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四步曲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vin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平时学习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同学嘴巴上说得头头是道,但让其写出来的时候,却很困难。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为什么会和他们的口头表达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如果我们抓住这一点,帮助学生完成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过渡,那作文教学不就容易了吗?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小学生作文的课程目标也明确规定,学生要写自己听到的、想到的、亲身经历的事。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对世界的认知是从感觉到知觉逐步上升的过程,因为小学生处于对世界认知的低层阶段,对世界的体验不够深刻,只能把他们眼之所看鼻之所嗅口之所尝手之所触的感觉,写出直观的感受,所以,让小学生认真观察事物,才能写出实际感受。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平时要注意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学生学会了观察,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也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
  同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初读课文的了解课文大意这一环节中,由学生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变为写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开始会有些同学觉得难做,慢慢学生既会总结,也能书面表达出课文的大意,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以说要完成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过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有意识帮助学生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记录,激励学生慢慢养成习惯,由此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二、边听故事边记录
  由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就影响了学生的作文写作速度和水平。让学生边听故事边记录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讲故事能提供许多现实生活和书本中的素材,使学生作文有事可写,也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有意搜集素材的兴趣。而边听边写是训练学生书面能力的较好手段,学生在不停的记叙中逐渐体会叙述事情的一些方法,并能训练学生思维和行动统一性,使学生心有所想,口有所述,写有速度,逐渐完成从思到写得统一。但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方法:①故事要有趣味性,这样学生才能有兴趣听,要先整体听完有印象。②让学生书写时个别的地方要指导。特别难记的地方要重复记忆。可用录音机录制播放,随时停放和重复。③允许学生自我发挥,个别句子大意不变就可以。这样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④表扬鼓励。要正确评价鼓励学生,只要有进步就表扬,不要把目标定的过高。
  三、自己说自己写
  说来容易做来难,这不仅是作文上的难题,同是也是别的科目的难题。学生往往是眼高手低,重点是写得少的缘故。在作文教学中可提倡学生先说说,再填写。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这个课程设计,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和同学老师的交流,去体会生活中所遇的事与作文之间的关系,同时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学生在说的同时其实差不多已经完成了本单元作文的构思。如果让学生自己说,再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修改成作文的话,那么学生容易写成“泄气作文”。
  这个说还应该是讨论的说,和自己说相结合,在课堂应该让学生对一个素材进行讨论、挖掘,个人发表个人的意见,再总结口述。因为学生总归是学生,他们的视野小,认识浅,需要大家的认识,老师正确的评价导向。这样学生再把自己表述的记录下来。时间久了,作文的书面表达能力就逐步提高了。
  以上观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去落实,我想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有一次习作课上要求写一个读后感,因为前边几课给学生介绍几篇名篇名著,包括《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漂流记》的梗概,《汤姆·索亚历险记》。就一篇文章的读后感写起来并不难,但是当实际操作起来,课堂上学生写出的文章却简单而无主次,更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感想,原因不是他们没有感想,而是感想根本落不到笔端。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可采取下面的方式去尝试一下:
  1.让学生讨论他们读过的这些课文,哪些地方感动了他们,以及他们对人物性格的理解,鼓励他们畅所欲言,从而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也可以从中知道他们理解的深浅。这样不仅可以共赏感悟,还可以纠正理解的偏差。
  2.口述课文的大意:可以让学生选取其中的一篇课文,分组口述,要完整的口述文章的大意,其中对人物和事件可加评价。这样可以启发学生打开思路,并让学生边口述边做些记录,搜集到足够的材料,也强化书面表达。
  3.指导学生按读后感的格式把搜集的资料整理成篇,并可分组分析写作中的一些见解,再指导学生修改。这样就把学生的心里话变成作文中的书面语言,学生写起来就轻松一些。从说到写,拉近作文与语言的距离,再通过书面整理强化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即时评价,表扬奖励,强化书面表达的效果
  在学生把作文写完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因为这样做能够使得学生明确自己的作文水平,也是学生所期待的,因为每一个学生内心都希望得到承认,但是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注意不要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畏难心理,好的作文可以在课堂上读一读,这样做不仅写得好的学生会对作文产生兴趣,同时对差一些的学生也会产生影响,使他们跃跃欲试。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讨论同学作文的优缺点,探讨写法,这样更有利于强化书面表达的效果,引发学生说话和作文的兴趣。
  以上四种方法是小学作文中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较好的手段,使用这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过渡,使学生心中想的能落到纸上去。从而也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避免学生去写一些不切合实际的作文,词语堆砌起来的文章。还应该说的是这些方法很容易操作,只要老师注意在教学中长期坚持运用,效果是很好的。
其他文献
如何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充分展示他们语文能力的平台,这是每个语文老师都在探索的课题。我觉得为学生创造畅想的天空,才能充分调动教与学方面积极性,促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碰撞、融合,又碰撞,又融合,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螺旋式上升。如何创造这一片畅想的天空?我认为: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在朗读中猜测课文内容、在朗读的意境中去品味文章,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铺设起一
为了改善手写体汉字识别系统的性能,提出了前端单字识别器(SCR)和后端语言解码器(post-processing system )有效结合的模型,并且利用遗传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以联机手写体汉字
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是一项神圣而崇高的事业。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不仅肩负着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知识的任务,同时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职能。那么,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求新、求变,达到“学会”与“会学”的双重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呢?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导入——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
美日半导体设备竞争由来已久,起始于70年代,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增加韩国的竞争。本文论述了美日韩间的半导体设备竞争,以及竞争的主要内容即投资竞争、市场竞争、厂商竞争和品种竞
EMS有多重要?EMS有多难?中国企业能够攻克这个汽车上的黑匣子吗?菱电的故事给了我们答案。
我攀登过雄奇险峻的山峰,欣赏过风景如画的田园,也游览过一碧千里的草原。但说起旅行中见过的最美的风景,那一幕便又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那是去年的国庆节的一次旅行。可能因为是假期,出行的人很多,整列车挤得满满当当的,沿途一直有人上车,却很少人下车,很快连通道中都挤满了人。这时,列车员在给我们座位旁的一位姐姐检票时,奇怪地问:“你不是有座位吗?为什么不坐?”这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那姐姐微微一笑,悄悄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并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教育内部问题的积累、学生的生存状态的改变,使我们明白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人和主力,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和仆人。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落实“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生本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在问题中落实探
一个激励学习Agent通过学习一个从状态到动作映射的最优策略来解决策问题.求解最优决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求最大奖赏方法,另一种是求最优费用方法.利用求解最优费用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