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校小仪式 教育大智慧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对学生离校仪式比较忽视,认为学生考试结束就没有什么事情了,很少意识到离校仪式对学生教育的影响。即使有时会在班主任的组织下举行“毕业宴”等活动,但也仅仅限于喝酒吃饭,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内容了。细节决定成败,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往往会在教育细节上充分彰显。学生离校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同样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校从建校起就提出并全面践行“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的办学目标,重视仪式教育,每年都要隆重举办毕业班学生的离校仪式。针对每一届毕业生的不同特点,我们也会设计出精细的创新性的方案,尽管同学们都知道学校每年都会为毕业生举行离校仪式,但每一次他们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一个简单的仪式,让学生们心怀感激之情离开学校,带着成功的喜悦再次出发。
  一、我校离校仪式八步曲
  一般而言,我校的离校仪式主要按照以下八个步骤进行。
  (一)入场式
  我校离校仪式,选择在学生从考场下来的那一刻,一气呵成。当学生离开学校走向校外考场后(我校不设考场),学校就开始筹办离校仪式。电子屏幕全部更换为离校仪式内容:“为增进知识和智慧而走进来,为报效祖国和人民而走出去!热烈欢迎高考凯旋的勇士们!隆重欢送顺利完成高中学业的学子们!……”当学生从考场回来,下车第一眼看见的就是校门口整齐列队的高三老师、翘首期盼的家长、欢呼雀跃的学弟学妹、热情鼓掌的台上领导在欢迎他们。此时,入场式开始。在走向典礼台前,学生会在主持人的带领下一起高呼三次口号。同学们满怀激情地高声表达:“在母校最后的日子里,在这熟悉的广场上,我们要演绎最美丽、最动人的告别。高中三年里,我们从懵懂走向成熟,从无知走向理智,从浅薄走向充实。亲爱的母校,您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美丽的东辰,铸就了我的中国灵魂,培养了我的世界眼光。”这样的入场式非常震撼,也很具有凝聚力,学生三年来的辛勤汗水变成了幸福的呐喊。
  (二)升国旗
  我校离校仪式上,首要程序是升国旗,这是每个高三学生中学时代最后一次升国旗。还是在这个地方,三年来,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以及每一次月考总结,每一次动员大会,每一次学生节日,都要在这里聆听谆谆教诲,离校之际,从高考赛场上走下来,再一次参加升旗仪式,最后一次在东辰唱响国歌和校歌,显得格外有意义。爱国教育是任何时代永远不能忘记的主题,在毕业离校仪式上,国旗高高升起,这一刻,莘莘学子郑重地告诫自己:“位卑未敢忘忧国”,无论身在他乡何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时刻想着祖国的召唤,时刻铭记我是中国人!这一刻,是爱国情感的凝聚和升华。
  (三)行谢师礼
  升旗仪式结束后,毕业学生为学校领导和老师感恩献花。主持人动情的话语响彻耳畔:“是您,给予我们寓意深远的教诲和盛满关爱的劝慰;是您,让我们懂得了什么叫拼搏,什么叫执著;是您,让我们理解了什么叫奉献,什么叫敬业;人生最重要的三年有您陪我们走过,是我们一生的幸运。毕业之际,让我们为曾经的错误向您说声‘对不起’;为您的大爱无言、谆谆告诫说声‘谢谢’!”。之后,学生纷纷上台献花,此时无声胜有声,所有的感激,都以鲜花代替。
  接着,主持人再次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请全体高三同学向我们的恩师行谢师礼!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老师与我们情同父母,感谢老师三年来的教诲——一鞠躬;天大地大,双亲最大,父母的恩情比金还坚,比海还深,感谢父母十多年的关怀——二鞠躬;选择东辰,无怨无悔,他日有出息,谨记母校恩——三鞠躬。三次鞠躬含义隽永,意味深长,是敬拜,也是告别。在这个环节,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给领导和老师献花,表达自己感激之情,同时向恩师行谢师礼。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形式,其实,这可以让学生对教师产生的不理解、埋怨、逆反、甚至有些怨恨的不良情绪,得到很好的化解和消除。
  (四)谢师演讲
  这个环节由一位高三学生代表作谢师演讲:“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前途无量。尽管高中三年很苦很累,但作为东辰学子,更多的是幸福……”学生代表用用幽默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把大家带入东辰高中三年学习生活的美好回忆之中。往事历历在目,昔日点点滴滴,被他的连珠妙语演绎得淋漓尽致,引起在场师生、家长的强烈共鸣,不少同学的眼睛里都闪耀着幸福的泪花。这个环节,不是一般的演讲,应该是一个总结,抑或是高三学子对学弟学妹们的一种鞭策和期待,以自身的经验和体会,告诉他们应该怎样快乐学习,享受幸福。
  (五)校长颁发毕业证书
  校长给学生颁发绵阳东辰国际学校高中毕业证书。这个环节,本来应该给每一个学生颁发,但考虑到时间关系,改为校长为高三各班班长代表颁发。按常理,应该是教务处把毕业证交给班主任,学生考完试就在班主任那里随意领取或一起发放。而我校专门安排了校长颁发毕业证书这个环节,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毕业证,更是一种学习生活的象征。最近几年来,毕业证“贬值”,很多学生不觉得毕业证有什么重大意义,但在我校的离校仪式上,校长亲自颁发毕业证,这其中不仅寓意高中生活的结束,更是对这三年学习生涯的肯定和尊重。
  (六)学生代表献祝福词
  这个环节主要安排高一和高二的四名同学用诗歌朗诵的形式为他们的学哥学姐献上至真至诚的祝福:“……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来到东辰,定创辉煌;学创俱能,身心两健;离开东辰,辉煌再创!”在欢送中祝福,在祝福中期待。这个环节,承上启下,非常重要。成功者已经通过三年学习完成学业,后来者需要努力才能换取精彩的人生。通过这种方式,让高一、高二的学生参与进来,不仅在祝福,更在于接过接力棒,把成功传递下去。
  (七)校长讲话
  校长讲话是学生们最期待的环节。每年校长都要根据每一年学生的特点、学校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演讲致辞。今年校长的演讲主题是“让我们一起献上七次掌声”。这七次掌声,别开生面,不仅仅是一个总结,更在于开启未来人生道路的灯塔。七次掌声,对昨天、今天、明天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七次掌声,对自己、同学 、老师、父母和学校进行了一次洗礼;七次掌声,是对勤奋努力的鞭策、鼓励和肯定;七次掌声,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带着成功者的姿态,走向大学校园。这一环节,让学校离校仪式进入高潮。   (八)集体宣誓
  高一、高二年级学生集体宣誓是离校仪式的最后一曲,学生庄严地举起手宣誓:“寒来暑往,雨雪风霜, 破茧成蝶,涅槃凤凰!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阅卷场内,自信相伴;黄金榜上,美名传扬!……六月如火,洋溢青春的诗行;东辰校园,写满成功的辉煌!怀揣感恩之心,把东辰文化承传;立定必胜之志,定为东辰续写华章! 脚踏实地,梦想领航;智慧提速,意志如钢!中国灵魂,世界眼光!……”最后,主持人宣布离校仪式结束,一场简单而又隆重、别开生面而又震撼人心的离校仪式结束,但带给孩子们的却是值得回忆和珍藏的人生经历。
  二、反思:离校仪式中蕴涵的
  教育大智慧
  (一)引领学生承前启后,开启新的人生
  离校仪式时间不长,短暂的几十分钟,意义却非常重大。无论是毕业学生还是家长,非毕业学生还是老师,都会被这种气氛所感染,都会在无形中增添巨大的力量。作为一个经历高三洗礼的学生,刚才还沉浸在一场竞争激烈的拼搏之中,马上就换来一个隆重的仪式,既是接风洗尘,更是开启一个新人生的序幕。离校仪式场面很宏大,也特别具有震撼力,让考试成功的学生显得更加成功,让考试有点不如意的学生抛开烦恼,寻找新的人生方向。正如电子屏幕流动播放的“为增长知识和智慧而走进来,为报效祖国和人民而走出去”的依依惜别之语,都在无形中增强孩子们的自信、自豪,让他们带着一种成功者的心情走出校门,开始迎接新的生活。
  我曾仔细观察过,一般在期末考试或升学考试完毕后,很多学生都会有疯狂的举动,即彻底抛弃跟随自己三年的书本。较轻微的疯狂举动是卖书、甩书,将书本从不同楼层甩向空中,飘洒落地;重则烧书,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充分的发泄,以寻找那种考试后的放松,发泄自己积聚已久的情绪。其实,导致这样的结果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学校没有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勤奋与成功的关系,没有通过类似离校仪式等途径化解某些学生心中的消极情绪。而我校的离校仪式结束后,学生们还沉浸在振奋人心的气氛之中,大家讨论的都是一些成功的话题,留给大家的都是一些快乐而愉悦的东西。即使有部分学生曾经对老师不理解、有埋怨等,但历经这个离校仪式,所有的爱恨情仇都一一化解。学校举行离校仪式之后,孩子们都是带着高兴的心情离开学校,几乎没有出现学生以撕书、烧书来发泄自己不满的现象。我想,这就是离校仪式带来的一个明显的效果。带着别样的喜悦、带着学校的期望,学生从六月份毕业离校,一直延续到九月大学开学,都会在暑假期间就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重新设计自己的理想,开启自己新的人生道路。
  (二)震撼家长、感动毕业生、影响在校生
  离校仪式,对于每一个高三学生来讲,都是非常难忘的,让学生们懂得了这不仅仅是一个欢送仪式、不仅仅是学习生活的结束,更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离校仪式,对于很多来接孩子的家长来说,同样难忘,同样感到震撼。很多家长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仪式和场面,原本想孩子考试完,问问孩子考试如何,然后就直奔寝室和教室帮孩子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结果看到的却是一场隆重而盛大的典礼,自己被一种浓重的气氛所包围,不再谈论考试成绩,而是谈成长。
  很多家长参加完这个离校仪式之后,都说出了同样一个心声:真的没有想到,升学考试结束,学校还会以这样的方式来欢送孩子,用这样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还会给孩子们树立这样一个新的起航目标,以这样的方式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家长们都认为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感受到学校真正在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高一、高二的学生也被离校仪式中这种壮观的场面、毕业生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以及豪情壮志的气概所折服,提前进入状态,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时间、同学之情、师生之情,更加注重今天的拼搏,以换回明天的成就。他们不仅是旁观者,也是这场仪式的主角,通过这样的仪式,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加透彻的领悟、对学习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离校仪式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如果我们舍不得花时间、精力来做好这个事情,对学生放任管理,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涯就会是在收拾铺盖之中结束。我校的离校仪式,之所以能够震撼家长、感动毕业学生、影响未毕业的学生,最主要的因素就在于学校设计和实施这个仪式的根本目的是要给予学生们自信和力量,不仅仅是三年学习生涯的总结,更是树立新的人生理想和方向。如此真正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触摸学生灵魂深处的那根弦,无疑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像这样的仪式,我校每年都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在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定期举行。如每年开学之初,小学一年级有“开笔仪式”,每个学部都有新生入学、入校的尊师典礼,每年六月份初一结束前有离队仪式、高二结束前有成人仪式、毕业班考试结束离开学校都有一个离校仪式,每届新生第一期的感恩节要举行孝敬典礼……这样的教育活动虽小,但意义重大。学生在参演仪式过程中,会自觉地对上一个阶段自己做的如何和未来一个阶段自己要做什么,做出一个及时的总结、反思和展望。几年来,我校善于从这些普通的细节和事件中充分挖掘出极其重要的德育价值,为学生增添一段别样的人生经历。别看这小小的离校仪式,对毕业生和非毕业生都形成一种强大的教育场,对学生的心灵起着深刻、持久的感染效应。
  关注礼仪、仪式典礼,体现着学校管理者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仪式活动过程中,渗透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一个好的典礼仪式,可以让一些看似普通、简单的事件被赋予一种特别的甚至是无法言说的力量,这种力量会直抵人的心灵,唤起生命的觉醒和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代安荣,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东辰国际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李书华
其他文献
2011年,湖北省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了“课外访万家”活动,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与社会的好评。这一举措加强了家校间的沟通,增进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家校间这座“连心桥”,该如何搭建,又该如何才能更稳固、更长久呢?  “连心桥”的搭建,一定要落到实处而非流于形式。无论是实地家访、写信还是打电话,形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长期的坚持与落实的效果。“课外访万家”活动就是通过让教师全员参
“勤俭传家久,诗书济世长。”这副对联至少流传了上千年,足见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勤于劳作,俭于消费,日子方长久;勤于读书,明事理,深思熟虑,定有大作为。在带领儿女和亲友子女成长过程中,我一直秉承这一理念,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现在家有儿女初长成。    一、两则故事的启示    我本人生长在农村,小时候经历的农村生活场景仍历历在目。饲养员老赵头大白天总是把马缰绳拴得紧紧的,紧到绳扣勒到了马脖子。这种姿势
新修订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主题连贯性  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它既是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准;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又是其建设的保障,二者相融相通,一脉相承。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索、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为目的;思想品德课程以引导
按照“金砖之父”吉姆·奥尼尔的说法,“‘金砖国家’的基调就是这个时代的基调”。“金砖五国”拥有了世界领土的30%,代表了世界人口的43%,占据了全球GDP的18%。拟议中的“金
问:我觉得现在的“减负”只是减轻了学校和老师的负担,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放学后的安全,我们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各类托管班或学习班,这实际上是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负担。“减负”究竟应该怎么减?    答:说到“减负”,首先要分析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学习的关键有四点:一是学习内容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二是学习方式适合孩子年龄特点;三是学习过程能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四是通过学习能够让孩子有成就感,这是
问: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很委屈地告诉我,有个男孩特别调皮,总喜欢推打他,特别是在老师看不见的时候,孩子都有些怕上幼儿园了。作为家长,我该怎么办?
@刘玉娟:在由国务院参事室、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上,很多专家、学者质疑“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之说。起跑
调控与放活是保证国民经济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恰当地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对提高音乐教育质量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调控就是要求教师紧紧围绕主题开展教学
《光明日报》曾刊登过一篇题为《师德:教师素质的核心》的文章,其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调查:调查者在5所学校中随机抽取12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被试者回答“是”,然后向这120名教师所教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这个结果令人回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
为人低调,做事高调,这是钟平局长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说起德育,他有条不紊地叙说着自己的见解。他说,每个人起初都是一颗小树苗,禀赋各有不同,在历经了阳光雨露滋润、暴风骤雨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