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彻底击倒了“铁娘子”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8日,被誉为“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中风后当天早晨在家中去世,享年87岁。撒切尔夫人多次中风后罹患痴呆症。早在她83岁时,她的女儿卡萝尔·撒切尔出版《在金鱼碗里游泳》一书,详述“铁娘子”的病情,她说,早在2000年就发现母亲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记忆力明显衰退。医生说,这是多次中风留下的后遗症。
  曾经叱咋风云的“铁娘子”最终还是被“中风”彻底击倒,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想远离疾病,预防才是最好的治疗。
  我国中老年人的“第一杀手”
  中风也叫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该病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
  出血性卒中包括临床上诊断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种,脑出血患者多会表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半身瘫痪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很快死亡;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或脑血管畸形破裂引起,一般发病较急,头痛剧烈,以中青年人居多。
  缺血性卒中临床常用的诊断分类名词较多,包括脑梗塞(或称脑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发生缺血性卒中一般症状较平缓,绝大多数患者意识清楚,表现为半身瘫痪或无力、言语困难、肢体麻木等。
  脑卒中在中国已上升为第一位死亡原因。据估计,我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超过150万人,脑卒中后存活者约有600~700万人。在存活的患者中,约75%~80%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重度残疾超过40%。约有1/4至1/3可能在2至5年内复发。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
  肥胖者中风概率比常人高40%
  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血压。高血压是原因,中风是后果,血压与中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正比。高血压会使血管的张力增高,也就是将血管“紧绷”,时间长了,血管壁的弹力纤维就会断裂,引起血管壁的损伤,使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容易渗透到血管壁内膜中,这些都会使脑动脉失去弹性,动脉内膜受到损伤,形成动脉硬化、动脉变硬、变脆、管腔变窄。而脑动脉的外膜和中层本身就比身体其他部位动脉的外膜和中层要薄。在脑动脉发生病变的基础上,当病人的血压突然升高,就很容易引起中风。
  2)糖尿病。糖尿病属于中风疾病的易患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率较正常人要高5倍,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其中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胰岛素不足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而使葡萄糖的贮存量减少,大量脂肪被分解成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尤以胆固醇增加更为显著,以致造成高脂血症,加速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
  3)高血脂。血脂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物质,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发生在脑,就会出现缺血性中风。
  4)肥胖。临床观察发现,肥胖者与一般人比较,发生中风的机会要高40%。为什么胖人容易发生中风呢?这与肥胖者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的紊乱,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因素有关。此外,胖人还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这些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5)吸烟。据国内资料统计,约有20%的脑血管病患者吸烟会导致中风。烟草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尼古丁可使人的体重下降、食欲减轻,但同时又有胰岛素抵抗和皮质醇增加,这些都是导致血糖和血压升高的因素,最终导致中风。
  哈欠不断也可能是中风前兆
  许多人不了解中风的种种先兆,即使这些中风先兆出现了,他们也全不以为然或者无所觉察。大量临床经验证明只有少数病人在中风之前没有任何征兆,绝大多病人都有因脑部瞬间缺血而引发的各种征兆。
  1.头晕。中老年人中风前兆,会反复出现瞬间眩晕,突然自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几秒钟后便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3.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这是中老年人中风先兆最常见的症状,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中风的又一信号是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4.原因不明的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5.说话吐辞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吐辞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6.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预防中风须有效控制血压
  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卫生部等15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提出,到2015年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要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预防中风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降低中风的危险因素。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肥胖病、颈椎病等。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及时到医院诊治。
  3.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要遵守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4.饮食要清淡有节制,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高盐(特别是腌制品)的食物;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5.户外活动应注意保暖。应在室内逐步适应环境温度,调节室内空调温度,避免从较高温度的环境突然转移到温度较低的环境。
  6.中风患者还要注意平时外出时多加小心,防止跌跤;起床、低头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等。
其他文献
押井守是一位例证日本动画电影深度和复杂性的导演。在他的影片中,对器物形象的再创造和修改,一方面表达一种私人情绪和想象;另一方面,动漫的历史叙事掺杂了导演的这种私人想
学位
陈建功是新时期京味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中,陈建功仍立足于民族文学创作,重回老舍开创的京味文学传统。在坚守民族文学传统的同时,陈建功从俄苏文学中吸
吃药时间因人而异  ●本刊记者: 降压药看似谁都会吃,但看看身边的“服药者”有时真的头疼。他们有的每天没有固定时间吃药,几点想起来几点吃,觉得差别不大;有的今天想起来就吃,想不起来明天补着两天的一起吃;还有的根据自己状况来吃,感觉好了就不吃,不好就马上吃……虽然关于高血压我们说过很多,但是到底怎么吃药还是需要多强调啊!  ○孙宏涛:是的,你刚刚说的这些情况都是服用降压药的错误做法,而且有这样错误做
期刊
自1978年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发表以来,后殖民主义渐渐成为显学。作为后殖民主义的先驱之一,弗朗兹·法侬认为,在西方白人眼中,黑人是原始、愚昧、无知、暴力和兽欲的代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的领军人物,不仅是位杰出的画家、书法家,而且还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家。郑板桥一生虽然没有系统的美学理论著作,但其美学思想却散见于具体的艺术创作题跋及
李龙云是新时期话剧作家中有着独特追求的一位。他的剧作呈现出强烈的个人化色彩:他以自我经验为创作的源泉,执著于书写自我的审美体验。李龙云将自我的体验与思索融铸于剧作形
胡学文是河北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从90年代中期走向文坛以来,佳作不断。他的小说创作从之初的悄无声息,到近年来迅速成熟,获得越来越大的社会反响,他以自己的创作实绩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