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趣味性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而,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学生识字的速度和质量,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改革课堂结构为主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以趣激学
  
  根据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儿童心理及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充分挖掘以趣激学的因素,运用多种学生喜爱的、南观的教学手段,如实物、图片资料、录像、配乐、学具、游戏等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可采用“游拼音动物乐园”、“小旅客乘火车”、“快乐的邮递员”、“摘果子”、“走迷宫”等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识字3的学习中,采用“开火车识字”的方法,一组学生按顺序读字、组词、分析字形,说一句话或几句话,其他组学生配音,读错了就要把火车停下来,其他组学生给“修理”(纠正),“修理”后继续“开火车识字”游戏。
  
  二、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也可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1 儿歌识字法
  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半的儿歌,在反复诵读中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革;“一点一横长,一撇在左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
  2 字谜识字法
  儿童想象力非常丰富,根据汉字的特点,用字谜识记生字,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义理解了字义,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一人走进门”——闪;“三人同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学生猜字谜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十分深刻。在进一步的识字过程中,学生会自发地编故事,编字谜。如学习“拔”字,学生编出了小故事:几位小朋友手握绳子在拔河,“友”字上而的点就是小朋友头上出的“汗”。多富有想象力呀!学习“金”字时,编出了谜语“一个人本姓王,腰里夹着两块糖”等等。
  3 借助熟字,在自主学习中复习巩固
  在识字过程中,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学生这一特点,根据熟字换偏旁,尝试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换偏旁的字:“报”与“服”、“他”与“池”、“近”与“听”、“过”与“付”等等。通过对比记忆,学生不仅能较快掌握新宁,而且在自主学习中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旧字,一举两得。
  
  三、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该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如校园中的校训、班训、课程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学的姓名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由发挥,久而久之,学生比以往善于观察了,识字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如《乌鸦喝水》中的生字“喝”和“渴”容易混,有的学生易把“喝水”写成“渴水”,把“口渴”写成“口喝”,这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平时,你为什么会口渴?”“喝水要用什么来喝?”在理解的同时,学生会悟出答案。学生会说,只有三滴水,才会口渴。有的说:“口渴了,要找水喝,所以渴的左边是三点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掌握字音,会用生字说话。这样从生活中尝试到识字的乐趣,才会更主动地识字。
  
  四、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小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并会用更高的情趣、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新知。因此,要保护学生的热情,鼓励学生识字,不要强求统一。如:认识“树”字时,有的学生说“树”就是“木、又、寸”这三个字组成的,有的学生说“树”就是“木、对”这两个字组成的;认识“司”字时,有的学生用“同”字去掉一笔“1”就变成“司”,有的学生用“词”去掉“{”就变成了“司”。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总之,识字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看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多和身边的人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趣味性,这样低年级识字教学效果会更好。
  
  (责任编辑:符洁)
其他文献
<正>江苏省实施高中新课程已两年多了,教育科学出版社的高中信息技术这套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然而苏南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很大,由此带来的理论、设备、师资及学段教
由于“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优化“问题解决”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及创造
听课、看课是学习。但也成了第三只眼睛,旁观者清嘛。因经常听课、看课,放眼现今各种级别和范围的语文课堂阅读教研舞台,遍地开花的观摩课、展示课、研讨课、评优课等。都有一个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不容忽视,由于很多环境问题都与化学有关,因此有必要在初中化学启蒙教育中就进行环境教育。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紧扣《课程标准》在化学新课程中实施环境教育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化学课程标准;环境教育;实施    众所周知,对于人类来说,环境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
随着《纲要》的颁布实施,笔者开始思考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支持幼儿活动的区域环境?如何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使幼儿获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改革的深入,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教育的发展,我国于1993年引进了模块教学,首先运用职业教育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也面临着改革,经过实践模块教学在各个学科都取得了成功。  2006年在江苏省重点中学体育教师培训中听取了孟文砚、倪胜勇等专家的报告后受益匪浅,在回校后将专家的先进的经验和学校的特点结合起来并初步实施,经过一学年的实施取得了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知识的学习过程,如果缺少生活的气息,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怎样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把数学学好、学活呢?随着新课改的不断
一代教育巨匠、语文教育界享誉最盛的大师叶圣陶先生,以他深厚的创作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写作教学方面提出了言简意赅的“需要和诚实”教学理论,为写作教学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需要和诚实”写作教学理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一种涵盖了从学生为什么写、怎么写,到教师如何命题、如何引导,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生本位“写作教学观。在这里,就这一经典写作教学理论做简要释析,与同行共享;将自身
任何课程都离不开训练,没有训练,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思维品质的提高、学习能力的促进都得不到落实。语文课自然也不例外。语文训练高屋建瓴、理性支撑的固然不少,但训练效率不高,甚至少慢差费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  这些情况的出现首先由人的因素决定,也与语文的学科特点有密切关系。语文学科也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但一般说来编写语文教材,很难将之以线性的形式呈现。基于现有教材有效地帮助学生归纳、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