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重构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52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贯彻课程改革目标,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全面发展人的基本任务,提高高中生学地理、用地理的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除了教材主干知识中的概念、地理特征、分布特点、地理原理与规律外,还包括与地理学相关的方法与技能,如读图方法,比较能力,推理、探究等能力,以及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环境观等。笔者在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重构进行梳理如下。
  一、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重构,要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要能体现地理知识的连续性、整体性,教学内容要涉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要强调学科能力的提升等。具体而言,在教学设计重构中,引入模块化教学。例如,可以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综合地理分段呈现,也可以从整体结构上涵盖不同知识点模块内容,渗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单节课程来看,要确立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教师多关注地理知识的讲授,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的激发。这样的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使学生的学习空间有限,无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实践学习中增长才识和能力,也不利于学生拓展思维,以及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二、融入地理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地理思維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创新教法,适当引入课堂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从问题探究中学习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设计课堂探究活动时,要与相应的地理知识、背景材料相关联,设计的探究活动要具有较强的启发性、生活性,顺应高中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思维实际,能够充分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和谐课堂。在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民主的探究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地球的运动》时,关于地球的运动情况,我们可以重构教学逻辑:分析“黄赤交角”的概念,分析概念的内涵,把握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再由此来洞悉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将地理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让学生能够从中深刻理解地理概念,了解地理知识,把握地理知识在地理现象中的有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构建多样化的地理课堂,打造地理学科特色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打造学科特色,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开展多样化教学,深入开展地理实验课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例如,在介绍堆积地貌特征时,我们可以利用沙子、书本,动手制作沙丘或深入实地,观察流水的速度,了解河流沿线的地貌变化,增进对地理知识的深刻认知。教师也要多阅读与地理相关的书籍,结合地理学知识,组织形式多样的地理课堂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例如,对非洲阿斯旺大坝的建设利弊展开辩论,鼓励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收集论证依据,拓宽学生的地理学习视野。教师还可以引入翻转课堂,充分利用网络化教学平台,调动一切因素促使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打破时空局限,提高地理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地位,在课堂交互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高中生已经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及认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例如,在教学“人口迁移”时,本节的重点是人口迁移,以及人口迁入、迁出所带来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联系学生生活,我在问题设置上,通过“人和地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人口迁移是一把双刃剑”等问题,让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梳理人口迁移的本质与特点。有学生提出“人口迁移能够有效化解地方土地的承载压力,促进地域文化的广泛交流”;还有学生提出“人口迁移能实现对地区经济的推动”。当然,我们要鼓励学生开拓思维,结合自我对问题的理解,来梳理和总结人口迁移的影响,探析人口迁移对社会发展的利弊关系。通过师生间的多向交流与对话,培养了学生热爱社会的高尚品德,也让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逐渐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生本,是教学角色的转变,是教师放弃权威,树立学生主体,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是让学理念的践行,让位于生,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体系;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由“教”向“学”转变,在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中挖掘学习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他们的原有知识为生长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让他们在主动建构知识中获得发展。  一、精心预设,师生共学  
初中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性格都在逐渐成熟,这一时期是引导学生完善性格的关键时期。因而,思品教学在初中阶段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要想深入理解思品教育的意义,就要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通过导入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理解,加深印象,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使其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摘要】班集体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个体发展。一个优良的班集体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必将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本文主要 “从选择合理竞争对手,确定科学奋斗目标”、“选择时机集体表扬,肯定成绩凝聚力量”、“田忌赛马以长攻短,发挥优势增强信心”、“全力营造良好班风,精心建设班级文化”四个方面来谈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措施。  【关键词】班级凝聚力 奋斗目标 集体表扬 以
指出了东阳市林业总场油茶品种主要为红花油茶和白花油茶,主要存在投入不足、管理粗放、经营效益低、品种杂乱等问题。提出了发展油茶产业要做好的对策:加大投入、加强管理、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笔者在本文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以及进行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方式死板、教学目标模糊等,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虽然有些教师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获得了巨大的丰富、创新和发展。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文化生产力等概念,丰富了文化这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成为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该成为教师思考的问题。关于教师如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正确地实施教学,笔者在本文提供了一些参考,希望对广大思想品德教師有所帮助。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能主动学习、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