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深处的教育启迪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时候,我便尤其钟情于语词委婉、表达含蓄的宋词,长短错落的字里行间,那遮掩不住的别绪闲愁,千丝万缕地萦绕我花季雨季潮湿的心情,一时间便恍如纤手泛舟的女子,缓缓划桨进入宋词的意境里。于是,赏花时,我仿佛看到李后主“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去国憾恨;听雨时,我仿佛闻见李易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身世之慨。在这个人心浮躁的年代,无可否认吟诵宋词曾给我们的心灵一份超然的慰藉,但,读她,谁曾求甚解过?爱她,谁曾辗转反侧过?
  直到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我点一盏小灯,捧读起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的《每周一读》2007年卷中《人间词话》的节选,隔着久远的岁月长河,聆听国学大师王国维精辟独到地品宋词,印象中那些活色生香的文字再次被温暖唤醒。
  大师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综观古今文论史,“境界”说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中已见端倪,至王国维笔下已将其作为审视古代诗词曲赋的审美宗旨。“境界”何物?引人入胜,流连忘返,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等等,使人共鸣之笔。“境界”何来?此便需要词人将自己的真挚感情和景物凭借文字巧妙地珠联璧合,所谓情景交融。正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其他文献
德育生活化需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实际需要,从学生的现有道德水平出发,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规范和引领作用,而部分中小学德育却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盲点。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的现状    (一)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在一些中小学,学生喝酒、吸烟不乏其例,有些学生夜不归宿,整日迷恋于网络,更为严重的是各种各样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导致这种状况的部分原因在于德育过分地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脱离了学
“坐位”即安排学生的座位。安排座位在中小学教育中并不是一件显眼的事,但它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坐位”在学生的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意义,而这往往为教师所忽视,教师需要理解学生对“坐位”的体验并对“坐位”问题进行教育方面的思考。    一、座位的意义    座位是学生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活动与交往场所之一,是学生在学校的“家”。这个不到一平方米的生活空间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真正属于
《文汇报》2007年9月3日刊登的文章说,在大阪,孙海平缔造了一个神话——他亲自训练的刘翔成为世界跨栏界第一个大满贯得主;连着两年冬训带教的史冬鹏在一年之内三易个人最好成绩,并在决赛中一举迈入13秒20大关;点拨了不到两个月的邢衍安第一次参加世锦赛便闯入半决赛。  孙海平教练当然不是天才,他的执教方法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他自己做过运动员,刘翔之前的弟子是陈雁浩,但成绩都不甚理想。他曾做过有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研究性学习已在中小学历史教学中普遍开展起来,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历史研究性学习在开展过程中还有一定误区,尚需进一步澄清。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之本质特征    从词源来看,历史(history)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二是指历史学。作为本体,历史指的是人类的经历及其所创造的一切,它是过去的、既定的、不变的;作为认识,它指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与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2008年10月将刊出《中国特殊教育》100期。30年中国特殊教育的辉煌成就,100期《中国特殊教育》的丰硕成果,都孕育和揭示了“人人都有特殊需要,人人
想象是人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言语的调节下,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结合和改造而产生新表象的心理过程。其显著特点是:自由、开放、跳跃、多向、生动、形象、夸张等。它使思维如行云流水,可以天马行空、恣意汪洋,可以超越时空、任意组合,因而能产生许多新奇独特的想法。作为发明创造的基础,想象力被认为是21世纪竞争力的一种。由于青少年时期是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想象力的开发与训练越来越受到中小学重视。  开发想
日本是个教育很发达的国家,教师专业化水准很高,尤其是教师自觉自发的教育使命感很值得关注。本文希望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身份和业余时间安排三个方面来理解日本中小学教师使命感的形成,以求对我国教师发展有所启示。    一、日本教师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植在教师内心对社会和学生发展的关心,并表现为为了实现学生的真正成长而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和责任。它首先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有关。 
学校形象是校风、教风、学风的集中体现,是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的结晶,是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某个学校经过主观努力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形象特征、个性特点所持的整体看法、最终印象和综合评价。它由学校外显特征和潜在特征两方面构成。外显特征主要是指学校名称、规模、广告、包装、升学等;潜在特征主要是指学校文化方面的东西,如教职员工的积极价值观和理念,人文环境,师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教育服务
一、“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研究” 的背景     在对本地学校教育的调研中发现,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新课改落实和深化的主要问题。从整体上看,以知识传授灌输为主要价值取向的课堂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课堂上教师讲授占用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太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差,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目标难以实现。无效教学环节在课堂上大量存在,用无意义的“假问题”进行课堂提
一、准教师凭实力单向择校:瑞安市的改革实践rn在计划经济时代,教师上岗是由教育局统一分配,师范毕业生往往回户籍所在地,这种分配形式的最大缺点是不管个人的意向、特点,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