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更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写字也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有益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素养。
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写字草草了事,写不出一手令人满意的好字,这与我们的写字教学不甚得法有很大关系。首先,教师本身写字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比较喜爱书法、对书法较有研究的教师在写字指导方面也觉得难以直观地、高效地、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写字;那些本身对书法了解甚少、个人书法水平不是很高的老师在指导上就更不容易到位。其次,教师对写字教学研究和认识不够,有时仅把写字教学作为识字教学的延续,作为巩固识字的一个手段,只求写正确,不求写得好。对于如何使学生写好字,如何突破写字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很好的思考。传统写字教学模式停留在枯燥的、周而复始的教师一笔一划的讲解,这使学生提不起劲来,往往把写字看作负担。由于学生对写字兴趣不浓,方法掌握不够扎实,往往到了中高段,作业中的写字质量甚至比低年级有所下降,所以传统的写字教学呼唤新的高效的变革。
自从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以来,我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写字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写字的水平,同时又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巧妙运用多媒体,激发写字兴趣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写字教材,组成了传统的写字课堂教学形态。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一笔一划地临摹,教师巡视,时而评价,时而范写。这种教学模式略显呆板沉闷,缺乏生机与活力。长此以往,学生会缺乏兴趣,厌恶写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认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鲜明的色彩,美妙的音乐,动态的提示,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能大大激发出来。写字教学会因多媒体而变得精彩。
1.故事激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往今来,有许多书法家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审美情趣。王羲之、颜真卿、米芾、孙过庭等,他们勤奋刻苦,人品高尚。 “王羲之为妪书扇”、 王羲之每天“临池十八缸”、清水池变“墨池”,“颜真卿忠心为国”、“岳飞沙上练字”……“现代书法家的义卖、义展”等爱心活动,都成了生动的写字教材。这些动人的故事可以适当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用幻灯或动画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无疑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陶冶情操,激发学生产生热爱传统书法艺术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
2.欣赏怡情
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从古到今,我国有许多的书法作品,也有许多孩子们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电脑软件处理,加上优美的音乐、动情的解说,以多形式多视角展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尽情欣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贴字,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又使学生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激起学生模仿的欲望,激发写字的兴趣。
3.动画传情
一种教育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器官参加可提高大脑层的兴奋性。”多媒体集计算机、录像、动画、音响等功能于一身,它所演示的内容图像清晰、动态感强,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导入《竖》这一课时,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两个卡通人物,每人手中各举一竖画:一为悬针竖,一为垂露竖。画外音提示:与“一”、“人”交朋友,组成“十”、“个”字。这时,两个卡通人物一齐挤上前来,先看看这个,觉得不像,又看看那个,觉得也不对。两人都犹豫不决,不知到底该往哪里站。可有时两人又为争抢朋友而互不相让。画面气氛异常热烈有趣。这情景极大地感染着学生的心绪,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此时,我因势利导,到底悬针竖、垂露竖该与谁交朋友?学了本课后答案迎刃而解。
巧妙运用多媒体,训练写字姿势
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位姿势。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写字的质量,而且还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要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单凭我们老师口头上的讲解和督促,学生往往会觉得厌烦,收效甚微。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播放录像来指导、训练学生的写字姿势。
1.训练坐位姿势
我在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时,先播放一组姿势正确的镜头,再放一组姿势不正确的镜头,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明确哪些是正确的坐位姿势,哪些是不正确的坐位姿势。正确姿势的手该怎样放,胸口离书桌有多远,眼睛离书桌有多远等。然后再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坐位姿势来模仿,相互进行评价,纠正不正确的地方。这样坚持训练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2.训练执笔姿势
我在训练学生的执笔姿势时,请了一个执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学生来示范,然后用镜头对准这位学生,把他的执笔姿势通过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明白执笔时,手指要离笔尖一寸,食指、大拇指捏住笔杆,让笔杆靠在手的虎口上,中指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则垫在下面,五个手指各司其职,共同合作。除此,为了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我还常常把学生平时做作业的姿势拍摄下来,放给他们看。这样做不但新鲜,而且很有趣味,因此,学生也常常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少数学生渐渐地又有不正确姿势出现时,我便用低低的音乐来提醒,轻松优美的音乐,配上柔和的提示语:头正、肩平、臂张、足安、一拳、一尺、一寸……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保持着正确的写字姿势。长期训练下去,便能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巧妙运用多媒体,指导书写方法
随着多媒体的进入课堂,为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写字是一门较为抽象、枯燥的学科,运用多媒体进行写字教学,可以直观演示,化难为易,使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写字的。
1.指导基本笔画
要写好字,首先要写好每一个笔画。传统的写字教学是用粉笔在黑板上范写,这种方式给学生的感觉如同“隔靴搔痒”。使用多媒体就简洁方便了,可以利用FIASH做一个书写笔画运笔过程的课件,老师轻点鼠标,起笔、行笔、收笔,学生看得清楚明白。还可以在展台上范写,学生可以全方位地观摩老师的运笔过程,运笔的轻重、缓急、提按都可以看得真切。如在指导“点”的写法时,我事先制作了“点”的运笔步骤的幻灯片,通过多媒体慢慢地放映出来,我一边讲解,让幻灯一边演示,这样不但生动、直观,而且便于学生模仿。还可以让学生在展台上书写,师生对其书写过程进行评议。这样的指导,可以让学生练字的兴趣高,效果好。
2.指导间架结构
要写好字,还要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利用多媒体可以对汉字进行分割,可以对汉字的关键笔画进行变色处理,这样直观的演示,生动形象,可以减少学生写字的错率,激发写字兴趣。
我在指导书写“心”字时,首先在荧屏上打出一个“心”字,先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独体字,一定要写好关键笔画,否则就不美观。再让学生说说哪一笔最难写,学生说“卧钩最难写”。于是屏幕上的“卧钩”由原来的黑色变成红色,并且一闪一闪的,学生一看就知道“卧钩”是“心”的重点笔画。然后,在屏幕中画了一个田字格,再把“卧钩”用幻灯制作的方式慢慢放入田字格中,指导学生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尤其在讲到卧钩时,老师打出一牧童躺在草地上的意境图,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明白,卧钩不能竖着写,应让它躺下来,这样字就显得舒展而有美感。
巧用多媒体,优化反馈评价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因为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病笔结构偏差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学生书写好的字进行展示、反馈,在多媒体的放大下,学生的作品非常清晰明了。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些书写作品上,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点评。往往学生受知识面限制,不易察觉错误所在,这时我就制作了媒体软件,创设啄木鸟字体病院,给病字看病。如“喜”字第三横写得太短了,飞来个啄木鸟医生,把一横拉拉长。上下错位的“草”字竖着的红色辅助线一闪,可以帮助纠正中心不对称的缺点。“右耳爱站底”——“邻”的右耳写高了,往下移一移。
小学生都希望受到表扬,正是顺应了他们的这种心理,现在提倡赏识教育,因此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效后,教师把这些作品扫描进电脑,制成多媒体软件,配上美丽的花朵或可爱的小动物,在优美的音乐中展示出来,获得大家热烈的掌声和赞赏。也可以与以前自己的作品比较,体会进步的成功和喜悦。一句赞美的话语,一声夸奖的笑声从多媒体课件中传出,更能激起学生练字的兴趣,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值得提醒的是,多媒体本身并不能对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给予深层的影响,学生对媒体的兴趣只是大脑外部的刺激。由于小学生缺乏成人的自制能力,作为学习活动的内驱力的兴趣,仍要靠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艺术,运用恰当的多媒体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长时间使用单一媒体,以免学生对多媒体产生疲劳感,必须要结合实际,追求实效。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即“字如其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素养、风度等,成了人的另一面貌,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故写字教学是一项融育人价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于一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识字,正确把握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提高分析能力、书写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
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写字草草了事,写不出一手令人满意的好字,这与我们的写字教学不甚得法有很大关系。首先,教师本身写字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比较喜爱书法、对书法较有研究的教师在写字指导方面也觉得难以直观地、高效地、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写字;那些本身对书法了解甚少、个人书法水平不是很高的老师在指导上就更不容易到位。其次,教师对写字教学研究和认识不够,有时仅把写字教学作为识字教学的延续,作为巩固识字的一个手段,只求写正确,不求写得好。对于如何使学生写好字,如何突破写字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很好的思考。传统写字教学模式停留在枯燥的、周而复始的教师一笔一划的讲解,这使学生提不起劲来,往往把写字看作负担。由于学生对写字兴趣不浓,方法掌握不够扎实,往往到了中高段,作业中的写字质量甚至比低年级有所下降,所以传统的写字教学呼唤新的高效的变革。
自从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以来,我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写字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写字的水平,同时又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巧妙运用多媒体,激发写字兴趣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写字教材,组成了传统的写字课堂教学形态。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一笔一划地临摹,教师巡视,时而评价,时而范写。这种教学模式略显呆板沉闷,缺乏生机与活力。长此以往,学生会缺乏兴趣,厌恶写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认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 。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鲜明的色彩,美妙的音乐,动态的提示,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能大大激发出来。写字教学会因多媒体而变得精彩。
1.故事激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往今来,有许多书法家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审美情趣。王羲之、颜真卿、米芾、孙过庭等,他们勤奋刻苦,人品高尚。 “王羲之为妪书扇”、 王羲之每天“临池十八缸”、清水池变“墨池”,“颜真卿忠心为国”、“岳飞沙上练字”……“现代书法家的义卖、义展”等爱心活动,都成了生动的写字教材。这些动人的故事可以适当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用幻灯或动画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无疑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陶冶情操,激发学生产生热爱传统书法艺术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
2.欣赏怡情
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从古到今,我国有许多的书法作品,也有许多孩子们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电脑软件处理,加上优美的音乐、动情的解说,以多形式多视角展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尽情欣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贴字,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又使学生感受到书法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激起学生模仿的欲望,激发写字的兴趣。
3.动画传情
一种教育理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器官参加可提高大脑层的兴奋性。”多媒体集计算机、录像、动画、音响等功能于一身,它所演示的内容图像清晰、动态感强,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导入《竖》这一课时,我在课件中设计了两个卡通人物,每人手中各举一竖画:一为悬针竖,一为垂露竖。画外音提示:与“一”、“人”交朋友,组成“十”、“个”字。这时,两个卡通人物一齐挤上前来,先看看这个,觉得不像,又看看那个,觉得也不对。两人都犹豫不决,不知到底该往哪里站。可有时两人又为争抢朋友而互不相让。画面气氛异常热烈有趣。这情景极大地感染着学生的心绪,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给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此时,我因势利导,到底悬针竖、垂露竖该与谁交朋友?学了本课后答案迎刃而解。
巧妙运用多媒体,训练写字姿势
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位姿势。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写字的质量,而且还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要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单凭我们老师口头上的讲解和督促,学生往往会觉得厌烦,收效甚微。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播放录像来指导、训练学生的写字姿势。
1.训练坐位姿势
我在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时,先播放一组姿势正确的镜头,再放一组姿势不正确的镜头,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明确哪些是正确的坐位姿势,哪些是不正确的坐位姿势。正确姿势的手该怎样放,胸口离书桌有多远,眼睛离书桌有多远等。然后再让学生按照正确的坐位姿势来模仿,相互进行评价,纠正不正确的地方。这样坚持训练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2.训练执笔姿势
我在训练学生的执笔姿势时,请了一个执笔姿势非常正确的学生来示范,然后用镜头对准这位学生,把他的执笔姿势通过投影仪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明白执笔时,手指要离笔尖一寸,食指、大拇指捏住笔杆,让笔杆靠在手的虎口上,中指托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则垫在下面,五个手指各司其职,共同合作。除此,为了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我还常常把学生平时做作业的姿势拍摄下来,放给他们看。这样做不但新鲜,而且很有趣味,因此,学生也常常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少数学生渐渐地又有不正确姿势出现时,我便用低低的音乐来提醒,轻松优美的音乐,配上柔和的提示语:头正、肩平、臂张、足安、一拳、一尺、一寸……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保持着正确的写字姿势。长期训练下去,便能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
巧妙运用多媒体,指导书写方法
随着多媒体的进入课堂,为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写字是一门较为抽象、枯燥的学科,运用多媒体进行写字教学,可以直观演示,化难为易,使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是这样指导学生写字的。
1.指导基本笔画
要写好字,首先要写好每一个笔画。传统的写字教学是用粉笔在黑板上范写,这种方式给学生的感觉如同“隔靴搔痒”。使用多媒体就简洁方便了,可以利用FIASH做一个书写笔画运笔过程的课件,老师轻点鼠标,起笔、行笔、收笔,学生看得清楚明白。还可以在展台上范写,学生可以全方位地观摩老师的运笔过程,运笔的轻重、缓急、提按都可以看得真切。如在指导“点”的写法时,我事先制作了“点”的运笔步骤的幻灯片,通过多媒体慢慢地放映出来,我一边讲解,让幻灯一边演示,这样不但生动、直观,而且便于学生模仿。还可以让学生在展台上书写,师生对其书写过程进行评议。这样的指导,可以让学生练字的兴趣高,效果好。
2.指导间架结构
要写好字,还要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利用多媒体可以对汉字进行分割,可以对汉字的关键笔画进行变色处理,这样直观的演示,生动形象,可以减少学生写字的错率,激发写字兴趣。
我在指导书写“心”字时,首先在荧屏上打出一个“心”字,先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独体字,一定要写好关键笔画,否则就不美观。再让学生说说哪一笔最难写,学生说“卧钩最难写”。于是屏幕上的“卧钩”由原来的黑色变成红色,并且一闪一闪的,学生一看就知道“卧钩”是“心”的重点笔画。然后,在屏幕中画了一个田字格,再把“卧钩”用幻灯制作的方式慢慢放入田字格中,指导学生观察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尤其在讲到卧钩时,老师打出一牧童躺在草地上的意境图,启发学生想象,使学生明白,卧钩不能竖着写,应让它躺下来,这样字就显得舒展而有美感。
巧用多媒体,优化反馈评价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此。因为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病笔结构偏差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将学生书写好的字进行展示、反馈,在多媒体的放大下,学生的作品非常清晰明了。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些书写作品上,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点评。往往学生受知识面限制,不易察觉错误所在,这时我就制作了媒体软件,创设啄木鸟字体病院,给病字看病。如“喜”字第三横写得太短了,飞来个啄木鸟医生,把一横拉拉长。上下错位的“草”字竖着的红色辅助线一闪,可以帮助纠正中心不对称的缺点。“右耳爱站底”——“邻”的右耳写高了,往下移一移。
小学生都希望受到表扬,正是顺应了他们的这种心理,现在提倡赏识教育,因此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效后,教师把这些作品扫描进电脑,制成多媒体软件,配上美丽的花朵或可爱的小动物,在优美的音乐中展示出来,获得大家热烈的掌声和赞赏。也可以与以前自己的作品比较,体会进步的成功和喜悦。一句赞美的话语,一声夸奖的笑声从多媒体课件中传出,更能激起学生练字的兴趣,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值得提醒的是,多媒体本身并不能对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给予深层的影响,学生对媒体的兴趣只是大脑外部的刺激。由于小学生缺乏成人的自制能力,作为学习活动的内驱力的兴趣,仍要靠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中讲究教学艺术,运用恰当的多媒体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长时间使用单一媒体,以免学生对多媒体产生疲劳感,必须要结合实际,追求实效。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即“字如其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素养、风度等,成了人的另一面貌,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故写字教学是一项融育人价值、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于一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老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识字,正确把握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提高分析能力、书写能力和欣赏水平,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