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转化后进生的金钥匙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7703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进生是指思想行为、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或缺陷的学生。究其原因,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存在厌学思想或智力迟钝、身体不好等问题。
  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后进生总数有三千多万,这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且必将成为社会的隐患。马卡连柯说:“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可见,教育转化后进生,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社会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必须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有人说:“老师是学生的阶梯,学生是老师的延伸和辐射。师者,唯有把全部的光和热,情和爱迸发出来,才能真正称其为师。”对于后进生,我们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多一分理解,多一分耐心,更要多一分爱心。就像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所说:“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教育素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品质,是教师的灵魂,是检验教师合格与否的试金石。师爱是由教师的理智感、道德感、使命感凝聚而成的高尚的教育情操,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的、持久的、伟大的爱,是每个学生渴望得到的阳光雨露。师爱能使有问题的学生改正缺点,使不爱学习的学生努力学习。因此,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而打开心灵之窗的金钥匙就是师爱。
  师爱可以超越人的本能,可以不计回报,可以不加选择,即所谓的“大爱无疆”。后进生一旦得到师爱,就会变得阳光活泼。转化后进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可能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又改错……班主任一定不要气馁,不要恨铁不成钢,而要用爱给他们创设一个成功的支点,让他们把知识的地球撬起来。
  我班学生王某,平日里好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不认真作业,测试从没及格过,还经常欺负弱小的同学,多次点名批评也不见好转。后来我通过家访了解到,王某在家里从不学习,一门心思就是玩,为此,经常被父亲打骂,有几次还被罚光着膝盖跪煤丁。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便在课堂上经常叫他读课文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只要不读错或回答对一点,我都会用眼光暗示全班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同时,我还不失时机地对他加以点拨、开导。他的学习兴趣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被激发出来了,虽有反复,但比以往好得多。期末测试,他终于及格了。拿到《素质报告册》,我看到他笑得非常开心。
  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就会对后进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冷漠。这样师生的情感桥梁就会更加通畅宽敞,后进生的转化就不是一件难事。我们常把孩子比作早晨的太阳,而后进生则是迟升的太阳。班主任要使后进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展现他们独特的风采,就必须对后进生有一颗爱心。爱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爱学生不是抽象的、虚幻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渗透在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平时,班主任应该细心观察后进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在各方面帮助他们。多一些关怀,少一些责难,将更容易赢得后进生的感情。有位学者说过:教育是一件艺术品,不仅需要有细心,耐心和爱心,而且需要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和信任。
  “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心灵。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后进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换句话说,班主任对后进生的爱,绝不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师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而他们也乐于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驶入了成功的港湾。我班学生杨某,特别喜欢玩具,玩玩具着了魔,天天玩具不离手,就连在课堂上也玩,不但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且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班干部向我反映,科任老师也向我反映。因为知道他的逆反心理极强,所以我没有当众批评他。一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后,我找到他,笑着牵着他的手来到办公室,和他聊起了冬运会的事(因为在冬运会的田径比赛中,他跑得了全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班也因此获得了团体第二的成绩)。此时的他,脸上充满了自豪。我也发自内心地表扬了他,然后问他:“能给老师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当一个最好的修车师傅!维修高档轿车。”“那不好好读书行吗?”“我……”他没说出口,脸很红,显然,他意识到我找他的目的。此时,我深切地对他说:“你的理想真的好棒,但要实现理想,必须把书读好。不把书读好,能懂电路吗?能修进口车吗?进口零件上的英文字母你认识吗?……为了实现你的理想,一定要好好读书……”听着我的话,他不住地点头。最后,我俩还拉勾约定,他答应我以后绝不在课堂上玩玩具,一定好好学习。在后来的观察中,他确实改过来了,学习也有进步了。
  爱可以创造新的生命,亦能创造教育的奇迹。托尔斯泰说:“在这个世界上,常被别人关心爱护,就能学会用自己的爱心关心爱护别人。”所以,班主任一定不能让自己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爱护的时候要充分体现自己的爱心和善举,相信学生也会用同样的爱心和善举回报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有爱,我们才有爱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学生心贴心。让我们把爱化作甘露,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我们的爱在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直至爱满人间,让后进生成长为“最可爱的人”。为了这些未来“最可爱的人”,我们应用慈母般的爱去感化他们的心灵,去呵护他们,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而要让师爱成为滋补后进生的灵丹妙药。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西太平洋西菲律宾海东板比科尔陆架泥质区的不同层位沉积物中的古菌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本文在以PCR技术为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古菌16SrRNA基因文库,扩增了古菌16
“教育给予人的无非是一些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就是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科学素养是人的知识能力的总和,即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和2003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将“生物科学素养”这一概念引入中学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
摘 要: 多媒体课件可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便于创设问题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探究微观生命现象、深入理解生物学思想的机会,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合理运用 生物课堂 有效教学    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最佳学习环境,在此背景下,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多地被引入课
所谓的“导学”策略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地投入学习的教学过程系统。“导学”的策略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小学的依靠教师学习向相对独立学习或独立学习的转化时期,此时教师若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实现这一转化,则学生也许将推迟或永远不能达到
摘 要: 《工业用电设备》是供用电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本文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学生角度出发,根据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需要,分别从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教学目标、教材选取、课程安排、课时分配、学情分析与对策、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高职供用电技术专业 《工业用电设备》 课程教学 探讨与提高    《工业用电设备
摘 要: 高校图书馆工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才能步入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科学发展观 社会发展目标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可以发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
社会助长效应和社会抑制效应在教学中都会给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利用社会助长效应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将对教师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  社会助长效应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普里特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入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路程。第一种情境是单独骑行计时;第二种情境是骑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病。据估计,全球约有1/3的人口被结核感染,准确、及时地对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是治疗和控制结核所必需的。结核菌素实验是临床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