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为“一窝菜”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9294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好了,太好了,榨菜育种又将会有质的突破了!”手捧一袋榨菜种子,周光凡像捧着一个新生的婴儿,欣喜若狂。这袋榨菜种子,刚搭乘“实践8号”育种卫星去太空遨游了半月归来。
   周光凡,重庆市涪陵区农科所所长,他只有中专文化,26年的钻研,使他在榨菜科研领域的成绩不能不令人敬佩:主研或参与了10多项国家、部、省(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8项科技成果奖,研育成功3个榨菜新品种……
  
  进入离苏联边界十几米的草坪……
  
   1980年,从农校毕业的周光凡被分配到涪陵市农科所。一接触榨菜,周光凡发现这株看似平凡的植物里,藏有很多学问:榨菜是芥菜的一种,可它的姊妹兄弟是谁?学术界普遍认为芥菜的起源中心是地中海,中国并非榨菜的起源地,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是一项肩负着捍卫中国榨菜宗主地位历史使命的课题。
   周光凡跟着老师开始着手国家科委下达的“中国芥菜的分类、分布、起源研究和品种资源主要性状鉴定”项目研究。
   东南西北,风餐露宿,他们开始了漫长、繁杂的芥菜资源资料的收集,足迹踏遍除台湾、西藏的全国各个省区市。
   1987年,新疆伊犁野核桃沟自然保护区。穿着登山靴,骑着马,周光凡和同事们穿梭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调查黑芥和野生芥菜群落并采集标本。田边、树林、草坪,他们大海捞针一般寻宝。突然,在霍尔果斯口岸,疲惫不堪的周光凡透过边防站铁栅栏门,看见门里一个野草堆里露出了几片芥菜叶子。
   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周光凡直闯进去,但很快,他被边防战士硬生生挡在了门外。
   “让我去采啊!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好珍贵哟!……”
   战士都不明白抓住了一个什么人,直到周光凡掏出介绍信,又不厌其烦地给战士讲那几片叶子的重大意义,那份执着终于感动了战士,破例为他打开了大门,让他进入离苏联边界十几米的草坪。他猫着腰,轻手轻脚溜进去,采集了几颗角果,小心翼翼装进信封,迅速倒退着溜回来,他觉得自己简直就像做了一回间谍。
   回到农科所,周光凡和同事们把从全国各地收集起来的1600份资源材料进行种植、观察,像呵护儿女一样地精心呵护着。
   1989年,周光凡和课题组的同志得出结论:芥菜分为根、茎、叶、薹4大类16个变种,榨菜属于其中的茎瘤芥,与大头菜、甜青菜、儿菜、笋壳菜等同属芥菜大家庭。此项成果在1992年获四川省政府星火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他们以充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中国是芥菜的起源中心或起源中心之一。此项成果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捍卫了中国榨菜的宗主地位。
  
  10年〉100年
  
   涪陵榨菜到1997年,已有100多年历史,但种植面积仅20万亩。而从1997年到今天,10年里,涪陵榨菜面积就猛增到40多万亩,榨菜产业被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为“重庆市第十一个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
   榨菜产业的迅速崛起和迅猛发展,不能不说“军功章里,有周光凡及其农科所的一半”。
   在捍卫榨菜历史的研究过程中,周光凡同步着手进行榨菜品种发掘,1986年发掘优良地方品种“永安小叶”。历经多次系统选育和常规育种,1992年育成新品种“涪丰14”。“永安小叶”和“涪丰14”两个品种近10年来在涪陵区累计推广应用150余万亩,帮助菜农增收1.2亿元以上。
   然而,这些没有本质突破的收获不能满足周光凡的期望。怎么才能根除近百年来农民自繁自留榨菜种子造成的整齐度不高、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等弊端?他一直在琢磨。
   农科所海拔低,秋天播种,春天收获,一年只能繁育一季。为了加快培育进程,他们带上春天收获的种子到海拔800米以上山地建立夏繁基地,实现一年育种两季。花蕾成熟而尚未开放时,周光凡和同事们用镊子小心翼翼剥开花蕾,摘掉花药,用另外的榨菜花药进行人工授粉,再用玻璃袋套住。一株种株几十根花枝,一根花枝几十朵花蕾。他们弓着腰劳作,通常一株种株前就要站一两小时。腿酸了、腿胀了,可抬眼看见套好的玻璃袋映在眼前白茫茫的一片,他们感觉自己像母亲孕育着无数小生命,成就感使他们伸伸腰又弯下身子。
   经过近5年的努力,1995年,他们终于育成了22个榨菜不育系,杂交育种就在此基础上开展起来。剥蕾授粉,施肥打药,观察比较、初选、复选、淘汰,无数次“十月怀胎”,他们理想的杂交种子终于“瓜熟蒂落”。
   2000年1月,全国第一个榨菜杂交新品种终于通过重庆市农作物评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涪杂1号”。也就在这年,周光凡以其多年的刻苦探索和突出成绩,就任涪陵区农科所所长。
   “杂种优势”在“涪杂1号”上明显体现:抗病力强,产量、蛋白质含量、粗纤维含量比传统榨菜高。很快,该品种被农民接受。到2006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3万亩,新增经济效益4200余万元。
   大家都满意了,而新任所长的周光凡还是不满意:榨菜对气温的要求比较苛刻,必须在旬平均气温低于15℃才能膨大,能不能将榨菜的耐温性能提高?
   在繁育“涪杂1号”时,细心的周光凡就发现个别榨菜在气温高于15℃时叶基部外侧有膨大现象。当时,他觉得这东西今后可能有用,就把那耐高温的植株搬回农科所种植,并以这个发现向市科委提出“早熟丰产茎瘤芥杂一代新品种选育”的项目申请。
   2001年底,作为重庆市“十五”良种创新工程项目,“早熟丰产茎瘤芥杂一代新品种选育”研制启动。2006年6月,新一代杂交种子——“涪杂2号”通过市农作物评定委员会审定,实现了将播种期提前10至15天,收获提前20天至一个月的科研目标,“早市高价”帮农民增加了收入,并解决了以往榨菜集中一季收获、粗加工方加工不过来、而深加工方三四月又欠半成品原料的问题。2006年5月,该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6年9月,农科所送80多份榨菜、芥菜种子搭乘“实践8号”育种卫星“上天”半月。现在,周光凡和同事们正将这批遨游太空后的榨菜种子进行播种、观察。
   “我们应该能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良、抗病性和抗逆能力更强的榨菜!”周光凡自信、乐观、坚决地说。
其他文献
“文学如何想象未来?”当我敲下这行语法简洁、表意明确的问句时,颇为神奇的是,它的实在意蕴,即那种想要向自己与读者发问,想要就此打开思考新疆域的冲动,完完全全被不停闪动着的屏幕光标碾压了。我必须承认,自己全部心神都凝于光标的闪动。换句话说,我其实没在问,即便看起来有十万分的真诚,但事实上,我只是在闪。意义消散于被科技,被二进制,被微软所制造并弥散于时时刻刻的那种“绝对自由”,那种可以毫不费力地穿梭于
昌政是诗人,也是诗评家。作为诗评家,他能将诗评写出诗意和韵味;作为诗人,他又能践行自己的诗学主张。“写诗是一种找寻或发现,类似参禅。”他关注着人生,也把眼光投向自然,但总能在平凡事物中有不凡的发现。  且欣赏《昌政诗选》的诗篇:风吹芦花,“使天空亮出无数细小的翅膀”,而暮色苍茫,不由惊叹晚秋,芦花恰似“纷纷的白发落了下来”(《临风》)。由芦花想到纷飞的翅膀或雪花,是常见的联想,喻为白发却是独到的发
更多的时候  更多的时候,生活平静  如深秋之水,越发清澈  带着历经劫难的安宁,映照出  自然原有的色彩,收获或者凋谢  顺着你曾努力过的方向  不必叹息和哀伤,时光不能时时  舞出花红柳绿,更多的时候  日复一日,寡淡,隐忍,但我更愿意想象  皆如行云,流水,所有印迹  都长出草长莺飞,春光般  流光溢彩  要先于春天沉寂下来  要先于春天沉寂下来,惊蛰  在体内就好,要学会  在鼓荡的风中不
界 江  一条大江隔着两个族落,左岸是俄罗斯,右岸是雪水温。  我和一些朋友说,有空儿的时候,到我老家雪水温村这边来吧,我们一起走一走黑龙江。  这条大江水脉丰盈。我在水边长大,一直也没搞清楚,这些水是从哪里流过来的,日夜不息。少年时代,有位苗姓同学家境殷实,体育课上,竟然把卖冰棍的推车引到操场上来,打开盖子,喊全班同学来随便吃,吃多少根都行,他埋单。他家是乌拉嘎金矿上的,于是我和苗同学特别好。
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构成的复杂版图,散文诗可以说是一个颇不受待见的文类。它基本上处于一个被小说、诗歌等主流文类挤压的逼仄空间中,自然难以扩张自身的话语领地。然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轫以降,一代又一代的散文诗作者却为了这个新兴文类能够真正实现艺术上的自主与独立,从未停止他们执著的实践和探索。和早期新诗写作一样,这种实践和探索也多方借鉴外国现代文学。早在1915年,刘半农就用文言翻译了屠格涅夫的散
梧 桐 古 道  从阿尔勒到圣雷米  这条古老的乡路 梵高一定走过  如今高大的法国梧桐遮住了盛夏的阳光  七月里口吃的蝉鸣  断断续续地鸣响在一片金黄和苍绿中  向日葵盛开  紫色的薰衣草已接近了尾声  有人说莫奈的画中是有温度的  不 不仅是温度  它们打动我的还有画幅中明净如水的阳光  和晚年挥洒自如的浑然天成  而文森特·梵高呢  在普罗旺斯的晴空下  丝柏的绿焰 鸢尾花的梦境  即将飞翔
这次闽派批评研讨会提出了一个主题,即“关于新时代与文艺原创力”。十九大报告中有一句原话:“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升文艺原创力,推动文艺创新。”可见,提升文艺原创力,要经由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途径,达到文艺创新的目的。我认为,这也是我们闽派批评在现今应当承担起的历史使命、时代课题。  自从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
作者简介  黄鹤权,1997年生。福建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海峡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广东省作协《作品》杂志特约评论员。  盲 人 婆 婆  今日腊月。宜煲粥  空中花园,红鞭炮投地。宜战栗  八卦阵布下街头烟火。宜挪移  反手一翻,三百万黄澄澄的日光兄弟姊妹。宜嫁娶  寂静如此醇香,羚羊如此温顺  宜顾影自怜。今年三劫不显,九福仍在  宜欢欣。宜端详。宜抱拳问好,宜  落笔写意  忌消瘦。面对黑暗
正文:朝珠耳机、顶戴花翎官帽防晒伞、“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皇帝的一天》iPad应用、奉旨旅行行李牌——去年年底,故宫推出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爆红,迅速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也让全国人民第一次看到了印象中“宫墙高锁”的故宫原来也可以脑洞大开。  故宫的创新让人看到一个新的希望,中国博物馆的春天似乎快到了。  博物馆的功能将发生改变  这些文创产品的背后是由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主导开发出来的。早在20
陈初越给我看过他写的诗,是纯正的新诗,跟他的人一样,内敛、沉思,谦谦君子,也有奥登的风格,理智、节制、冷静。朋友从国外买回来两本奥登诗集,我就把其中一本送给了初越。我嘴笨,他的性格也谦抑、自律,只记得有一次在中山大学的校园里,我要他多表达,他回说心性惫懒,尚需修炼。让我心里暗叫一声惭愧。  初越自持极严,他眼高而手不低,这使他获得了朋友们的尊重,也获得了不少市场机会。有几年,我听到他换工作,既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