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中国视角探寻经略周边的历史得失r——评《从农牧之争到陆海分流》

来源 :全球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中央召开了建国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思考周边问题、开展周边外交要有立体、多元、跨越时空的视角.”① 同期,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愿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国际合作平台,这一构想迅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厦门大学出版社2020年底出版的学术专著《从农牧之争到陆海分流——古代中国经略周边的历史思考与理论超越》,带给我们一种历史性、整合性和超越性的探索,是一部视野开阔、有史有论且关照现实的力作.
其他文献
摘要:自2008年以来,美联储为走出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提振了经济,但造成系列潜在风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期内加大宽松力度,推出现代货币理论(MMT)和财政赤字货币化,但未能力挽狂澜。美国现任总统拜登执政百日内迅速拋出“21世纪版的罗斯福新政”,加速赤字、债务和通胀扩大,使其极度宽松政策的潜在风险从隐性变为显性。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及核心通
仲达仓布由村帮布仓……rn我开始关注古村落,完全是因为冯骥才先生.那时候,我经常阅读他的小说,后来,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开始了城市改造,一些老建筑、老街区、名人故居、传统村落,瞬间就被摧毁在了推土机的烟尘中.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作家痛心疾首地站了出来,他先是死死守住天津的老建筑,之后的许多年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不停歇地用文字,用行动四处奔走呼吁对古村落的保护.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古村落保护终于得到了重视.他说:村落是我们古老的家园,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多样、文化多元,我们的村落千姿万态,无比优美;
期刊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沖击下,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叠发,地区形势复杂多变。作为处于世界体系外围的国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家自融入全球化以来,就陷入应对频发的初级产品价格起落和资本流动逆转状态中,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往往聚焦于应对外部冲击而忽视内部结构性问题。其结果是这些国家难以获得价值链上的向上位移,也无法通过强化金融稳定应对危机。随着抗疫周期延长,疫情触发各领域的风险挑战交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国家改变困境带来了更多、更广泛的机会和平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非洲地区有着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也存在巨大的投融资缺口。中国是非洲国家基础设施领域最大的承建方和融资方,中非基础设施合作成绩斐然,但也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无序,企业盈利大幅下降,营商环境欠佳,企业经营障碍重重,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货币政策经历了从量化宽松至正常化的完整过程,这为分析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之路提供了经验支持。2008年和2020年两次危机性质的不同,加之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与方式的差异,决定了经济受冲击的程度有所不同且存在结构性差异,这进一步导致了经济复苏的斜率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节奏有所区别。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更加注重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复苏,对短期通胀上行的容忍度上
摘要: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衡量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服务贸易自1998年起持续逆差,虽然2018以来逆差规模有所减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仍明显滞后。为扭转这一局面,有必要进一步创新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的手段和方式,对服务贸易既“放得开”又“管得住”。本文首先指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贸易海关监管创新的意义,梳理了海关在服务贸易监管中承担的职能范围,分析了海关在
摘要:“一带一路”以深度回应发展需求、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广泛、切入到项目合作中去,成为当代全球最大的发展工程。《巴黎协定》下的全球低碳转型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新要求,后疫情时代全球绿色复苏为低碳转型带来了时间窗口,全球能源变革客观上为大国合作增强了可能性。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要动员发达國家参与其中,推进项目建设与所在国低碳目标相衔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推广以及“双碳”目标与绿色“一带
摘要:结构性改革议题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重点关注的议题。2016—2020年,APEC框架下第三轮结构性改革重心包括: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创新动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行政流程,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和监管环境;注重特殊群体的就业促进,确保劳工权益等内容。2021—2025年,APEC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营造开放、透明和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复苏以抵御未
区域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任何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将落子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之上。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延伸。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升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原有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基础上进一步系统谋划、充实完善,形成了纵向与横向、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全面协调发展战略新格局。长三角一体化是新发展格局中国
摘要:优化制造业发展模式,实现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必经之路,是部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政策发展脉络为研究轴线,将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历程划分为资源消耗型、资源节约型和绿色转型发展三个阶段,并指出国外制造业强势发展压力以及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瓶颈是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困境。据此,本文认为,以核心技术推动绿色智能制造发展,以顶层设计促进绿色制造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