源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07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体现师范专业认证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性特性,合肥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开展了专业社团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积极成效:涵养了师范生的教育情怀、增强了师范生的艺体技能。但还需要在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将专业社团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和优化指导教师队伍、完善遴选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做持续改进。
其他文献
新一版学科专业目录出台在即,艺术门类学科的调整带来新的变局与思考。文章指出,精准领会调整背后的思路和导向,方能快速对标学科专业建设的新要求及新标准。实现艺术学学科疆域前所未有的延展,需要以开放兼容的姿态,展开学科内外部的融合交叉,从而构筑具有中国气派的成熟学术体系。戏剧与影视在今后一个时期走向实践创作的评判范式,势必力促精品力作的诞生,但仍需坚守对其理论的提升,遵循艺术门类建设的基本规律,保持发展
在元宇宙方向下,空间与身体这两个在以往虚拟世界中相对缺位的对象得到强调,它们也将编织虚拟与现实的新关系。元宇宙应用会带来孪生空间的兴起,这些空间不仅是对现实空间的数字化复制,也意味着对现实空间意义的继承或重塑,以及场景特别是社会场景的重建。虚拟信息、虚拟空间会与现实空间形成增强或融合的关系,空间的融合会带来空间的冲突;现实身体在虚拟空间中的体验得以增强,但沉浸式体验也可能成为元宇宙的“黑洞”;赛博
<正>一、差异式——让每一个学生在作业中找到最好的自己1.铺垫型作业,落实文本的语文要素。铺垫型作业设计,是为全班所有学生设计的练习。这些基本题能有效解决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不想学”和“学不会”的问题,能够保证他们的作业质量,使学生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学有所得。比如,
期刊
11年前,艺术学脱离“文学”学科门类,成为拥有五个一级学科的第13个学科门类。此举一度被视为艺术学的“学域扩张”和“独立战争”。2021年底,新版《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发布,艺术学门类再次出现艺术学“合五为一”归并学术学位,部门艺术注重创作实践改为专业学位的重大调整。学科体系作为一种知识制度,“既是制度的条件,又是制度的结果”(斯皮瓦克语)。中国的学科体系建设既
依据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的素养导向理念,大单元整合教学设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固然有助于积极地、创造性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推动语文教学的课堂转型。然而,如果我们在跨学科教学的视域下观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意识地提炼、融合其他学科的相关资源,并将其有机整合融入单元整体设计的主题提炼、任务分解和手段支持,会让学生在技能运用和经验唤醒的成功体验中,更加主动、更加高
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文章从艺术学科的视角深入论述“术”与“学”双轨并行的重要性,并立足人才培养的视角进一步论述专业博士学位设立的必要性,明确艺术专业领域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未来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服务于国家重大艺术战略需求的艺术组织者,是要瞄准世界艺术前沿、置身于世界舞台中心的振臂高呼者,是要进入自身行业领域、引领于
把心流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目的是消除学生的心理疲惫与学习倦怠感,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正向卷入状态,获得持久的、沉浸式的心流体验,同时也让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获得显性发展与正向成长。
数字技术普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带来了影视及新媒体影像艺术的深刻变化。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时代形成的新媒体影像艺术产生了自己的新影像、新语言和新美学,也带来了新的媒介文化革命,这也为新美学和新电影理论的扩容、建构提出了时代的呼唤。2021年4月,由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办的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49期——"新媒体、新影像、新语言"于北京大学红六楼215会议室举行。此次会议由北大艺术学院教授
将表面活性剂与微孔分子筛的纳米团簇进行组装的方法实现了介孔分子筛孔壁的部分晶化,可以大幅提高介孔分子筛的水热稳定性,但是较高的模板剂和水用量导致的较高合成成本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结合作者的研究小组低成本合成高稳定性介孔分子筛及其工业应用的研究历程,综述了在合成高稳定性介孔分子筛的同时降低有机模板剂和水的用量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晶种协同作用法、母液循环法、亲水物质的引入法和复合模板剂法等,阐述了各种
诗词谚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记录、描述了众多的地理现象、地理过程与地理规律。诗词谚语与地理学科的匹配度高,通过诗词谚语可以展现高度凝练的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诗词谚语作为教学素材,能够顺应新课程标准弘扬传统文化的要求,增添地理课堂美感,提高高中生学习兴趣,增进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故将诗词谚语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总结了当前研究中关于诗词谚语应用到地理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