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政策、实践与趋势

来源 :全球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化制造业发展模式,实现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是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必经之路,是部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政策发展脉络为研究轴线,将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历程划分为资源消耗型、资源节约型和绿色转型发展三个阶段,并指出国外制造业强势发展压力以及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瓶颈是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主要困境。据此,本文认为,以核心技术推动绿色智能制造发展,以顶层设计促进绿色制造体系构建是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趋势。其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兴发展模式以及形成制造业智能发展标准体系是推动绿色智能制造的重要动力;完善法律体系、完善绿色发展政策以及完善行业准则是促进绿色制造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
  关键词:制造业绿色转型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作者简介:
  李胜会,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戎芳毅,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重约束下广东制造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实证研究》(2016A0303134 93)的阶段性成果。
  制造业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载体。我国虽是制造业大国,但仍未完全摆脱以要素驱动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三高”发展模式。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伴随着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既不利于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我国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因此,优化制造业发展模式,实现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必经之路。党和国家不断调整并优化顶层设计,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从“十五”计划纲要到“十一五”规划纲要,对工业发展模式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与十九大报告均强调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性,将绿色制造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文献综述
  从政策角度来看,产业政策是提高产业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系列政策的总称,包括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结构政策(陈小洪、仝月婷,1989)。随着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门类细分的变化,产业政策也随之调整,形成与产业发展适配并能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专门政策。我国产业政策随着产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调整,经历着“打基础—破瓶颈—立长远”的发展阶段(陈万钦,2018),产业政策体系也由“计划管理性产业政策与选择性产业政策混合”向“以选择性产业政策为主体、以功能性产业政策为辅助”转变(江飞涛、李晓萍,2018)。产业政策体系不断与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相匹配,有效发挥产业政策的效用,从而促进我国向工业化强国迈进(黄群慧、贺俊,2015)。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为产业动能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产业间、行业间的协同发展以及产业绿色发展提供适配的政策支持(宋文月、任保平,2018)。
  从实践角度出发,产业政策能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推进制造业发展。从微观维度来看,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创新行为、投资行为、管理行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产业政策能够激发企业创新(黎文靖、郑曼妮,2016)并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余明桂等,2016),激励企业增加投资并在短期内提高投资收益率。从宏观维度来看,产业政策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调整,能够提升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黄先海等,2015),适配的地方重点产业政策有助于生产效率提升(宋凌云、王贤彬,2013)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协调化(韩永辉等,2017)。产业政策还能在促进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同时,降低资源在同一产业的错配率(王文等,2014)。对我国制造业来说,产业政策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有效推动了我国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并带动我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展开。一是制造业应向优化国际分工结构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方向发展。多数观点认为,提升高技术劳动力的比例以及增加国外直接投资并转移大批高污染企业(Lin & Xu,2019)是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主要途径(魏龙、王磊,2017),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二是制造业应向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Shi & Li,2019)、培育技术优势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李廉水等,2019),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绿色化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兰筱琳、黄茂兴,2018)。三是制造业应向完善政策措施的方向发展。完善的产业政策以及良好的发展环境能够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政策保障(金碚等,2011)并营造良好氛围,提升企业转型升级的信心。四是制造业应向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相结合的方向发展。面对全球绿色生产发展趋势,加强环境规制并提高生产技术的绿色转型升级(原毅军、陈喆,2019),利用技术进步(Ngai & Pissarides,2007)和市场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并促进绿色制造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地将智能化、生态化发展有机结合,从质量提升和绿色生态两个方面打造世界制造业强国。
  梳理产业政策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学术界关于产业政策对制造业的作用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研究比较全面,但以政策为依据梳理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历程的研究,还具有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的空间。基于此,本文以政策发展脉络为研究线索,通过梳理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发展历程,剖析制造业未来发展取向,为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二、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演化历程
  新中国建立初期,基于扩大生产与复苏经济的需要,我国工业长期处于资源消耗型发展阶段。工业发展格局经历了从“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向“重工业和轻工业齐头并进”的转变,工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未完全摆脱“三高”的发展现状。“九五”计划纲要提出要加快转变工业增长方式,应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节能降耗,由此拉开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序幕,我国制造业随之由资源消耗型发展阶段迈入資源节约型发展阶段。随着人们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不断增强,以及对绿色产品、优质生活需求提升,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通过技术创新、环境规制等手段提高制造业的资源利用率并降低污染排放,推动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要求推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指引方向,标志着我国制造业由资源节约型发展阶段向绿色转型发展阶段转变。本文以政策发展脉络为时间轴,将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演化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资源消耗型发展阶段(1949—1995年);二是资源节约型发展阶段(1996—2011年);三是绿色转型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一)资源消耗型发展阶段
  新中国建国初期,依据国情和发展需要,为了解决百姓温饱问题以及复苏国家经济,党中央把巩固农业、振兴工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初级基础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国家相继制定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启动了工业化的扩张。数据显示,1952年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5%,工业仅占17.6%,当时工业总产值为119.8亿元,不到农业总产值的1/2。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逐渐超过农业,工业总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逐年上升,1959年首次以37.4%的比例超过占比26.7%的农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级基础已经基本建成。
  数据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http://www.stats.gov.cn/yearbook/indexC.htm。在满足了人民对基本工业产品的需求后,基于国防事业和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相继制定并实施多个五年计划,截至“七五”计划时期,巩固和强化工业发展的理念得到贯彻,我国已基本形成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取得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胜利。“八五”计划进一步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产值逐年上升,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煤炭、水泥产量稳居世界第一,钢、化学纤维产量稳居世界第二。
  工业能源消耗量由1980年的4.1亿吨标准煤增至1995年的9.6亿吨标准煤,煤炭、水电的消耗量逐年上升,工业呈现粗放式、扩张式发展,
  数据来源:前瞻数据库。导致了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以及废料高排放等问题。1995年,县级以上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为221.89亿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仅为55.4%,意味着有将近50%的工业企业没有按照要求排放;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为10.75万亿标立方米,其中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1405万吨,工业烟尘、粉尘的排放量为1477万吨,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6.4亿吨,其中57.1%的固体废物是不能够被重新利用的。
  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统计公报(1995)》,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30/11/492580 21_717618071.shtml。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生态环境要求的提高,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已难以为继,转变资源消耗型生产模式刻不容缓。
  (二)资源节约型发展阶段
  1996年,“九五”计划发布,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开发与利用资源,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工业增长方式向节能降耗、防治污染的方向转变,满足人们对生态友好型生活环境的需求,为未来15年的经济发展擘画蓝图。在“九五”计划时期,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逐年上升。随后,2006年我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二大国,2010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制造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以及“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方针,国家对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投入逐年提高,科技创新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其中有R&D活動的工业企业占比由2004年的6.2%增加到2011年的11.5%,增加将近2倍。
  数据来源:《2012中国统计年鉴》,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2/indexch.htm。
  科技投入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形成。科技创新成为工业发展中实现节约资源、降污减排的主要手段,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制造业向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的步伐加快。为了创造环境友好的生活环境,积极响应国际气候大会的号召,我国不断加大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污染治理投资力度,在制造业的节能、减排、降污方面成效显著。清洁能源的使用量增加,煤炭、原油、电力等资源消耗量的增速降低,有效地减少了有害气体排放量。其中,制造业的烟尘、粉尘去除率分别由2003年的13%、11%提高到2004年的88%、93%,制造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逐步攀升至2010年的82%。
  数据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工业按行业分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2003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yb2004-c/indexch.htm;工业按行业分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2004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5/indexch.htm;按行业分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2010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1/indexch.htm。截至2011年,制造业已初步形成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但仍未完全扭转“三高”的生产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型社会的需求,面对全球变暖、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三)绿色转型发展阶段
  为了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绿色转型,积极响应《哥本哈根协议》关于改善工业生产方式、降低大气污染排放、保护国际气候环境的号召,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发展格局,我国制造业开始进入绿色转型发展阶段。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成为制造业未来10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将绿色生产理念融入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步伐。2016年,国务院及工信部又分别出台“十三五”规划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共同强调要提高制造业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能力,持续培育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的方向发展。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亟待推进。   因此,我国不断加大制造业科技创新投入,通过技术更新促进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2012—2019年,大中型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R&D人员全时当量由52.6万人年增至63.9万人年;有效专利数由9.8万件增至36.6万件。2019年,大中型高技术产业(制造业)R&D经费支出增至3077.8亿元;有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的制造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51.7%,创新活力竞相迸发,有超过50%的工业企业利用技术创新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为“中国智造”的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数据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按登记注册类型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及专利情况(2012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3/indexch.htm;大中型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企业R&D及相关活动情况,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和工艺创新情况(2019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
  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逐渐增强。2013—2019年,我国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一直保持在较强竞争力水平(见表1)。而且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提升,2013—2019年,我国制造业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比重由10.96%增至12.16%。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其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从2.1万亿美元增至2.37万亿美元,增长12.86%;机械及运输设备出口额7年内增长了15.38%,轻工产品远销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数据来源: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对外经济贸易基本情况,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分进出口商品金额(2019年),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历年出口货物分类金额,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竞争力,扩大了制造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助推了我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
  三、当前我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困境
  虽然国家投入大量资源支持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仍面临国内外双重压力。
  (一)国外制造业强势发展的压力
  1.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作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重视,制造业核心技术的培育为发达国家成为制造强国奠定基础。发达国家重点培育自身优势产业,并加大对企业科研创新活动的资金投入,不断整改制造业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规则和标准,调整制造业发展思路,通过核心技术的研发形成不可替代的顶尖制造业优势。这对我国发展智能制造和先进制造构成巨大压力,提高了科技追赶难度,不利于我国产品价值链地位提升和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增大了我国出口产品的可替代性风险。
  2.新興经济体制造业的追赶。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可替代产品的威胁,加大了我国制造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新兴经济体不断调整制造业发展战略,力争在全球制造业格局变革中把握发展机会,拓宽本国制造业的发展道路。例如,印度以软件制造产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突破口,举全国之力发展“印度制造”,在技术和政策上不断向发达国家靠拢,力图通过招商引资、降低劳动力成本等手段建造与我国并行的“世界工厂”。再如,巴西在雄厚工业实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钢铁、石化、汽车等产业,制定宽松的财政政策并降低对外资的限制,加速市场开放并扩大出口,向制造业出口大国目标迈进。
  3.国际贸易格局变迁的压力。随着我国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一些外资企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更具利润空间的东南亚地区,压缩了我国装配制造、产品制造等产业的发展空间。另外,发达国家转移投资对我国加工、组装等制造业产业发展造成了影响,加剧了企业生产的资金压力,提高了产品出口的难度,不利于我国制造业产能的消化。此外,提高关税、限制进口、扩大出口、提高产品合规标准等贸易竞争手段,增加了国际贸易壁垒,大幅削减了我国制造业的出口订单。
  (二)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1.高质量人才不足。高技术人才稀缺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目前,多数制造业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的位置,非专业劳动力负责企业流水线作业,劳动力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一方面,缺乏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一般不具有操作专业性较强的新设备、新仪器的能力,不利于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并增加企业的技术成本和交易成本,不利于制造业向更高科技水平迈进。另一方面,高质量人才稀缺,不利于企业开展自主研发活动,部分企业通过直接购买技术专利等方法进行技术嫁接,企业发展受制于人的同时,增加企业技术更新的成本,不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实力。高技术人才稀缺,无法满足制造业技术改造的需求,限制制造业的转型速度,拉长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周期,且绿色转型升级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2.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意识还不够强,限制了企业自主研发活动的开展。以代加工企业为例,企业制造业研发、设计环节由其委托加工企业完成,企业创新思维受到委托加工企业的限制,创新意识相对较为薄弱,限制了代加工企业的创新能力。一是企业高管创新意识不足,企业缺乏良好创新氛围,轻视自主研发活动,企业内部科研部门形同虚设。企业不重视科研人才的招纳和培养,没有形成专业的科研团队,导致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且长期处于附加值较低、价值链低端的状态,错失发展机遇,拉大与同类别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智能制造能力之间的差距,严重阻碍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二是企业科研团队的科研能力较弱,不重视与科研机构、高校科研团队的协同合作,科技成果落后于世界先进制造的智能发展水平,导致制造业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3.绿色发展理念不到位。构建绿色制造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的意识不足,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价值追求偏差,阻碍我国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首先,环境规制政策和法律以及知识产权法还不够完善,削弱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效果不佳。环境规制政策还未形成具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条文,对一些中小企业的约束力有限,不能有效杜绝高污染企业的生产经营。
  林春艳、宫晓蕙、孔凡超:《环境规制与绿色技术进步:促进还是抑制——基于空间效应视角》,《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第11期,第131~142页。其次,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打击了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进行技术绿色升级的积极性,降低了企业科研人员的自信心和安全感,甚至有些企业企图使用未经授权的生产技术来实现技术更新,扰乱市场秩序,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最后,评价体系价值追求偏差,引致企业一味追求效益而忽视绿色生产技术的研发。一方面,企业的科技创新成果虽有所增加,但已研发的创新技术对于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还不够强,还不能完全形成具备引领作用的绿色生产技术和尖端核心技术,产品附加值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企业重视与生产效益相关的生产技术研发,而边缘化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技术的研发,将国家排污的最低标准作为生产的红线,自发进行生产技术绿色升级的意识比较薄弱,不利于推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理念。
  四、趋势与展望
  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和制度顶层设计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国外制造业强势发展的压力以及国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应依靠科技创新和制度顶层设计,促进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一)以核心技术推动绿色智能制造发展
  1.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发展绿色智能制造是推动我国发展成为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手段。面对贸易摩擦、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压力,仅依靠扩大投资和降低成本已经不足以支撑现在及未来制造业的发展,须从根本上提高产品价值并促进产业发展,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从技术出发,以科技创新、技术升级作为绿色发展的内核,形成“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线—绿色产品—绿色运输—绿色配送”的制造业绿色发展机制,提高制造业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并减少污染,形成循环生产方式,带动产品价值提升并推动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低附加值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转型。
  2.培育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以制造业为中心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是提高产业支撑力的有效途径。制造业的发展融合信息产业、“互联网+”产业、物联网产业等,在促进产业联动发展的同时构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生态化的制造业常态化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开放程度,还有助于强化制造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在提高产业价值水平的同时,形成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产业联盟,为制造业占领国际市场提供可能。2020年5月,中央提出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发展实体经济以及强化产业支撑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培育跨界融合、产业联动、多业支撑的制造业产业发展模式至关重要,不仅能为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还能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3.形成制造业智能发展标准体系。构建科学、系统、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是发展智能制造的重要环节。工信部2015年发布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5年版)》提出,构建满足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要求并具备标准体系的模型框架和技术标准,融合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构建涵盖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重点行业标准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指导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并全面规范多产业融合、多技术融合的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标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的构建一方面有助于为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指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有助于政府对智能制造进行考核,统筹制造业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工作并不断优化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模式,掌握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动态以便及时调整发展方向,为制定制造业进一步的发展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二)以顶层设计促进绿色制造体系构建
  1.完善法律体系,规范企业绿色转型行为。完善立法,提高企业的产权意识和信用意识。一是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一方面为企业科研团队自主创新提供立法保障,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动性以及企业的维权意识;另一方面構建权责一致的惩罚责任制度,有利于明确知识产权责任,在保护企业绿色创新知识产权的同时,提高对违法侵权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强企业对知识产权的敬畏心。二是建立健全市场信用机制,促进形成公平竞争、互信互利的市场运营格局。加强市场信用机制建设,一方面可以完善市场机制,增强市场运行的信任度和灵活度并提高市场活力,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有序的交易环境;另一方面完善市场信用机制,强化企业信用的监管力度,提高失信惩戒力度,将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有助于形成健康的营商环境。
  2.完善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完善绿色发展政策,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实施财政补贴。一方面,将政策向参与绿色转型的制造业企业倾斜,加大对绿色转型升级企业支持力度,保障制造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储备建设以及资金信贷、技术创新、品牌推广等活动的顺利开展。应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或技术引进等方式对生产线进行绿色改造,鼓励采用清洁能源开展生产活动,鼓励企业形成低消耗、低排放、能循环的生态友好型生产方式。另一方面,通过政策手段提高环境保护底线,倒逼企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改造技术及生产工艺,实现降污减排的目标,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发展。
  3.完善行业准则,形成绿色制造产业规范。完善行业准则并形成绿色制造产业规范是实现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工信部曾于2016年发布《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将绿色制造视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要求加速形成绿色制造工作标准并构建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模式朝着系统性、综合性方向发展,进一步规范和引领绿色制造行为,为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发展提供绿色制造的目标导向,实现制造业绿色制造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应构建普适化的行业绿色生产标准,利用行业协会的力量,对行业绿色生产规范、标准进行统一,提高行业绿色生产水平,并带动提升产业绿色生产水平,营造制造业绿色生产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陈小洪、仝月婷:《我国产业组织及产业组织政策分析》,《管理世界》1989年第5期。
  2.陈万钦:《中国产业政策评价分析与改进方向》,《经济论坛》2018年第4期。
  3.江飞涛、李晓萍:《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产业政策演进与发展——兼论中国产业政策体系的转型》,《管理世界》2018年第10期。
  4.黄群慧、贺俊:《中国制造业的核心能力、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兼评<中国制造2025>》,《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6期。
  5.宋文月、任保平:《改革开放40年我国产业政策的历史回顾与优化调整》,《改革》2018年第12期。
  6.黎文靖、郑曼妮:《实质性创新还是策略性创新?——宏观产业政策对微观企业创新的影响》,《经济研究》2016年第4期。
  7.余明桂、范蕊、钟慧洁:《中国产业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12期。
  8.黄先海、宋学印、诸竹君:《中国产业政策的最优实施空间界定——补贴效应、竞争兼容与过剩破解》,《中国工业经济》2015年第4期。
  9.宋凌云、王贤彬:《重点产业政策、资源重置与产业生产率》,《管理世界》2013年第12期。
  10.韩永辉、黄亮雄、王贤彬:《产业政策推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了吗?——基于发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论解释与实证检验》,《经济研究》2017年第8期。
  11.王文、孙早、牛泽东:《产业政策、市场竞争与资源错配》,《经济学家》2014年第9期。
  12.魏龙、王磊:《全球价值链体系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年第6期。
  13.李廉水、石喜爱、刘军:《中国制造业40年:智能化进程与展望》,《中国软科学》2019年第1期。
  14.兰筱琳、黄茂兴:《工业4.0背景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条件与发展策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15.金碚:《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7期。
  16.金碚、呂铁、邓洲:《中国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展、问题与趋势》,《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2期。
  17.原毅军、陈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科学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18.Lin,B.and Xu,M.,Does China Become the“Pollution Heaven” in South-South Trade?Evidence from Sino-Russian Trade.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Vol.666,No.5,2019.
  19.Shi,X.and Li,L.,Gree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Its Decomposition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Based on the MML Index:2003-2015.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Vol.222,No.6,2019.
  20.Ngai,L.R.and Pissarides,C.A.,Structural Change in a Multisector Model of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7,No.1,2007.
  责任编辑:郭霞
其他文献
摘要:中欧班列在海运体系之外形成了一条全天候、大运量、绿色低碳的运输新通道,使几乎中断的欧亚大陆桥变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陆上丝绸之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有必要系统梳理研究中欧班列的历史意义和创新价值,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战略支撑。中欧班列实现了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贸易投资的“软联通”,集中体现了“一带一路”建设所倡导的“五通”理念。中欧班列为中外数万
摘要:自2008年以来,美联储为走出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实施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非常规货币政策提振了经济,但造成系列潜在风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期内加大宽松力度,推出现代货币理论(MMT)和财政赤字货币化,但未能力挽狂澜。美国现任总统拜登执政百日内迅速拋出“21世纪版的罗斯福新政”,加速赤字、债务和通胀扩大,使其极度宽松政策的潜在风险从隐性变为显性。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及核心通
仲达仓布由村帮布仓……rn我开始关注古村落,完全是因为冯骥才先生.那时候,我经常阅读他的小说,后来,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开始了城市改造,一些老建筑、老街区、名人故居、传统村落,瞬间就被摧毁在了推土机的烟尘中.这位令人尊敬的老作家痛心疾首地站了出来,他先是死死守住天津的老建筑,之后的许多年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不停歇地用文字,用行动四处奔走呼吁对古村落的保护.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的古村落保护终于得到了重视.他说:村落是我们古老的家园,由于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多样、文化多元,我们的村落千姿万态,无比优美;
期刊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沖击下,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叠发,地区形势复杂多变。作为处于世界体系外围的国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家自融入全球化以来,就陷入应对频发的初级产品价格起落和资本流动逆转状态中,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往往聚焦于应对外部冲击而忽视内部结构性问题。其结果是这些国家难以获得价值链上的向上位移,也无法通过强化金融稳定应对危机。随着抗疫周期延长,疫情触发各领域的风险挑战交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国家改变困境带来了更多、更广泛的机会和平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非洲地区有着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但也存在巨大的投融资缺口。中国是非洲国家基础设施领域最大的承建方和融资方,中非基础设施合作成绩斐然,但也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无序,企业盈利大幅下降,营商环境欠佳,企业经营障碍重重,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等突出问题。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联储货币政策经历了从量化宽松至正常化的完整过程,这为分析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之路提供了经验支持。2008年和2020年两次危机性质的不同,加之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与方式的差异,决定了经济受冲击的程度有所不同且存在结构性差异,这进一步导致了经济复苏的斜率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节奏有所区别。本轮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更加注重经济和劳动力市场的复苏,对短期通胀上行的容忍度上
摘要:服务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衡量我国自贸试验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服务贸易自1998年起持续逆差,虽然2018以来逆差规模有所减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水平仍明显滞后。为扭转这一局面,有必要进一步创新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的手段和方式,对服务贸易既“放得开”又“管得住”。本文首先指出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贸易海关监管创新的意义,梳理了海关在服务贸易监管中承担的职能范围,分析了海关在
摘要:“一带一路”以深度回应发展需求、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广泛、切入到项目合作中去,成为当代全球最大的发展工程。《巴黎协定》下的全球低碳转型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新要求,后疫情时代全球绿色复苏为低碳转型带来了时间窗口,全球能源变革客观上为大国合作增强了可能性。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要动员发达國家参与其中,推进项目建设与所在国低碳目标相衔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推广以及“双碳”目标与绿色“一带
摘要:结构性改革议题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重点关注的议题。2016—2020年,APEC框架下第三轮结构性改革重心包括: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创新动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行政流程,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和监管环境;注重特殊群体的就业促进,确保劳工权益等内容。2021—2025年,APEC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营造开放、透明和竞争性的市场环境;推动经济复苏以抵御未
区域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任何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都将落子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之上。区域协调发展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延伸。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上升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原有区域发展战略布局基础上进一步系统谋划、充实完善,形成了纵向与横向、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全面协调发展战略新格局。长三角一体化是新发展格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