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数学老师意识到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开始过分地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使得教学中存在越来越多的错误,局限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难以将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完美地发挥出来。本文笔者先对目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其对策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广大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提供积极参考。
  【关键词】 小學数学;生活化;误区;对策
  随着生活化教学的不断运用,较多老师的教学理念开始发生转变,出现了多种生活化教学误区。所以本文对此误区及对策的研究十分必要,以下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分析
  通过对多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查发现,目前生活化教学的误区主要体现于三大方面:
  1. 生活化教学过于表面化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过于表面化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较多小学数学老师为了实现教育部门要求的生活化教学目标,通常会有意识地融入一些所谓的“生活化”教学内容,使得数学教学只是简单地披上生活化教学的外衣,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2. 生活化教学的素材选择不合理
  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位数学老师所面临的教学压力都十分巨大,使得他们很少有充分的时间去对生活化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与合理设置,就会出现所选择素材不合理的情况。在此种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下,自然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无法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3. 生活化教学中主次处于颠倒状态
  实际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片面追求生活化教学效果,常会将一些生活化内容融入到教学中,使得学生常会存在过于投入生活内容,从而忽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情况,使得生活化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这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生活化教学目标,还会使得学生难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果的对策分析
  1. 合理融入生活化教学内容
  生活化教学既然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方向,那么想要顺利实现生活化教学目标,就需要老师对于生活化教学有全面、科学的认识与理解。老师需要加强对素质教育内容的深入研究,并且要明确生活化教学内容的积极性作用,然后采取创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化学习情境,真正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2. 选择合理的生活化素材
  对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而言,能否最大限度发挥其教学价值,其关键就在于素材的选择。老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目标及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生活化素材进行不断的筛选,并不断进行模拟认证,进一步提高生活化教学质量。
  3. 控制与发挥好主次作用
  将生活化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其目的是让生活化内容为教学服务的,当控制好其主次性时,才可以将之主次作用发挥出来,这就需要老师进行生活化教学设计时,要做好此方面内容的预控,确保生活化教学随时处于自己的掌控范围内。
  毋庸置疑,生活化教学作为今后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教学中存在各种生活化教学误区是不可避免的,老师需要做的便是随时反思自己的生活化教学过程,真正为学生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承义.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浅谈[J]. 中国校外教育,2017(35).
其他文献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获得丰富表象的基础上,表现出较好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摘 要】 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使得舞蹈教育课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素质教育舞蹈课与传统的舞蹈教育是存在差别的,只有认识到了这些差别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素质教育舞蹈课的作用。本文主要就素质教育舞蹈课与传统舞蹈教育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有效地改善舞蹈教育的现状。  【关 键 词】 素质教育;舞蹈教育;区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下文简称为
【摘 要】 改变学习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思维、善于思维、乐于思维、扩展思维,才能真正优化课堂效果,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关 键 词】 学习方式;改变;教学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點之一。用好教科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这是教学的根本。  一、注重
【摘 要】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有效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适合学生的课堂问题可以大大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从而最大程度的达到教师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方法  1. 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问题的主要功能是创设问题情境,如果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成功地吸引学生进入了问题情境,那么课堂提问的目的就基本上达到了。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  1.1 以趣味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