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6-02
  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而创新是发展的力量之源,让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
  为了与时俱进,众多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开始思索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因特网的普及,网络开始进入课堂教学,并成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辅助教学资源。网络资源为数学教学的现代化技术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样也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相互建构提供了基础保证。在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和管理,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同时,学生可以有更大的空间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
  一、网络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 有显著优势
  1.网络资源的应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网络资源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课堂中的学习空间更加自由、开放,让学习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与传统数学课堂中利用课本的机械式传授不同,网络数学课堂中可以利用多媒体直接地对学生进行巧妙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迎合现代技术,学生自主合理地选择学习内容,在互动交流中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网络资源的应用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网络课程资源下的数学课堂,教师不单单是一个知识传授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及时由以前的知识传授和灌输者转变成为教学信息资源的引领者、设计者和促进者,教师也由前台走到了后台,扮演学生背后的重要角色。
  二、数学课堂中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于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而创新思维起着关键作用,它是思维的最高水平。
  1.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教学没有兴趣,即便掌握再多的学习方法和技术也难诱发创新思维。而网络资源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帮助教师经常转换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表现欲,从而挖掘学生新的潜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以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手段。
  网络资源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要重视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合理地判断、大胆的猜想、质疑,并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手段,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和积极创造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中,由于教学内容逐渐由浅入深,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容易受到干扰和影响。为了能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掌握数学教材的重点,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中的各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把一些抽象的概念用直观形象的办法表示出来,从而发展学生的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化难为易,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教师在当中作为一个引领者和指导者,唤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3.以学生掌握创新思维和方法为目的。
  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好网络资源,准确的把握好时机,这样能很好的改善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多边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探究环节:
  (1)如果你是老师,会带领大家复习哪些内容?
  (2)要牢记公式,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我们一定要把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才行。还记得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顺序是怎样的吗?
  (3)下面请大家利用学具(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2个完全一样的梯形,1个平行四边形,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根据下面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摆一摆,说一说。(小组操作)
  问题:把5个图形移一移、摆一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图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之间的联系;分别说出这5种平面图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讨论,小组合作动手探究,将学生脑中的各个图形相关的面积知识逐步联系起来。针对这些问题学生探究并汇报,然后教师巧妙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提高学习的效率为方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活力所在,“创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把学生的大脑由“仓库”变为“加工场”,并且“创新”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网络资源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确实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它优化了课堂教学环境,深化了课堂教学密度,把数学课堂带到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充满自由的氛围中。只有在这活力和自由的课堂中学生才能带着那对充满创新的翅膀自由翱翔!
其他文献
【摘要】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语言风格,在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他以暴力和死亡为核心意象,将怪异、丑恶、罪孽、荒诞等残酷地掺杂成一体,营造了一个与现实表层生活和世界相去甚远的阴冷幽暗的艺术世界。以绝对冷观的叙述态度向我们展示了人与同类间的相互残杀,将世界与人性黑暗的一面演示出来,与此同时也消解了死亡之崇高、悲壮的色彩,把死亡还给生命本身,由死亡顿悟出生的脆弱、冷漠、荒诞,从而揭示出人性恶的本质。
期刊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任务不是把学生从知识的此岸摆渡到彼岸,而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泅渡”的过程。作为思品教师要注重学习过程,厚积方能薄发;注重备课过程,博采方能出彩;注重上课过程,生本方能精彩;注重作业过程,精致方能高效。思品教师只有把平时的教学痕迹留在“欣赏”的过程之中,那“脚印”、“汗水”乃至“泪水”,才是我们教学目的的最好证明。  【关键词】教学过程 欣赏 风景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关汉卿是我国文学史、戏剧史上的伟大作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他在《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中,显示了他进步的妇女观。本文结合元代历史背景,通过对剧中两名风尘女子的性格和命运进行分析比较,可见赵盼儿的机智泼辣、宋引章的幼稚天真,说明了“性格决定命运”,本文的写作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生存状况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风尘女子 性格 命运 幸福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史铁生在当代文坛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散文独具自传性,充斥着他对于困境的理解,对于生命的探索。史铁生年少残疾,身处于人生困境之中,而他的散文创作更是基于此体现着他对生命独特的体悟。本文主要从生命绝境突围的心路历程的角度,探讨了史铁生及其散文创作。  【关键词】史铁生 生命绝境 突围 散文创作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小课题为载体的高中语文选修教学研究”(2012YQJ
期刊
【摘要】面对“拔苗助长”式的课外阅读,“幸福共读”课题旨在引导小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喜欢的书,收获阅读的幸福感。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90-01  教育原本是师生享受幸福的过程。《论语》开篇描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幸福感受,师生同行“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教育图景给人幸福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得阅读者得高考,本文结合图式理论与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第四单元实践为例,阐述如何把图式理论应用到阅读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图式理论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Earthquake 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11-01  一、图式理论概述  图式理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82-01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三维目标中列在第一位,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如何有效达成这个目标,一直是笔者困惑的问题。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大多教师是在课标展示中涉及,课堂上更关注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对教学内容深层挖掘,从而显得抽象、深奥;更有些老师为了达成情感目标,直接用贴标签的形式告知学
期刊
【摘要】中职语文新课标要求注重阅读中的情感体验,感受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学会初步欣赏文学作品,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本文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理论依据、现实意义、实践尝试、反思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一届学生三年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自己的阅读教学走出窘境,学生的阅读能力大为提高。  【关键词】中职语文 个性化阅读教学 实践尝试 反思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有人曾问过一位哲学家这样一个问题,“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哲学家回答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正是因为有那一滴滴海水的力量汇集,才能让大海展现出汹涌澎湃!正像教师的岗位那样,虽然平凡而普通,但教书育人的责任却十分重大,我们不就是这滴滴水珠吗?却能聚集充盈的能量!  【关键词】学习激情 提高积极性 消除害羞感 吸引注意力 大胆的笑起来 掌握自如 激发兴趣 英语兴趣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对小学生来说,具有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以及一些经验,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析 解决问题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