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任务不是把学生从知识的此岸摆渡到彼岸,而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泅渡”的过程。作为思品教师要注重学习过程,厚积方能薄发;注重备课过程,博采方能出彩;注重上课过程,生本方能精彩;注重作业过程,精致方能高效。思品教师只有把平时的教学痕迹留在“欣赏”的过程之中,那“脚印”、“汗水”乃至“泪水”,才是我们教学目的的最好证明。
  【关键词】教学过程 欣赏 风景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81-01
  旅行作为一种休闲方式,游客在到达每个目的地的时候,不仅欣赏到当地的名胜古迹,而且也在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更主要的是享受身心的放松过程,让身体和灵魂行走在路上。由此想到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如果我们的教师也像人们旅游那样让学生享受你的教学过程那有多好,这样才不会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思品教师的任务不是把学生从知识的此岸摆渡到彼岸,而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泅渡”的过程。那么,作为思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重的呢?
  第一,注重学习过程,厚积方能薄发。首先要学习理论,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夯实自己的理论根基,使自己的教学过程能够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其次,要学习本专业的课程标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报刊、杂志及书籍,储备自己的专业技能,使思想品德的教学原则落到实处。再次,要学习时事政治,作为政治老师必须具有“政治”头脑和新闻意识,随时关注社会变化发展的动态,充实教学需要增添的“新鲜”知识,把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方向。最后,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用现代的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如“中国梦”是一个热点话题,当我的教学进度讲到我国的“三步走”战略时,我特地从网上下载了中国梦的背景图片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做成PPT,还有一首MTV《民生》:“一个梦从冬到夏……”这首非常贴切中国梦的视频歌曲,唱出了梦想是“我心中的画”,当然也是中国人心中的梦想,从学生们的表情中我似乎看出他们对中国梦的坚定信心和无限的期待。
  第二,注重备课过程,博采方能出彩。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胡兴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论》中把备课过程作为十分重要的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概述为“主要是教师依据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编写教案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74条中明确指出:“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为此,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就要广泛收集资料,积极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来提升自己处理教材、确定教法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并在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案例、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好“周密地考虑”。教学实践表明,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比武课等,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就在于上得出彩。个中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尤其是教者广泛采纳了同行的好建议。一回回的“创作”,一遍遍的试讲,一次次的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们备课的心血。可见,作为一种艺术创造的备课是无止境的,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着授课的质量。
  第三,注重上课过程,生本方能精彩。为了凸显以生为本的新课改理念,对思想品德课堂的要求更多的是注重教学过程。教师在设计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教材上的道理,从而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为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境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2014年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调研并征求意见,现决定把近几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改革上,对课堂提出以下三点基本要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限时讲授”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能超过学生活动时间的一半,留出时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合作学习”指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进行互动交流;“踊跃展示”指学生在课堂能规范、大声表达,主动、积极展示。以上的规定和要求显然都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落到实处。我们知道,一切的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教为学服务必然要体现在上课过程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因为学生的参与而精彩,教学过程也才能因为学生的展示而提高,所以我们更要注重平时的上课过程,以有效的教学来保证良好的效果。
  第四,注重作业过程,精致方能高效。我认为思想品德作业要有教育的含量,即让学生在做每次作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心灵的洗礼,精神的熏陶,道德的升华。如此这样“细水长流”,学生会潜移默化接受教材上的道理,懂得为人处世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努力践行。如让学生在父母、祖辈生日的时候,在中秋节、敬老节、感恩节等节日到来之前,教师布置学生一些“动态”作业,要求他们用打电话、发信息、留“纸条”等形式给自己的亲人说几句或写几句感激的话、祝福的话,教他们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事后,祖辈以及父母对孩子这些“作业”的反馈也让学生感到了意外的惊喜。可见,思想品德的作业不能建立在学生一看就会的“低级”作业或是单纯的背诵、默写上。现在好多地方的思想品德中考已经采取开卷考试了,因此,作业如果还建立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教师还在强令学生记忆知识点,这等于让学生为教师愚昧落后的教法或做法买单。所以,教师在选择作业、或者是自编作业时,要能够对学生的认识或行为有教育和指导意义的作业,或者是能够变通、使学习的道理举一反三的作业,或者是能够让学生学习或模仿的“行为”作业。记得我在今年教完了初一关于“多彩的青春期”这部分内容后,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让学生欣赏名人赞美青春花季的名言,也试着写一句青春寄语。我当时就决定让学生写在书上,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进行原创。我在巡视的时候看到学生们写得真美,并决定请他们一一读给大家听,想不到效果特别的好。为此,我又临时决定,请学生们将自己创作的青春寄语进行润色,并重新写上来交给我,让老师再次感受你们的青春寄语,和你们一起回到青春的岁月。
  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初中思品课程的核心。其实做人的道理不是单纯靠思品教师在课堂上“教”出来的,也不是靠作业做出来的,而是要靠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的认识和感悟的。我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思品教师只要做有心人,就有可能收到比较满意的结果。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也要像人们欣赏美丽的风景那样注重享受游玩的整个过程,不能只想着教学“目的地”而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因此,思品教师只有把平时的教学痕迹留在“欣赏”的过程之中,那“脚印”、“汗水”乃至“泪水”,才是我们教学目的的最好证明。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45-01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过程,语文学习也不例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起语文学习的拓展延伸,但大多数教师在这一方面还存在许多的误区,有的是无目标、无预设的“随心所欲”;有的是追求形式的“蜻蜓点水”;还有的是热热闹闹的“喧宾夺主”。那如何才能使拓展延伸高效并带有浓
期刊
【摘要】在全国轰轰烈烈地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在内蒙古牧区进行了发展畜牧业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对内蒙古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有多种原因的。  【关键词】内蒙古自治区 畜牧业 社会主义改造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41-02  内蒙古牧区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符合内蒙古地区实际情况的声势浩大的运动。究其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呢?
期刊
【摘要】综观现在的语文课堂,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已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维,也试图以这样的思维指导教学行为。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不管是在平常课或是在公开课,“以教定学、教师演主角的内容分析式课堂”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呢?笔者以多篇课文为例,从词语教学、概括内容和迁移训练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本课堂中的“千锤万凿”的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以生为本 积累运
期刊
【摘要】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这是中国人民的共识。对于各侵略国也是无法否认、不可掩盖的罪行。本文拟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为基础,浅谈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思想启蒙的扼杀。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教学 资本-帝国主义 侵略 思想启蒙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
期刊
【摘要】唐代的边塞战争是唐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对唐朝边塞战争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唐代诗歌的风貌,通过对唐王朝与突厥等少数民族的战争,可以发现每一次战争的发起都是反侵略性质的,其主要的战略思想都是以军事防御为主的,其目的都是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因而唐朝的边塞战争具有正义的性质,因此唐代的边塞诗多可以解读为爱国主义诗歌。  【关键词】唐代 边塞战争 反侵略 边塞诗歌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
期刊
【摘要】让学生“离开”课堂的学习,在教室的有效指引和指导下,确立课堂小课题并探究学习,是目前许多学科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主要分析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学习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课题 研究 意义 原则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小课题为载体的高中语文选修教学研究“(2012YQJK171)。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学习,除了应对高考外,有一个同样重要的作用就是,给予学生精神滋养,抚慰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遭遇困难时获得生存的勇气。如果我们能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各种资源和方法,给课堂加点料,充分挖掘语文的人文性,带领学生在大语文天地里逍遥游,就可以解决一直让我们头疼的“学生认为语文无用提不兴趣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人文性 精神滋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一直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微课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则要求在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本文以观摩河舒中学讲授人教版九年级《学会合理消费》一框为例,探究微课程教学法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的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微课程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 思想品德 
期刊
【摘要】写作,即是将平时的自主观察与切身体会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逻辑性。情感,既是写作的动力,也是文章的生命,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实现情感的渗入,是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围绕“情感”在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分析了夯实情感基础对学生写作的益处,并藉此提出引导学生如何在作文中“释放”情感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作文情感基础 语文写作指导 教学方案 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语言风格,在先锋派作家中独树一帜。他以暴力和死亡为核心意象,将怪异、丑恶、罪孽、荒诞等残酷地掺杂成一体,营造了一个与现实表层生活和世界相去甚远的阴冷幽暗的艺术世界。以绝对冷观的叙述态度向我们展示了人与同类间的相互残杀,将世界与人性黑暗的一面演示出来,与此同时也消解了死亡之崇高、悲壮的色彩,把死亡还给生命本身,由死亡顿悟出生的脆弱、冷漠、荒诞,从而揭示出人性恶的本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