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化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的飞速发展,思维导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且在多个社会领域中都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而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小学数学的高年级单元复习课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更好地提升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还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单元复习课;应用分析
  思维导图,通常被称作心智导图,是一种能够体现出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最早的概念,就在《思维导图》一书中提出,不仅提升了对思维导图的重视程度,还认为思维导图能够有效激发出人类大脑中存在的潜力,挖掘出蕴含的自然功能.而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各类课程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也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小学阶段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再加上单元复习课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更好地引入思维导图,全方位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单元复习课的实效性.
  一、小学数学高年级单元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
  在小学教学阶段中,复习属于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而复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对于那些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巩固.而相对于普通的教学内容来说,单元复习课程中的主要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因此,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省略较为复杂的讲解环节,直接对所学知识展开全面的梳理回顾,这就进一步提升了学生自身的知识容量以及知识点密度,再加上课程时间带来的限制,也加大了复习课程的开展难度.同时,在单元复习课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回顾所学的知识,更要促进不同知识点之间联系程度以及理解程度的提升,并将教材内容作为基础,明确主要的设计逻辑,并展开更加全面的综合整理以及归类处理.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在数学的单元复习课程中,通常只是对部分重点知识进行回顾,这就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逻辑关系缺乏明确认知,这也是使得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不够全面的主要原因.在单元复习课程中采用思维导图,就可以从多个角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工具.简单来说,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明显看出,防止知识遗忘的关键就在于复习,如果采用传统的复习方式,各个知识点之间就必然会缺乏关联性,严重影响记忆效果,因此,这就需要利用思维导图来更好地引导学生串联起不同的数学知识点,在提升记忆效果的同时,进一步弥补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其次,思维导图有利于巩固数学知识基础,数学作为一门具有逻辑性以及严谨性的学科,其内部的各个知识点十分复杂,尽管在不同的数学体系中,存在着显著的逻辑关系,但小学生仍旧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就可以在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图形以及线条等元素来更好地呈现出数学的知识体系,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1].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单元复习课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注重学生的自主绘制以及完善
  不同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思维发展会呈现出一种独特性特征,这也对小学高年级单元复习课程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简单来说,即便是在同一种理论知识的教学之中,不同学生所设计的思维导图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思维导图绘制方式过后,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利用思维导图的交流展示来创造出更加完善的自我改进空间,还可以帮助教师根据思维导图来明确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使得学生能在这种不断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更好的巩固学习[2].
  (二)注重师生间的对话以及反馈
  在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但在目前的单元复习课程中,大多数教师却仍旧停留在最初级的阶段,也就是经典的教师讲解,学生学习的层面上,这就更需要利用思维导图来强化师生交流力度.例如,在对学生之前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时,数学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思维导图,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设计出与之对应的问题,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展开更加高效的交流互动.同时,教师还要突破传统师生身份的限制,构建出能够平等交流的機会,更好地提升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效果.
  (三)注重结合知识运用以及知识梳理
  在现阶段的社会环境中,小学数学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认知过于片面,认为思维导图只能够起到梳理所学知识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总结数学知识点,忽略了各类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教师在利用思维导图设计小学数学高年级单元复习课的过程中,必须利用习题来充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探究数学学科中不同知识点的基本关系,找寻出其中存在的细节,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3].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单元复习课中的实际应用措施
  (一)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模块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单元复习课中,教师应当更好地指导学生梳理所学的数学知识,也就是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并在不同的数学知识模块间建立起更加全面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完善的数学知识网络.然而,由于不同学生之间思维能力上存在的差异,部分学生很难独立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梳理以及回顾,也无法按照具体的逻辑关系来建立数学知识体系,再加上一些知识学习的间隔时间相对较长,使得学生在单元复习课程中需要面临重新学习的严重问题,引发知识点疏漏以及知识点理解程度不足等问题出现.因此,教师要合理应用思维导图,将那些较为零散的数学知识点综合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模块,形成一种数学知识图谱,并将此作为基础来完成数学知识的回顾,稳步提升各个数学知识模块的复习效率以及复习质量.例如,在对“运算”这一知识点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应用思维导图来向学生呈现出之前所学过的所有运算内容,重点包括小数运算、整数运算以及分数运算等,并且在整体思维导图的设计中,教师还应当找寻出重点所在,并将其作为引导学生深入复习的关键所在,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对于局部数学知识的突破.同时,在思维导图的实际绘制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根据部分关键词来划分运算的主要类型,其中的分数混合运算作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内容,教师要进一步明确小括号以及中括号的运算顺序,保证学生对运算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在思维导图中,其每一个分支内部都有着典型的例题,使得学生在知识梳理以及知识训练过程中,实现对分数混合运算的全面复习.   (二)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错题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很难避免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单元复习课中,转变对学生各种错误的认知,不能将错误看作学生在考试以及测验中的失分项,而是要看作一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在错误中准确找寻出主要的复习方向,从而更好地提升单元复习课的针对性.通常情况下,即便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其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导致其对各种错误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只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错误进行改正,就是完成了学习任务,这就在潜移默化中浪费了大量的错误资源,引发后续学生知识点运用不够准确以及理解不深的问题出现.因此,教师应当在复习过程中,提升对学生错误的分析力度以及整理力度,明确错误探究的主要方向,更好地发挥出思维导图的作用,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指导,及时梳理各种错题内容,并在整体数学知识网络中进行特殊标注,在复习过程中对其加以重点处理,从而稳步提升复习效率以及复习质量.举例说明,在对长方体有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之前的思维导图的方式,找寻出其中存在的特殊标注内容,并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引导,结合相应的应用题来完善复习内容,在突破原有错误的同时,完成对错题的针对性训练[4].
  (三)利用思维导图完成整体性复习
  小学高年级单元复习课程的整体复习内容中,不仅要在知识点方面做好梳理以及回顾,还要在学生的思维层面上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知识框架,使得知识点能够更好地填充至數学知识框架中.因此,教师就要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所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寻不同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在完善数学知识体系的同时,进一步体现出数学知识自身的系统性以及逻辑性,鼓励学生采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来更好地设计知识点,形成一种个性化的思维导图,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复习,还巩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后续各项复习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结 论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单元复习课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将那些复杂的数学知识,以一种更加直观、清晰的图形呈现出来,在降低整体复习难度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实际单元复习课程教学中,应当提升对思维导图的重视程度,充分明确学生的主要认知特点,在结合思维导图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更加全面、完善的复习方案,在根本上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柴新萍,马玉祥.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9):242-243.
  [2]张颜涛,周健.构建“初中化学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2):127-128.
  [3]马玉祥.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质量[J].教育革新,2019(12):53.
  [4]马世飞.“输出假设”理论在高中英语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J].基础外语教育,2017(4):43-49 108.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向量教学一直都是大家研究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提高学生对向量知识的掌握程度,能够进一步完善其数学思维.所以,为了强化教师对这方面的教学认识,本文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向量教学的难点展开分析,希望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向量教学;难点分析  大量教育工作者、学者通过分析、统计发现,向量在高考中所占据的分量不容小觑,并且其与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极强的科目.学生在小学阶段学好数学不仅可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还可以很好地提高自身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表达能力.但是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使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学习数学这门科目,因此在逻辑思维方面也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对此,我们该如何解决呢?本文笔者提出了一些观点,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问题;对策  一、前言  现代教育
【摘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构建高效课堂,而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乐学数学,实现教与学的有效化、高效化.  【关键词】课堂;数学;效率;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前提和开始,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种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摘要】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中职数学教学将进一步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对数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关注度不高、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识不足以及“教”与“学”相背离等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如何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这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职数学;教学改革  教学大纲是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
【摘要】现如今,针对高职高校的学生来讲,原来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过程了.高职学生数学基础不好,对数学缺少学习的乐趣和热情,这就使得高职数学教学课堂的教学成效大幅度下降.全文着重探讨了高职数学教学与数学实验分析的必要性、出现的弊端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数学;数学教学;数学实验  数学是三大主科中的一门,对培养和提升同学们的思维技能、理解技能以及分析处理问题等有着
【摘要】 初中数学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它既是小学数学的升级,又是高中数学的铺垫.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难度,现在很多初中生都感觉数学难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厌倦的情绪,最后成为数学潜能生.本文分析了潜能生的成因,根据潜能生的成因又给出了四种转化策略.  【关键词】潜能生;数学;转化策略  部分学生进入初中后,无法适应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完成日常课业感到非常困难,在多次测验中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其他学生,而
【摘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在教学过程中也融入了科学技术,尤其是在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方面,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对学习模式进行创新,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积极提倡使用信息技术来增加高中数学课堂的乐趣和调节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把以往的传统讲解变成如今的信息化讲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中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运用;信息技术;课堂实
【摘要】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有效整合,可以在促进教学变革进程的同时,实现教学方式之间的转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下,其可以反映不断变化课堂的实践情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更好地解决数学中的问题,从而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之间的改变.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与学方式;转变;反思;探索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方式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得到
【摘要】数学思考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具核心价值的便是数学思考.那么,数学教学要如何承担数学思考这个重任呢?这就要靠我们数学教师在看似无意却精心安排的每次教学活动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数学思考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本文从有效创设情境、精心设计问题、重视过程教学、放慢教学速度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立足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  【关键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数学实践活动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逻辑来说起到关键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设计生活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探索型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设计游戏活动营造课堂氛围等几个方面来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策略研究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导致学生无法参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