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篇层面看形合意合对古文翻译的影响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形合、意合为英语、汉语的语言组织特征,此特征在古文翻译中尤为明显。《陈情表》作为我国古代文字作品中语言特色较为鲜明的一篇文章,可为中英文语篇翻译从形合到意合的转换提供良好示范案例。
  关键词:语篇;古文翻译;陈情表
  《陈情表》出自《文选》卷三十七,《陈情表》具有音律和谐、叙事节奏鲜明、语言表达简洁干练等特点。由于《陈情表》语言具有较高的汉语文字特点,可更加直观地展现语篇的形合意合转换。因此,以此为例对语篇从形合到意合的转化予以简单阐述。
  一、 语篇的形合与意合
  形合是指词语、语句间的连接主要依托于连接词、语言形态等手段完成语言表述;意合则是指语言间逻辑关系为词语、语句间主要连接方式。从语言学角度出发,汉语与英语间的形合与意合为二者间最重要的特征。形合与意合又分为广义界定与狭义界定两种界定方式,广义界定为形合与意合作为组织语言的基本规则及基础语言表达方式应具有一定系统性。因此,语言的形合意合不仅局限在语言的词法及句法层面,也可出现在大篇幅的语言组织中,如语篇。狭义指语言表达中词法及句法的形合意合,若在语言表达中词语、分句间存在虚词表连接关系的形态则为形合,若词语、分句间连接关系隐现则为意合。《陈情表》为我国古代著名文字作品,以此为例,展现语篇的形合意合。
  例文: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Minister to the imperial edict run quickly, then Liu Disease Day Benedict, to Gou Shun affair, then tell forbid: Minister of Advance and retreat, is embarrassed.
  从上述例句可看出将中文译为英文并非按照中文逐字逐词翻译,如“则刘病日笃”中的“刘病”实则意为作者的祖母“刘”的病情,并非译文中的“Liu Disease”,应意为“Grandmother Liu has Disease”。由此可知,不同语句间的英文译法各不相同,应联合前后句或上下文完成语言形合意合的转换。
  二、 形合意合的研究
  (一) 形合意合在文学领域的研究
  英语的形合性、汉语的意合性都是对两种不同文字本质上一定程度的概括。有相关学者提出对文字形合意合的研究不应仅以研究词语、语句为主,还应探究文字形合意合的深层次意义,实现文学作品的形合意合。文学作品创作者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往往不受传统文字表达方式束缚,而是通过自身独有的生活洞察力、文字表现力等方式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文学作品创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通过形合意合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使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同时也可使文章主题表达更为深刻。读者通过阅读文字作品中不同句式间的相互转换,不仅可进一步激发自身头脑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也可与作者形成良好互动。
  (二) 形合意合在哲学领域的研究
  哲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基础,可通过语言多种形合意合的表达形式、语言发展趋势得以展现,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们思维方式、文化背景、语言表达等差异进行展现。因此,为进行哲学的形合意合研究,需得以研究语言的形合意合为前提。此外还应注意,语言不同往往也会造成形合意合的研究成果不同,所以不同語言应使用不同研究方式,方可保证语言形合意合的哲学研究意义。此外,由于研究方法不同势必会造成研究成果不同,因此针对不同语言应如何正确选择研究方法也是哲学形合意合研究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 形合意合在翻译领域的研究
  对中英文异质性、同质性进行充分考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中英文与语篇翻译的形合意合提供理论基础。此外,中英文语篇的形合意合翻译对比也可提升语言间翻译的准确性,同时也可完善语言翻译体系的构建。与此同时,对语言进行本质分析不仅可健全自身结构体系,也可使语言表达更加多样化。通过对语言进行本质分析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语言学习的有益性迁移,也可对语言迁移的弊端予以改正及优化,从而提高中英文语言形合意合的准确性,进而实现语篇中英文翻译从形合到意合的转化。
  三、 结束语
  依据对《陈情表》例句进行语言的形合意合转换可知,通过将连接词、介词及关系词等放入语句中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语句紧凑感以完成语句从形合到意合的转换。但在语言实际转换中应以原语篇逻辑关系为转换基础,随后可用上述所提到连接词、介词等完成语句形合意合转换。在语篇形合意合转换过程中还应注意转换方式并非绝对应以实际语境为准,不可僵硬的套用翻译模式,方可实现语言翻译从形合到意合的准确转换。
  参考文献:
  [1]姜嘉颖.从语篇层面看形合意合对古文翻译的影响——以陈情表为例[J].海外英语,2016(16):101-102.
  [2]邓凯方,邓云华,罗健京.论英汉语篇的形合意合比较[J].海外英语,2016(13):191-192.
  作者简介:
  彭玺,湖南省益阳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
其他文献
摘要:“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正改变着人们当前的生活。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运用,几乎冲击了经济、文化等所有领域,教育也不另外。在技术环境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大背景下,教学上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中心,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教育上的这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
摘要:高效课堂是备受学校和教师关注的话题,高效课堂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在课堂中度过的时间在其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比例,课堂的质量关系到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高效的课堂管理方法和技巧是值得每位教师不断探索的领域。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有三大特点:①生活性;②现实性;③体验性。数学课堂应当成为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一个场所,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摘 要:习作难吗?难!但只要得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法,则不难矣!  关键词:诱发兴趣;创设情境;体验成功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说到作文,大多学生“谈虎色变”,有的学生甚至感叹: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而教师绞尽脑汁、苦口婆心、费尽口舌、进而大为恼火,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寻找适合小学生的习作教学方法——诱发兴趣,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品尝习作成
摘 要: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对于自身语言能力的成长极其关键,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幼儿语言方面的学习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创设语言教学情境极为重要。借助情境创设可以提供给幼儿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的领悟能力提高,启发幼儿的思维,最终将幼儿的语言能力提高。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情境创设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情境创设;幼儿园;语言
摘 要:近几年,高考作文的题目倾向于新材料作文,在材料的选择和立意方面,都存在多种角度,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考生写作的需求。这样的形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认知能力的考查更加明确,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高考作文的新形势,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实际情况,探讨高考新材料作文写作策略,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新材料作文主要是指通过提供一些材
摘要:亲切自然的教态、和蔼可亲的面部表情向学生传递关爱、信任和期待,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民主的氛围,宽松的环境是刺激学生心理积极情感的源泉,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与融洽能使教学达到最佳境界。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真正走进他们心灵的深处,他们就把你当知心朋友,可以使师生感情融洽和升华。师生感情的融洽,能够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巨大的学习热情
摘要:德育工作既有规律可循,又无一成不变的模式。德育工作主要集中体现在“严”“细”“恒”这三个字。这是德育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一切德育工作模式的基础,万变不离其宗。  一是德育工作要“严”,二是德育工作要“细”,三是德育工作要“恒”。  关键词:德育工作;严;细;恒  学校的德育工作主要就是教育学生。教育学生虽然不能囊括学校工作的全部,但却道出了教育学生在整个学校工作中的重要性。而教师的核心工作除
我现在的老婆是结发夫妻,叫陈凤英,她没有读过书,人很好,几十年来,煮饭,帮我管小孩,连电话都不接,她觉得自己普通话讲不好,所以不接,怕人家会笑她,她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我帮她买的,家里的东西也都是我买的,她不会买东西。但是,我这个家现在所有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我的控股公司也是她在当董事长,都是她的,不是我的,人家说这个公司是曹德旺的,但从法律关系上说是我太太的。  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这是因为在
摘要:本文旨在帮助中学生熟练掌握古诗词必背篇目,注重拓展积累,学习化用诗文技巧,在写作中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切实提升作文语言水平,让经典诗文在作文中大放异彩。  关键词:化用诗文技巧;三种境界;四种表达  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对于当前中学生写作,特别是考场作文,如何让自己的文字文采飞扬乃重中之重,这不仅关乎语文学科成绩,更关乎文学作品的本质。  为什么敢如此断言呢?我们先来看几篇中考、高考满
摘要:蒋捷,南宋晚期词人,处于宋元易代之际,国破家亡,江山易主,他义不仕元,长期过着隐居、漂泊的生活。《虞美人·听雨》高度概括了他的生命体验。他经历了少年时期的安乐富足、中年时期的风雨漂泊、暮年的落寞无奈,他的词反映了一个典型的南宋遗民的心路历程和人生经历。  关键词:蒋捷;《虞美人·听雨》;漂泊;落寞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南宋晚期词人,南宋灭亡后隐居太湖,人称竹山先生。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