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质间三角转化”关系试题以考查知识的综合性、开放性为特点,是学生的学习难点,为突破难点以例题为支架,探寻该类试题的解决策略,提高学生解决该类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开放性试题;知识整合;解决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9-002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9.009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学习化学概念及原理的重要基石,也是考查的重点,而针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常注重其知识的基础性、探究性与综合性,该类考查题中常见以物质间转化为载体,尤其是“三角转化”为重点,综合呈现各物质间的相互联系,考查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该类试题的设置难度并不大,但因其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考查的综合性且问题具有开放性,造成部分学生对该题的解决出现问题,为探究该类问题的解决策略,下面以题例简析之。
一、“物质间三角转化”试题的设置分析
例1(2013·江苏卷,6)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 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 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 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解析:试题以物质间的转化为载体综合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问题的解决需将甲、乙、丙间转化关系分解为两条线:一是“甲→乙→丙”,二是“丙 甲→乙”。选项A考查物质的连续氧化反应,即一般情况下乙和丙都是氧化物,整理归纳符合“甲→乙→丙”关系的甲常见有:C、S、N2、NH3、H2S、CH4、Na等,拓展有:烃(C2H6→CO→CO2)、醇(CH3CH2OH→CH3CHO→CH3COOH)等,再结合“丙 甲→乙”条件得出满足整体转化关系的甲常见:C、Na、H2S等;选项B中若甲为SO2,则丁是氨水时的转化关系:SO2→NH4HSO3(NH4)2SO3,同理甲可为二元弱酸或对应氧化物,如:H2SO3、CO2、H2S等;选项C中涉及Fe与盐酸反应只能生成FeCl2,不能实现题意中的转化,故C项不正确,若丁是硝酸,则可实现转化:Fe→Fe(NO3)2Fe(NO3)3,若甲为Cl2、丁为Fe,则可实现转化:Cl2→FeCl2FeCl3;选项D考查涉及NaOH 溶液的反应,丁是CO2,转化关系有NaOH→Na2CO3NaHCO3,类似丁有SO2、H2S等。试题得出答案并不难,但问题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却具有综合性,解决时要整合元素化合物相关基础知识,理清思路,进而解决问题。
例2(2009·江苏卷,3)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解析: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a、b、c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因此分析选项中各组物质按照箭头方向能否一步转化即可,如A中Al(OH)3→Al、C中H2SiO3→Si、D中CH3CHO→CH2=CH2均不能一步完成;B符合题意,发生的反应有:a→b:3Cu 8HNO3(稀)3Cu(NO3)2 2NO↑ 4H2O、c→a:3NO2 H2O2HNO3 NO、b→c:2NO O22NO2、c→b:3NO2 H2O2HNO3 NO。该题的解决同样依据于元素化合物的相关基础知识,能较熟练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等。
例3
关键词:开放性试题;知识整合;解决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9-002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9.009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学习化学概念及原理的重要基石,也是考查的重点,而针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常注重其知识的基础性、探究性与综合性,该类考查题中常见以物质间转化为载体,尤其是“三角转化”为重点,综合呈现各物质间的相互联系,考查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该类试题的设置难度并不大,但因其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等知识考查的综合性且问题具有开放性,造成部分学生对该题的解决出现问题,为探究该类问题的解决策略,下面以题例简析之。
一、“物质间三角转化”试题的设置分析
例1(2013·江苏卷,6)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 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 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 若甲为NaOH 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解析:试题以物质间的转化为载体综合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问题的解决需将甲、乙、丙间转化关系分解为两条线:一是“甲→乙→丙”,二是“丙 甲→乙”。选项A考查物质的连续氧化反应,即一般情况下乙和丙都是氧化物,整理归纳符合“甲→乙→丙”关系的甲常见有:C、S、N2、NH3、H2S、CH4、Na等,拓展有:烃(C2H6→CO→CO2)、醇(CH3CH2OH→CH3CHO→CH3COOH)等,再结合“丙 甲→乙”条件得出满足整体转化关系的甲常见:C、Na、H2S等;选项B中若甲为SO2,则丁是氨水时的转化关系:SO2→NH4HSO3(NH4)2SO3,同理甲可为二元弱酸或对应氧化物,如:H2SO3、CO2、H2S等;选项C中涉及Fe与盐酸反应只能生成FeCl2,不能实现题意中的转化,故C项不正确,若丁是硝酸,则可实现转化:Fe→Fe(NO3)2Fe(NO3)3,若甲为Cl2、丁为Fe,则可实现转化:Cl2→FeCl2FeCl3;选项D考查涉及NaOH 溶液的反应,丁是CO2,转化关系有NaOH→Na2CO3NaHCO3,类似丁有SO2、H2S等。试题得出答案并不难,但问题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却具有综合性,解决时要整合元素化合物相关基础知识,理清思路,进而解决问题。


例2(2009·江苏卷,3)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解析:问题解决的突破口是a、b、c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因此分析选项中各组物质按照箭头方向能否一步转化即可,如A中Al(OH)3→Al、C中H2SiO3→Si、D中CH3CHO→CH2=CH2均不能一步完成;B符合题意,发生的反应有:a→b:3Cu 8HNO3(稀)3Cu(NO3)2 2NO↑ 4H2O、c→a:3NO2 H2O2HNO3 NO、b→c:2NO O22NO2、c→b:3NO2 H2O2HNO3 NO。该题的解决同样依据于元素化合物的相关基础知识,能较熟练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等。
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