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点语句 熟读品味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圈点语句,熟读品味,是学生阅读文章,体会文章语言特点的一个客观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指导,具体来说,可分四步走:
  第一步:统一符号
  法国思想家布丰说:“读书不做符号等于不读。”由此可见,圈点符号对我们阅读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便于教师统一指挥,使学生所用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思前后一致,教师可以规定统一符号。如用“△”标记重要词语,用“—”标记精彩的描写语句,用“~”标记精要的议论语句,用“—”标记名言警句等。
  第二步:确定内容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可以依据不同文体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圈点的内容。记叙文确定以下内容:(1)准确、生动、传神的词语;(2)写景状物的语句;(3)描写人物肖像、语言、动作的语句;(4)精辟的议论抒情的文字;(5)环境描写等等。议论文确定以下内容:(1)警句妙句;(2)引例设喻的文字;(3)富有新意的俗语、成语;(4)准确的限制修饰成分;(5)重要的关联词语;(6)同义词或反义词;(7)表明作者主张的句子等等。说明文确定以下内容:(1)恰如其分地说明事物的面貌、状态、性质、特点、变化、规律等语句;(2)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那些注重词句锤炼和修饰语运用恰当的文字;(3)明白简洁的文字等。
  第三步:设题引路
  圈点内容的确定,既可以使学生阅读时目标明确,避免盲目性,也便于有的放矢地设计自学题,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特点。如记叙文《内蒙访古》一文,就可以从两方面设题,让学生体会语言特点:(1)这篇访古游记,作者结合记叙和史料进行议论,请在文中用“~”标出这些议论文字,并体会这些议论文字对表现主题的作用。(2)请用“—”在第五自然段中标出对阴山的描写语句,谈谈本文生动具体的语言特色。如议论文《反对党八股》一文,可这样设题:(1)阅读全文,用“=”标出作者根据文化论述内容引例设喻的语句,体会议论文生动性和概括性的语言特点。(2)划出文中运用的俗语、成语,体会其对说明道理的好处。
  第四步:熟读品味
  认识圈点的内容,还只是一种感性认识,品味才是理性认识。如记叙文《母亲的河》一文,叙述了泥洋河畔的母亲一生悲欢历程。作者为表现这位平凡而优秀的母亲,所用材料都经过了严格剪裁,对最有意义的事件作了详写处理。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圈点出详写的文字:曾支持丈夫打日本鬼子,丈夫牺牲后,千辛万苦把孩子培养成人,又将孙子孙女带大,让革命精神代代流传,晚年又把爱做了第三次分配,把爱撒向人间。对这些,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详写文字所表现出的母亲的勇敢、坚强、细心、开通、明理、善良、无私等可贵品质,从而体会详写文字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还可指导学生阅读那些饱含真挚、浓重的感情,而且情调有变化的语言,去品味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悲切、激愤、快慰、昂奋。只有“读之以情”,学生才能“感之有趣”。再如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既有科学性,又带有文学性,阅读这篇文章重在指导学生品味其语言的准确性,认识用词精准的表达作用。读是品的基础,是前提,真正要品出美味来,唯有踏踏实实地读书,而且要反复地读。
  ★作者单位:湖北宜昌市第十八中学。
其他文献
尽管哥本哈根会议热热闹闹地登了场,但是谈判各方的分歧依然很大。会议前两天,欧盟、美国、中国等代表团纷纷表明各自的立场。美国、欧盟试图取消《京都议定书》,建立一个绑定的
一、课前展示可以督促学生“先学”  课堂伊始,让学生展示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这对学生课前自学有一定的督促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运用导学案,先学后教、以教定学基本上成了绝大多数语文课堂的模式。但是如果不重视课前学习展示环节,学生的课前自学慢慢就会流于形式,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就会敷衍应付。如果教师重视课前自学成果展示,学生不论出于哪方面的原因,或学习效果、或自尊、或自豪感等等,都会非常重视课前
高三的学习十分关键,这一年决定着学生的梦想是否能实现。教师作为对学生帮助最大的教育者,怎样做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确保学生以轻松的心态来学习?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做好这些,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促成学生梦想的实现。  一、创造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  教师是成年人,可以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要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业情绪,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做到精神饱满
新疆的农村水力资源调查评价在水利部水电局的直接指导和自治区水利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为新疆水能资源开发,农村水电建设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许多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新课程下的生物教学应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合理利用探究学习、重视生物实验、用好多媒体教学,将新课改的理念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探究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
摘 要:语文教学一直是教学体系中的基础和重点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教育教学体系的发展,是其他学科教育教学的基础及重要工具,对学生的学习及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应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可以从备课、预习、朗读、感悟、欣赏、扩展训练、教学方法和知识体系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语文高效课堂;备课;预习;朗读;教法;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