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gcsw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阅读在语言教学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收获信息,培养能力,养成良好掌握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关键词: 英语 阅读 教学
  阅读在语言教学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收获信息,培养能力,养成良好掌握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加强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从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到:用英语说、讲、唱、演的场面,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英语非常感兴趣。看到这些成就我们感到欣慰。但同时,困惑也随之而来。
  表现一:阅读资料初级阶段侧重听、说技能得培养而忽略了对词汇得认读和拼读,导致了高年级时接触篇幅长得阅读材料,一遇到单词或新句式,立即产生了畏惧感。
  表现二:学生阅读策略培养得方法单一,把阅读教学当成一般课文教学,如讲解生词,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不厌其烦分析语法等。
  表现三:补充阅读材料,由于小学生使用英语环境面狭小、频率低、手头资料少、课外补充閱读难以控制,导致学生阅读能力远远没有得到提高,阅读兴趣不浓。
  二、加强小学英语阅读的教学的策略
  1、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产生阅读的欲望。因此要尽可能找到那些内容有趣、难度适中、适合学生口味的阅读材料。在内容上,学生一般对童话、神话、传说、历史、伟人传记、武打、侦探等题材感兴趣,他们更喜欢那些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强的语篇;在难度上,尽可能是略低于教材上文章的难度,单词和语料的复现最好是学生本单元或以前已经学过的单词或句型。教师还可以采取把小问题呈现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小问题去阅读,并采取激励评价的方式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现欲望。
  2、指导阅读技巧与方法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小学生阅读效率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还取决于小学生认知机制参与的程度。这就决定了有不同语言知识水平、不同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不同阅读训练经历的小学生有不同的阅读能力。恰当使用阅读技巧与方法,将会有效提高阅读训练的效果。
  阅读前通过课堂讨论、制作关于以往知识的分类列表、制定目标、预习课文中的图片、做出预设以及使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听辅助材料(音乐、影片片断)等方式建立起故事或者阅读内容与以往经验、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动机,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阅读中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应具体明晰,教师的要求越具体,学生阅读的目标就越明确,阅读的效率就越高。阅读教学的要求应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循序渐进原则;阅读后引导学生对所读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综合、归纳、总结,以便把握短文的实质和内容的各个细节,然后让学生口头或书面回答问题,还可以指导把短文内容表演出来,能帮助学生对课文整体进行吸收与运用,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旨在培养综合运用英语能力。
  3、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的习惯的养成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往往对一定篇幅的阅读材料会感到束手无策,所以教师适当、正确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A、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学生每周除了三节英语课外,绝少有机会接触和使用英语。他们又不十分重视英语这一学科的学习。因此有必要加强自觉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以利用每天上课的前2分钟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利用课间操时间由各班同学为全体同学表演英语故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自觉进行阅读。
  B、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限时阅读的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训练学生在规定时内完成阅读任务的能力,尽量在每次阅读中为学生限定时间,并对完成好的同学给与一定的鼓励和奖励,注重习惯的养成。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受益非浅:
  第一,语言学习必须提高复现率,持之以恒,才能进步与提高。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
  第三,教师可随时纠正错误的阅读习惯,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第四,利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效率。
  C、培养学生阅读时整体思考的习惯;
  指点学生阅读时要树立整体考虑问题的思想,培养学生整体考虑问题的习惯。教给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意的办法。阅读中难免碰上生词,让学生碰到生词不惊慌,因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通过一定线索或可根据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等同关系、因果关系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词义。在阅读中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不要一句又一句的进行理解,要坚持读完整段或整篇文章然后抓住主要思想整体考虑问题理解文章。
  4、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稳定学生的阅读动机。
  学生阅读效果的好坏与学生良好的阅读动机有直接关系。而良好稳定的阅读动机的培养与家长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小学阶段的孩子小,自制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弱,尤其是想我们这样的农村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家庭环境不太好,要想使学生在阅读方面上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就必须争取家长的支持。为此在开学伊始教师可以设计家长联系表,搭建学校与家庭的平台,使阅读教学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稳定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研究意识,学会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养成平等态度,具备独立精神以及相应的实践习惯。研究不是追求某种“达成度”,价值取向不是向外的,而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养成观念,是提高和发展自己,是为终身学习奠基。近几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中语文 研究性学习 初步探索  为高中三年内更
摘要: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是化学教师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化学 实验 教学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上的规律、理论都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
摘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也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任课教师有对抗情绪,那他就会厌恶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直接影响这门学科的学习成绩,故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建立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实践证明,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多种效益:一是民主、宽松。师生有一
中考的化学试题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的命制“起点高”----考素质、考能力;“落点低”----解题时运用的知识不超过大纲。即“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依据初中化学复习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化学复习应脚踏实地,夯实基础;抓住主线,归纳方法;搞好讲评,培养能力;分类推进,全面提高;抓好“综合练考”和“专题讲座”两条线。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具体说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注重基础,控制难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对比剂致肾功能损伤的短期改善,统计经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患者)CIN发生率,并探讨CIN发病机理。方法:选择2009年6月—2
摘要:题目里所说的教育方式并非单纯的教学方式。新课标要求我们怎么做,做什么?笔者粗浅的认为语文虽是一种工具,但却应将其作为一种多年沉淀之后的美丽来学习、欣赏,不应把美文拆成残肢断臂来领悟,那不符合我们对中华文化精髓的倡导与推崇。  关键词:传道 整体 美感  在中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是最受指责和抨击的一门学科。很多专业人士为此忧心忡忡,他们对语文传统教学的质量深表怀疑的同时,却又难以指明语文教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提高民族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语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  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
摘要:应试教育偏重课本知识,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偏差,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 课堂实践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偏重课本知识的传授,即通过教师的三尺讲坛,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虽然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扎实、牢固,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差,造成我国学生在国际奥运会
摘要:本文是笔者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并参考部分音乐教学论文和专着而提炼的教学经验和构想。以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主题,以如何提高教师教的效率和学生学的效率两个方面为目标,较浅显的做了五个方面的思考和探究。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
摘要: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创设学习情景,促进合作学习,进行讨论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结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1、从第一节生物课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声像并茂、视听结合、动静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