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bear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语文新课标实施以来,综合性学习便被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提出来,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惯性作用,综合性学习并没有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得到很好的落实,且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凸显出来。本文就综合性学习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 存在问题 实施对策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课程体系中引入语文综合性学习,并将其作为语文课堂改革的重点。虽然经过多年推行,综合性学习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差距,甚至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含义
  很多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同,甚至有一定分歧,但结合新课标思想的贯彻,我们不难确定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是指一种新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强调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集合,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加课外实践,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性,让学生将语文知识融入社会生活,体现初中语文学科未来发展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个学校为推行语文综合性学习采取了许多方法,一线教师也花费了大量精力,但语文综合性学习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不到位。
  很多教师经历由传统教学思想向新课标贯彻的转变,而这个转变的过程较为缓慢,传统教学思想一直在教师心中占据统治地位。在推行综合性学习的时候,一些教师认为这种方法完全没有必要,在课堂中基本按照老套路教学,无从提及新教学方法的贯彻。另一些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视不够,仅把它与生字、生词、朗读、背诵等结合起来,认为这就是综合。
  2.学生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不足。
  虽然一些教师在努力推行语文综合性学习,但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已经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习惯行为让学生对老办法产生依赖感,不愿意用新方法学习。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多学生习惯教师采用步步紧逼的教学方式,在认字、背诵等语文教学环节上更是缺乏主动性,学生心理上一时难以转变为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也难以快速改变。
  3.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方式的欠缺。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如字词释义、课文背诵、朗读、考试等,评价结果常常以“对”“错”及分数等体现。这种评价方式难以客观全面地评价语文学习。而语文综合性学习所蕴含的内容更广泛,至今仍然缺乏一套系统全面的评价机制,这就造成语文综合性学习出现问题。
  三、实施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对策
  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首先端正思想,正确认识这种新方法,并在课堂上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推行,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做法,让综合性学习切实起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增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作用。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诸多问题与教师的认识不到位直接相关。因此,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应该聘请资深的教育专家对语文教师展开相关培训,让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有系统、全面、深刻的认识。在实际教学中,把语文课堂引入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师考评的依据之一,摒弃单纯依赖学生成绩评定教师的办法。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逐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让综合性学习彻底融入整个教学过程。
  2.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准则。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学习的过程、感受及经验而非结果,注重学生追求知识的态度和永不满足、永不放弃及勇于实践的精神,并不能以结果为导向的传统方式进行评价,因此要建立一个评价学习全过程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及学生自我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结果不一定用传统的对与错或分数体现,可以用主观的感受描述,可以表扬或批评,也可以自我肯定或反省,力求对综合性学习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让学生从评价中体会到自己的成功或不足,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更努力。
  3.培养学生习惯,适应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模式。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也是思维方式建立的重要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且会让他们建立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可以受益终身。首先,要培养自主思考的习惯。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等教师喂知识,遇到问题马上就问家长、问同学、问老师,丧失了自己动脑的能力。综合性学习模式下,学生遇到问题要自觉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按照建立的知识储备寻找问题答案,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独立自主能力也得到大大加强。其次,要养成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所了解,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在课堂上因得到教师的讲解而豁然开朗。课后复习能够让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经过预习和复习,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完善,学习效率会更高。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优秀的课堂学习模式,虽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但经过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较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玉静.关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分析与研究[J].学周刊,2013(14).
  [2]朱培斯.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方式探讨[J].现代妇女(下旬),2013(08).
  [3]张诗云.谈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1).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文绝不是培养学生识字断句能力的学科,更包含口语交际、阅读等其他项目。初中学生较易接受新的事物,但又极容易对某些事物产生厌烦心理,对于学习是同样的道理。综合性的学习方法自从应用到初中语文的教学中,的确取得了不少成就,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显著提高。但因教学经验的不足,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难免出现一些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出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综合性学习 存在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有许多亮点,非常重要。主题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要有三层意思:第一,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第二,强调了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第三,明确了一系列我们倡导的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