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不良心理“心梗”早日康复

来源 :现代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nesown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简称,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对此类病人们更加注意心理治疗,以利于病情向更好方面发展,促进康复,让预后更好。专家提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急性期帮助病人消除恐惧心理。因心梗早期疼痛剧烈,病情变化大,多数病人会感到心理压力大,胸前区剧烈疼痛和伴随的压榨感和濒死感,会让病人产生强烈的死亡恐惧心理,由此表现出迫切希望得到救治的愿望。当病人发生心梗时,家人要马上把病人送往最近的医院,让医护人员及时救治,要用亲切、关心的语言同病人交谈,解释病情,让病人感到安慰,渐渐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更好地渡过急重危险期。
  2.帮助缓解病人焦虑心理。当心梗病人病情有所好转时,他们常会产生以后是否能正常生活、工作、学习的顾虑,或因经济拮据,害怕承担不起监护病房的高费用和不能及时交付住院费用等心理负担。此时,医护人员要鼓励病人,告诉他们痊愈后仍可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学习;当病人病情不需要继续在监护病房救治时,要及时转入普通病房,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让病人解除顾虑,缓解焦虑心理,保持睡眠好、情绪稳定、精神振奋,以促进康复。
  3.病情稳定后帮助病人消除麻痹心理。通过积极抢救治疗,大多数病人的胸痛很快会缓解,压榨感和濒死感没有了,这时病人心情大大放松。要警惕部分病人由此而认为病好了,产生思想松懈,麻痹大意现象。此时,医护人员要耐心对病人讲解,着重告诉病人处在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节制饮食,避免产生麻痹大意心理而发生意外。
  4.恢复期帮助病人克服依赖药物的心理。病人由急性期转入恢复期后,少数病人可能产生一种依赖心理。表现为单纯依赖药物治疗却不愿配合运动训练治疗,担心运动会让病情加重或反复。这时,医护人员要指导病人科学地实施运动方案,克服单纯依赖药物的心理。
  帮助心梗病人克服种种不良心理,树立和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可让病人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良好的心态还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让病人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病情向好的方面发展,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有利病人早日康复。
  〖编辑:安然〗
其他文献
炎炎夏日,各种茶饮料铺天盖地,红茶、绿茶、乌龙茶、菊花茶,有糖的、无糖的……不过,虽然许多人每天都在喝茶,却不知夏季健康饮茶也有大学问。绿茶苦寒胃寒不宜饮茶讲究四季有别,曾有“夏饮绿,冬饮红,一年到头喝乌龙”的说法。夏季推荐饮用绿茶,绿茶性味苦寒,可以清热、消暑、解毒、止渴、强心。但对于喜爱选购冰镇茶饮料的消费者,以及女性与胃寒的消费者,建议以乌龙茶为佳。绿茶为不发酵茶,性味苦寒,冰镇后更寒,不适
随着教育理念的推陈出新,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教师的课堂设计也必须随之契合,进而呈现良好的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的有效整合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提出了一种对冒窦B超序列图象进行自动分割的方法。我们综合利用传统的图象分割技术,提出了一套自动提取胃窦初始轮廓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运用活动轮廓模型,进行边缘轮廓的逼近,从而获得比较精确的胃窦边缘轮廓。实验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民间认为最消食开胃的办法莫过于食酸吃醋了。酸味是有机酸产生出来的,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食之可促进食欲,有开脾健胃之功,并可提高钙、磷等元素的吸收,增强肝脏功能,对防治一些疾病也有益,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让人们普遍感觉不适,会引起人体代谢、内分泌、体温调节等一系列功能失调,吃点酸味食品对健康有利。一般说来,夏季多食酸味食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敛汗祛湿 夏季出汗多易丢失津液,需适当吃酸,如柠檬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总产量一直居世界首位,水稻种植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与其它农作物一样,稻作技术的开发,主要依赖于高产品种培育及相应配套栽培技术的改进
期刊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之父李言闻著有《蕲艾传》一卷,相传他处之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所以天下之艾,以蕲州所产为胜。  艾为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又有蕲艾、祁艾、医草、艾草之称。艾用于医药,历史悠久。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即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指多年的痼疾,须以三年以上的陈艾医治。先人对艾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的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
一般来说,人到中年,无论从身体和心理上、社会与家庭地位上都趋于成熟和稳定,同时也是业有所成的时期。但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组织器官等逐渐发生退化,生理功能日益降低,体力消耗由于工作和生活负担的加重而剧增。在这种情况下,再增加某些心理压力而又不妥善去处理或正确对待,那么势必会导致疾病的产生。影响中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有个人问题、家庭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例如个人的名誉、地位、工作、待遇、家庭夫妻
早期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虽然其尿道发生轻度梗阻,但由于其膀胱还有代偿功能,因而仍能按时排空小便。但患者排尿的时间已比正常人有所延长。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尿道梗阻的症状会逐渐加重,其尿道阻力也会增加,并超过膀胱的排尿能力。于是,患者便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由于膀胱内的尿液不能完全被排空,因而会形成残余尿量甚至发生急性尿潴留。此时,若能及时导尿、用药,患者一般仍能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到了晚期,患者尿道的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性生活会日渐减少,这是器官功能客观的变化规律。但主观上有意识地作适宜的努力,会推迟性衰老的到来。有的夫妇到了“花甲”之年仍能保持良好的性机能,它对于维系家庭的和谐、愉快、幸福是很重要的,希望性机能随着寿命一同延长下去的人,应注意以下问题,有助于防止“性衰老”。  1·强精必先强心。人进入中年以后,不要简单地将身体其它方面的一些小变化(如眼睛开始出现疲劳、上楼梯不如过去快等等)与性
说起中医养生之道,内容十分丰富,诸如饮食调理,食疗养生,睡眠起居,养心调神,节欲保精,针灸按摩等等,不一而足。  在如此众多方面,深究起来,最重要的应首推“养心调神”。养心养性可称是养生之道的“道中之道”,调理精神为调理机体之先,这点从历代养生专著专篇的名称就可看出。相传商代有的《彭祖养生摄性论》,汉代王乔的《养性自身经》及梁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等均是以养性概括养生。“性”的主要内容指的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