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技活动是对科学现象的探秘过程。在传统的活动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挖掘其中的科技素养内涵,所以,很多学生也未能体验和感悟到科技活动中的素养渗透,给小学生带来一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活动是对科学现象的探秘过程。在传统的活动中,很多教师和学生都忽视了挖掘其中的科技素养内涵,所以,很多学生也未能体验和感悟到科技活动中的素养渗透,给小学生带来一定的困惑,也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注重对科技活动的教学,实践一定的科技素养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到科技活动带来的素养深化突破。
其他文献
针对西北绿洲灌区禾本科作物长期连作造成土壤质量下降问题,研究了不同绿肥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稳定性及土壤容重的影响。试验设绿肥覆盖免耕(NTG)、绿肥全量翻压(TG)、地上部移除根茬覆盖免耕(NT)、地上部移除根茬翻压(T)以及传统翻耕不复种绿肥(CT,对照)5个处理。两年结果表明,与CT相比,4种还田利用方式均可提升0~30 cm各土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几何平均直径与平均质量比表面积(P<0.05);与其他3种还田利用方式相比,NTG增幅最为显著。与CT相比,4种还田利用方式
本文讨论汉语会话中的"分类"话语行为。"分类"行为包括明确或隐晦地将人或事物划分为不同类别的谈话活动。会话中的分类活动有比较系统的言语表达形式,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于2020年11月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课程论坛以"课程与教学如何应对教育新常态"为主题,探讨了教育新常态的形成背景及主要特征,从教育目标、
明长城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大型军事防御设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以明长城体系保护为研究导向,通过引入美国遗产廊道理论,
本文在语法隐喻理论视角下,对形容词化的最重要组成——名形化的认知机制和语义变化类型做了系统分析并对比了英汉名形化的共性与差异。名形化的基本认知加工是部分到整体的
目的评估北京市6~17岁儿童青少年经零食摄入咖啡因的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2月通过自制专项问卷调查获得北京市朝阳区、昌平区和延
文章以《免疫调节》为例,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探索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学生利用建模活
近几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恶化,大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绘画创作中对环境问题的表现也由西方传统绘画中的无意识呈现逐步转变为当今的主动表达。关于环境问题的绘画作品日益增多,并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艺术家们希望通过绘画创作,以艺术的方式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本文以绘画创作中对环境问题的呈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主要分析西方传统绘画创作中环境问题的逐步呈现。第二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强的安全意识,传统认证方式在便利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上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人的内在
目的观察中长导管在感染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8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感染科行输液治疗的150例患者分为留置针组、PICC组和中长导管组,各50例。对比三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