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冷漠的心灵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hkie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青少年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他们中间有人时常表现出一种冷淡、深沉、怠惰、萎靡、不在乎、无所谓等冷漠情绪和消极态度。比如在生活中表现出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老师的苦心教导、父母的苦苦哀求无动于衷,已近乎于一种麻木的状态等等。
  其实,青少年出现的这种冷漠心态是一种不良性格特征的体现。所谓冷漠,是指青少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对引起思想挫折的对象无法攻击,又无适当替代现象可借攻击时,则强压愤怒情绪,表现出一种表面的冷淡和失去喜怒哀乐的表情,同时表现出一种对事物无动于衷的态度。可见,冷漠就是青少年学生受挫直接反应的一种情境。他们在受挫后,虽然内心焦虑不安,却不关心也不寻找直面挫折的方法,而是麻木茫然地适应产生痛苦的情境。
  冷漠心态意味着青少年性格的不健全,久而久之,发展下去会转化成他的性格特征,对他的健康发展十分有害。这些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物都有漠视和冷淡态度,因而不能深入到学校集体生活中,不能和老师与同学及时沟通,他们似乎看不到真正的生活与真正的人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和曙光,看不到挚友和知音。
  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对什么都激不起热情和兴趣,对什么都冷漠的人,内心生活中就是暮气沉沉,死水一潭。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因为受到父母长辈的过渡溺爱,缺乏积极面对困难的决心。如果在受到一些挫折和打击后,也会像《红楼梦》中的李纨那样,一个“万念俱灰”、“心如死灰”,从而压抑热情和活泼的天性,对周围的一切采取漠然视之、麻木不仁的态度,那无疑是自己压抑自己,是一种可悲的自我摧残和自我埋葬。冷漠态度的最终结果,只能把青少年塑成玩世不恭、消极混世的自怜者。
  造成青少年学生冷漠心态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理想和信念的丧失。应该说,大多数青少年跨入学校生活时,是充满热情,有所追求的。但是在不断的学习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各种各样的阴暗面,遇到一些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这时候矛盾心理便会出现。有些学生会想,所谓“美好理想信念”原来不过如此,有的学生以为“我算看透了”,这样热情就会逐渐变成冷漠。因此,我们要告诉学生:社会、学校中存在着一些消极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放弃理想和信念的理由,恰恰相反,正因为存在各种消极面才会需要大家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满腔热情地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而努力。
  克服青少年的冷漠心态,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古人云:“人应有自知之明”。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缺点。具有冷漠态度的青少年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常用别人的长处来比自己的短处,当然相形见绌了。因此,要教育学生不能因自己某方面的能力存在缺陷就怀疑自己的全面能力,不但要看到自己不如人之处,也要看到自己的如人之处和过人之处,这才是正确的与人比较。有一些事情别人能做到,自己经过努力也能够做到。
  其次,要学会适当地表露自己的才能。这些冷漠心理的学生往往就比较自卑,不是说勤能补拙吗?知道了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就不能背思想包袱,要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人的缺陷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只是我们不愿意改正而已。只要我们下定决心,讲究方法,因势利导,我们就可以把自己调整好。也就是多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十足的事情。这些事情即使很不显眼,也不要放弃争取成功的机会。因为任何成功都会增强人的自信,任何大的成功都蕴积在小的成功之中。换而言之,要通过小的成功之中表现自己以确立自信心。
  在教育工作中,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工作最大障碍就是他们对教师、对集体的疑惧和拒绝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出现,虽然也有他们的自身原因,但更多的的是这类学生对教师、对其他同学、对集体的疑惧和拒绝的心理,尤其是“落后生”的称呼,教师的批评、讥讽,同学的指责等,这一切只有、能强化冷漠学生的拒绝心理,增加教育工作的难度。所以,教师除了自己要有科学的教育态度外,还要引导其他学生确立正确的认识和态度。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几乎每个青少年学生都存在着一种“心理禁区”,具有冷漠心态的青少年学生,这种“心理禁区”更为明显。谁有意无意提及到它,都会引起强烈反应,从而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困难,甚至导致失败。“心理禁区”大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有生理的缺陷,如某些先天的残疾,以及由生理缺陷引起的与常人不同的生活习惯等。这本来已经给他们增加了心理负担,别人一提及,其自卑心理便会受到强烈的刺激和伤害。再就是心理状态,如受挫折,像一些小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因于环境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原来有毛病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敏感点就是怕别人瞧不起。还有家庭方面的因素,比如父母工作不体面,地位卑微,家庭住房简陋、寒酸等。都可能成为冷漠学生的敏感点。他们觉得这些因素使自己抬不起头来,比别人矮一截。当我们触及这些问题时,这些学生反应各不相同:有的是一触即发,有的是脸色陡变,有的则“阴云笼罩”,更有甚者会一时想不开,走上绝路。所以,我们要认真了解把握这些冷漠学生的“心理禁区”,并尽力不触及他们的禁区,而要多关心理解他们,要给他们充分的理解和信任,比如对冷漠学生的生理缺陷,某些学生习惯的怪癖,我们要给予学生同情和谅解,而不能有丝毫的嘲笑和轻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如“家长工作不体面”,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实际上是无法选择的,学生大可不必为此背包袱。要教育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学会转移,丢开个人顾虑,少考虑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因此,我们在思想教育中要努力展现冷漠学生的长处,让他们重温自己的业绩,平时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减少挫折,使他们在同学心目中和自我心目中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
  青少年学生产生各种冷漠心态,都是他们受到心理挫折,在心理冲突不能正确解决的状况下造成的,这时,老师的任务就是以医生的责任感认真对待。首先,从稳定情绪入手,消除心理冲突。当他们处于心理冲突时,一定要讲究教育艺术,必须细致、谨慎、耐心,不要非理智的责怪他们,可采用迂回法、冷冻法,将学生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使其内心冲突缓和下来,再做疏导工作,切忌急于求成。其次,从沟通思想入手,“心病还须‘心药’医”。我们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所顾所虑、所喜所忧,想方设法使学生内心的怨闷得到诉说、疙瘩得到化解,使他们达到心理平衡,从而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我们还应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给他们造成良好的心理气氛,并辅导各种有意的活动,增强各自的心理活力,培养较强的自制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这样有利于冲淡各种苦闷,转移其情绪,排除各种干扰,达到矫正青少年学生冷漠的心理目的。
  让我们用爱来关心这些冷漠的学生,用温暖激活他们冷漠的心灵。你会发现当你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时,你也会得到爱的回报和洗礼。
其他文献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已为人们所摒弃,在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下,在探索中学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结构中,有识之士越来越重视“讨论法”在语文教学中的指导及实践作用。  讨论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充满着“集体思维过程”的教学,它是作为传统教学方法——讲
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头脑中缺乏写作素材图尤其是语言图式。没有掌握相应的词汇和句型,没有能够将其组织起来的语法知识;更没有篇章结构知识和建构语篇的能力。而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作文要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综合评价。内容要充分体现提纲要求,覆盖所有内容要点,思路清楚;语言准确流畅,连贯性好,达到交际的目的。      语言图式与英语写作    1.图式理论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环节,不管是听说还是读写,都离不开词汇。教师如果能将词汇教学变的活泼有趣,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影像,则学生可以快乐的踏出学习的第一步,对于日后的英语学生有莫大的助益。同时,运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也是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一个关键。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环节。经由词汇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进
广大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出现心理偏差的学生较多。其解决途径主要是:学校的重视和关心,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学生的心理偏差问题,学生积极主动争取进步,老师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如触目惊心、令人震惊的马加爵杀害室友案件、清华大学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天津医
我国随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为顺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及时提出教育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特别是教育装备的现代化,采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装备,如多媒体设施、设备,闭路电视系统、智能广播系统、电子阅览室、远程教育的设施、数字实验室等等;中小学实验教学与管理作为教育装备的重要部分,相比之下,显得明显滞后,仍停留在原始的手工记帐式的管理。自从应用浙江教育装备管理系
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普通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搞好班级建设对民办高校的学生管理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且班级建设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    当前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多以专业为单位拆分为班。班是学校教学和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但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时期班集体建设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因此本
虽说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十多年了,但在此很有必要重温一下它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因为在这么多年的大讨论之中仍然还存在着背景不清、笼统谈论,思维偏差、认识片面,心态失衡、行为摇摆的表现,总之是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批判和高处着眼与低处入手;加之随着素质教育地全面推进,国家教育部又提出了“创新教育”这一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命题,这就更有必要对创新教育的含义与特质、内容与价值有所了解,并通过学习、实践,掌握其实施
课程改革是一项既艰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课改更是举步维艰。如何打造出适合农村小学自身课改的特色,现已成为农村小学教师实施课改的重点和难点。    因地制宜,注重实际,把握阅读教学的课改新基调    本校地处农村,教学条件与城区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在此情况下,我因地制宜,在小学阅读教学课改中注重从自身实际出发,把握课改新基调,做到以下几点。  (一)情境的创设。如教学《赤壁之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