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中古诗词的启蒙方法探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tterfly1982_2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幼儿身心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升,在一个人的道德素质、文化涵养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优秀传统古诗词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启蒙作用,探讨传统古诗词启蒙在幼儿教育中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幼兒教育;古诗词;启蒙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9,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051-0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与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外来文化不断涌进,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与启蒙方法,使中国古诗词在幼儿启蒙教育的作用一度被忽视甚至质疑。近年来,随着中央对“文化自信”的提出,国学热、诗词热又在少年儿童中广泛兴起。目前,各级政府十分关注学前教育,幼儿启蒙教育普遍受到了家长及社会广泛的关注。古诗词在幼儿教育中有何意义,如何启蒙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人士讨论的热点话题。
  一、古诗词在幼儿教育启蒙中的传承和意义
  在中国古代,家庭经济条件殷实的孩子很小便被送到私塾之中接受教育,或是请先生来家中传授知识,先生所讲授的便是一些古代传统典籍、诗词名篇。无论古今,古诗词都或多或少存在于幼儿教育之中,对启蒙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对《第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道德经》以及唐诗宋词等数不尽的古典名篇的阅读,使孩子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增加对中华传统古诗词文化的认同。古诗词给予中国人许多共通的认识世界的观念、方式及一些中国传统的民俗,一定程度上切合幼儿对外界体会和关注的真实态度,有助于幼儿理解和认知世界。通过学习古诗词使孩子们一点一滴接受古诗词文化的熏陶,产生对文字美、音律美的好感和自觉的追求。
  二、幼儿园教育中古诗词的启蒙方法
  (一)借助诗词名篇讲好背后故事
  在幼教课堂里,教师可以形成诗词文化进课堂的教学风格,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接触古诗词。例如在学习中国诗词的同时,多给他们讲讲诗词背后的故事,抓住孩子喜欢听故事的天性,在开课之前将一些优秀诗词作者的生平故事讲解给他们,或是作者在写这首诗时的情景,或是诗词所要表达的感情。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可以增加对诗词背后道理的理解,丰富自己的见闻,增加孩子对历史的了解,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孩子的感情更加丰富。
  (二)观看学习法
  老师在讲解古诗词所描绘的情景时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如,在学习《悯农》时可以播放农民伯伯们起早贪黑播种、插秧,在烈日之下辛苦劳作时的视频。再把生活中我们浪费粮食的图片、视频给他们看,二者形成对比,孩子们学习诗词的同时,还懂得劳动的艰辛和粮食的来之不易,教他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尊重劳动者,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样,孩子们不仅学到了诗词,理解了诗词的意思,还学到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去做,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素质。
  (三)趣味学习法
  趣味性阅读古诗词可以让孩子们对阅读古诗词产生更多兴趣。老师可以让孩子们一起诵读,教孩子们一些诵读的技巧,如停顿、重音、语速等,可以抓住孩子喜欢玩耍的天性,在课程中加入诗句绘画环节,一边给孩子们讲解诗词,一边让他们绘画自己心目中诗句所描绘的景色,然后让小朋友向同学讲解描述。老师还可以配上音乐教孩子们唱诗词,或者加上一些舞蹈动作教孩子们跳舞,在跳舞的同时学古诗词,这样不仅锻炼孩子们的身体,有助于大脑开发,还不会产生对学习古诗词的抵触心理。
  (四)表扬奖励法
  每个小孩子都有希望被别人表扬的天性,在幼儿园中老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制度,教孩子们背诵那些优秀的古诗词名句。对那些背得又快又好、记得又牢的孩子,或者古诗词学习中唱得好的孩子、跳舞棒的孩子,进行口头表扬或是糖果之类的实物奖励,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词文化的熏陶。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还通过积极地鼓励他们背诵古诗词,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合作
  家长做到以身作则,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陪同孩子一起学习优秀古诗词。家长可以参与亲子诵读,陪同孩子诵读古代诗词的同时还可以教孩子识字。家长可以采用讲解故事的形式向孩子们讲解诗句的意思,以此来增加孩子对诗词名句的理解与感悟。幼儿园也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可以在园中放置有优秀诗词的展板,让孩子时时可以看见,形成耳濡目染的作用。还应定期开展诗词竞赛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增进与家长的沟通,共同致力于孩子的启蒙教育。
  三、结论
  我国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在幼儿学前教育引入古诗词文化,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也是以文化人、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在幼儿园教育中要不断探索传统古诗词的启蒙方法,使之在幼儿的心灵中扎下牢牢的根,以诗词之美滋养儿童心田,帮助其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于珂.诗意童年,诗情飞扬[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8).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那么,如何指导幼儿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本文试就此略陈我见。  关键词 幼儿;快乐阅读;阅读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29-0044-01  阅
摘 要 历史开放性试题一直是考生的痛点。本文针对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从题型与考向、命题依据、解题方法、拓展延伸等方面进行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开放性;试题;题型考向;解题之匙;答题模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36-0167-01  师生们都喜欢将高考比喻为指挥棒,虽然这充满了应试教育的色彩,功利味十足,但不可否认,高考试题对教学所具有的
摘 要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十年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连有声图像都很难在教学中看见,而今信息技术已和中小学教学息息相关。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也应运而生,运用更科学的方式指导学生如何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然而,因为地域的局限性或者是专业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得很多信息课流于形式。那么,如何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就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高效课堂;小学信息
摘 要 小学生正处于快速发展、树立个性的最佳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助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要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独特才能,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8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许多农村年轻人离开家乡外出拼搏奋斗,将自己年幼的小孩留在老家生活,社会把这些孩子称为留守儿童。由于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培养朗读兴趣,加剧了农村教师身上的责任。并且由于农村经济能力薄弱,教学设备不完善,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料。  关键词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朗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
摘 要 数学学科作为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必修性的基础科目,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素养的提高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数学在促进学生能力提高中的作用更是具有了独特的优势。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进,依据核心素养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培养,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学习素养的增强提供指导性意见。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应用到初
摘 要 谈及阅读,人们总是会先想到语文,其实阅读不仅仅体现于语文教学之中,更体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数学学科也存在阅读这一说法。但数学阅读与语文阅读不同,数学阅读更多在于获取数学信息,比如图像信息、符号信息、数字信息等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保证学生数学解题正确率和数学学习效率的基础。本文笔者就从新媒体语境角度探讨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数学阅读能力;新媒体  中图
摘 要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没有伟大的人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由此可见人的一生,是以良好的品格为根基,不断发展、升华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都在快速的发展,这一时期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将会影响其的一生。所以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按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实现学生优秀品格的塑造。  关键词 小学语文;品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是组成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次课堂提问,力争使提问的功能发挥得更好。本文结合阅读教学中的案例,思考提问更优化,从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阅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类型这几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阅读教学;课堂提问;设计;优效;  中图分类号:[F213.2],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 在当今这个开放的时代,英语也成为一门必要的技能,而若想学好英语首先应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故事教学与小学英语课程资源整合,一方面能够丰富英语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增強英语教学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故事教学与小学英语课程资源整合至关重要。  关键词 激发兴趣;丰富形式;切合实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