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8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的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起点,而数学这门学科更是小学学科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同时高效课堂又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高效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是一种教学形态。高效课堂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摇篮,是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有效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当积极地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引入课堂,实现真正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准的数学教学。本文将以如何更好地推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进行相关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课堂是进行数学教学的重要场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极大的困境,所以为了更有效地解决这一困境,教师必须积极采取高效课堂教学这一教学手段,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知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尊重教材,超越教材
  数学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模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同教材结合在一起,努力领会教材编排顺序的意图,对数学教材进行创造性运用。首先要尊重教材。教材本身的编排就是按照深入浅出的要求进行的。在对教师的划分上,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区别就是优秀教师会把教材中的复杂内容变得简单易懂、富有趣味,而一般教师则会将简单的教学内容变得繁杂,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教材的把握。在一定程度上,只有做到尊重教材,才可以做到理解教材,才能使教材充分发挥作用。其次是超越教材。这同样是建立在尊重教材基础之上的。尊重教材不是对教材按部就班,要从科学、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的教材进行改进与加工,从教教材变成学教材,让数学所包含的情感、方法、思想等解放出来。第一,选择能激发学生探究动机的数学教材。在教学中教学内容要紧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多少都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有关。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课堂的高效性,教师就要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整合,使教材达到最优化,让学生对教材充满兴趣,使数学教材变得更具现实性、挑战性与趣味性。第二,以支持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加工教材。教材最初的形态是静态的、抽象的、学术的,教师只有将数学教材转化为教育形态,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实现过程性教学。
  二、情境创建,激发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好奇心重、活泼好动等特点,为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应当积极地把握学生的这一特性,从这些特性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玩”这一概念引入到课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先准备一些漂亮的图片用于创设教学情境,并在导入教学中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入:“在一个美丽的夏天,一只小蜻蜓在草丛间捉蚊子,这时从远方飞来了一只小蝴蝶,小蝴蝶来到小蜻蜓身边对它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信,小蝴蝶就带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里的其他成员,不一会儿,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就说在数学图形的王国里,它们是一家人。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小蝴蝶这么说吗?”这样,通过简答有趣的语言,教师就可以轻松地将学生带入到图形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对称图形的共同性质上。当然为了创设更具有趣味性、色彩性的数学教学情境,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投影仪等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引入课堂,开启学生的五官,让学生从听、看、读等多个角度进行学习。情境教学的创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让学生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
  三、合理评价,适时适度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础数学知识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表达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对学生进行公平全面的考察。评价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而评价的激励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它可以切实促进学生良好情感和态度的形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在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在数学课堂上,无论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如何,都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像是一句鼓励的话、亲切的微笑、关切的眼神等,都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上学期教学中,我们班转入了一位新学生,一开始的时候,由于基础不牢固、性格腼腆及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提不上去。但经过我的一次次鼓励,这位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明显提升,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得到了九十分的好成绩。许多教师都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而对评价的诊断及引导作用忽略不计。所以,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教师要公平公正评价,并做到因人而异。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目标不合理等,这些现象极容易拉低数学教学的质量及效率,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高效课堂的提出,则有效解决了这些难题。教师在运用高效课堂教学手段的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压力会有所减轻,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相应提高,能够达到预期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洁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焦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4,02:205.
  [3]宋立梅,刘少飞.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13,28:41.
其他文献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版样摆到布上去,问题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而是有血有肉、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关键是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学生对待问题有着自己的分析和见解,如果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简单否定,就把正确的答案或方法传授给他,这种不经过学生大脑思考的答案并不能纳入其自身的知识体系。不妨先听听学生的错理,让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现代教育教学思想认为: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和认知上的需求。教师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出发,合理整合知识、技能、经验、情感等各方面的需求,创造性地展开课堂教学,引导
摘 要: 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先转变教学方式,导学案教学模式主要是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教学,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但是,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呢?本文提出了对导学案应用的几点建议,分析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案应当遵守的几点原则,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案提出几点意见。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导学案 应用  导学案是指教师在上课之前,先根据学生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四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是要靠挖掘和渗透,基本活动经验要靠体验和经历,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正为学生经历这样一种体验的过程提供了必要保证。因此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体现了教学民主,给予了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因此目前合作学习备受教师青睐。  一、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房地产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其他行业相比,房地产具备较高的行业风险,因此需要更加严格的内部控制策略,从而确保房地产企业的顺利发展。本文针对新时期房地产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展开了相应的探讨,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时期;房地产;会计工作;内部控制  在新时期我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