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语法填空 从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 )1. Of all the fruit, I like ______ best. A. strawberries B. eggs C. milk ( )2. —Let’s ______ hamburgers in the KFC. —That’s fine for me. A. eat B. he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法填空 从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以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教学为例,针对目前实验探究课中只注重形式和内容,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现象,提出了如何在实验探究课中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探究教学;教学设计;思维能力培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0-007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1]中提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
摘要:复习课堂由于缺乏新意,往往学生兴趣不足,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复习效率低。可以借助多媒体,应用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讲练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了解学生情况,同时设计复习过程,维持教学动态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化学复习课堂;激发兴趣;发挥能动性;维持动态平衡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8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摘要:文章以“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的教学设计为例,以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多元材料时代的历史变革引导学生进行铁、铜知识的学习,将化学史教学融入课堂,也落实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键词:教学设计;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多元材料时代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3-004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问题的提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人的全面发
摘要: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是化学的源泉。将生活元素引入到化学教学活动中,使化学学科知识与生活情境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启发学生用化学的眼光去关注身边生活,在生活中理解化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提高。文章立足于高中化学与生活的关系,结合教学案例,就如何使化学教学生活化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案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7—003
摘要: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干内容,整个化学必修1教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如何有效开展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以鲁科版《化学1》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的教学为例,阐述新课程理念下,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元素观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开展元素化合物教学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学习积极性;元素观;科学探究的基
摘要:在高三元素与化合物的复习中,把微实验带入课堂,通过实验的探究,整合元素与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化学实验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对化学知识整体把握有帮助,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微实验;高三复习;二氧化硫;氯气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9-008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
摘要:分析阐述了高中生化学学习中需要形成的信息素养,对高考化学题中典型图形信息题举例并作了分类和解析,对每类题中信息呈现方式与解读策略方法作了一般性归纳和总结,在识图、析图和用图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图形;信息;解读;策略与方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2-0000-00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
Here’s Scarlett, in the garden of a friend’s house in London on a sunny summer morning. It is the kind of mornings that are unusual in England. Scarlett is twelve years old (“Thirteen in November,” sh
摘要:基于化学深度学习的已有研究和观点的分析,以高中化学鲁科版《化学2(必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例,进行基于实验探究促进学生化学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及实施,最后对该教学设计及实施进行反思。 关键词:实验探究;原电池;概念原理;问题串;深度学习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6-001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学生观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教育工作者要扎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努力做到课前精备、课上精问、精练,构建常态、和谐、形态优美的“生态”课堂。 关键词:生态课堂;精备;精问;精练;常态;和谐;形态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44-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