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金融因素:若干认识误区

来源 :金融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主流宏观经济学的若干认识误区为切入点,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金融因素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反思。这一反思主要围绕以下六个基本命题展开:一是金融因素在宏观经济中的影响被严重低估,二是主流货币政策框架的致命缺陷源于其政策视野的短期性,三是货币与信用的创造机制存在着本质差别,四是财政机制与信用机制并非独立,五是金融创新指向信用创造并改变了经济金融环境,六是泡沫问题金融化的本质在于杠杆扩大化。这些命题的共同启示是: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在纳入内生性金融因素的基础上予以系统重建。
其他文献
隐喻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一种人们熟知的生动语体。但由于隐喻的意义有赖于一定的想象力和具体的语境,这给准确理解隐喻造成一定困难。故本文把文化语境分为四个方面:地
<正>0前言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注意语言交际,过分强调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忽视了非语言交际。这种偏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个复杂的程序化综合管理,其管理素质决定企业的兴衰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只有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经营管理的科学管理水平,才能实现经
基于中国1978年到2010年的年度数据,本文研究了金融支持、结构优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发现农村经济水平提升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改善密切相关,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