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教学的渗透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9132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德育教育就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各科的目同时不但能够提升学科分数,而且可以真正做到道德品质全面发展。因为生物学与生命起源及物种结构等信息均密切相关,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是当代教师的重要责任之一。本文针对高中生生物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做出了具体分析探究。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  德育教学  渗透
  我国新课标提出,各高中现阶段已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各科目教学核心,且要求各高校将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首要位置。高中生作为我国的新生力量和优质人才,在教学中教师应保证做好树德育人工作,贯彻落实先树德、再育人这一思想目标。在保证学生生物学科分数同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培养,使学生通过高中阶段学习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进而为我国输送优秀人才。教师应在对课本内容进行教学时,深挖课本内容潜在含义,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个人感情色彩,使生物这门学科变得富有感情色彩,进而令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知识过程中做到理性学习新知,感性对待实事。下面,我们对高中生物教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作些思考。
  一、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在高中生物科目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阐释出个人与国家之间处于依存关系,积极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荣誉感及尊严感。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理解爱国并不是需要看个人到底为国家做了什么,而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由点滴做起,从认真做好自己该做每一件事做起。教师在教学中应引用实例,防止教学内容空洞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爱国主义内涵,通过对生物科目中名人名事等内容进行阐述,激发学生对于该类爱国人士敬仰之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通过学习高中生物课程中知识内容,而产生社会责任感。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每本生物书前都会由“科学家访谈”作为开篇内容,而现阶段该内容中五位科学家受众人知晓程度最高的便是袁隆平老先生。袁隆平先生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于一九五三年毕业后便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他倾尽一生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这一技术路线,并使该路线在水稻种植行业中得以推行,令我国每年所产水稻量较原有相比产生质的飞跃。杂交水稻解决了现阶段地球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教师若在授课过程中对袁隆平先生的事迹进行讲述,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还会使学生通过该类实事受到激励,积极学习生物学,为我国的未来发展贡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二、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法制教育
  我国公民基本素养之一便是守法,只有人人遵守法律法规,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教师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渗透德育教学时应融入法制教育,使学生对我国与生物相关法制产生清晰认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解答学生相关的法律问题。于高中阶段生物科目中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不但能够使学生免受相关危害、学会自我保护,而且可以令学生对相关法律产生清晰的认知,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做到知法不犯法。教师应在讲授生物学科基础内容同时,对生物书本内容进行合理利用,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进而使学生在领悟更多奥秘的同时,对生物学产生更多求知欲。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禁止生物武器”这一课时,该部分内容中所需考试内容较少,教师在对书本内容进行讲授过程中,便可以为学生普及生物武器具有哪些危害性。向学生普及我国于一九八四年加入《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全国有一百四十四个国家批准了该公约。鼓励学生学好生物学,长大对该类生物武器研发防治措施,为我国做出更多贡献。
  三、结合课本內容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近年来污染问题始终发生于我国各行业之间,教师应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联系课本知识为学生渗透环保意识,使学生意识到生态污染的严重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导学生自行对各项目污染生态环境后,会发生哪些负面现象进行阐述,让学生明白人们总有一天为自己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例如,教师在教授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这一课时,便可以让学生思考教材中所介绍的水葫芦对我国生态环境存在哪些影响,如若人们对其一直置之不理,长此以往它会产生哪些更严重的影响。通过带领学生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而通过生物课程教学提升高校学生的品德素养。
  另外,教师不单单要通过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渗透,同时也要积极带领学生一同去开展实践教学及实验教学项目。实验课作为一项既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在该类课程中,可以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实验器材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敢于实践、积极合作这一良好品德,真正使德育在各形式生物课中做到无声渗透;实践课往往是由学生作为主体而开展的一门课程,合理开展该类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令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在该类课程中可以带领学生一同植树、护树,通过使学生在课外实践课程中互帮互助获得信息,无形之间对学生产生积极德育效应,使德育教学在生物实践教学中得到渗透。
  总之,在高中生物课程中融入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在课本素材中渗透德育教学,和在其他形式生物课程中渗透德育教学这两方面作为出发点。该过程需要教师仔细钻研如何将德育巧妙渗透到高校生物教学当中,进而达到在培育学生高中生物知识过程中,使学生综合素养获得相应提升这一效果。利用在校时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未来出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给予学生以正确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池小辉.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J].人文之友,2018,1(12):160-160.
  [2] 李洋,杨志坚,程庆雷.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J].基础教育研究,2019,1(14):7-8.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知识的初始阶段,也是锻炼学生语文水平和学科素养的主要时期。小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能够强化学生知识水平,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对此,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增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应用合适的手段打造趣味课堂,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采取合适的手段实现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推动学生进步。  【关键词】 小学语
期刊
【摘 要】 时代的不断变化推动了教育的改革,高效的教育是推动我国走向富强的重要手段。目前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应该进行转变,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基本原则,积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推动我国教育行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概述入手,分析了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人们对数学学科的研究逐步加强。随之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中,独立思考能力就是需要让学生重点培养的重要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指出了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 数学 独立思考 能力 培养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前提下,社会对农村教育教学的重视度也在不断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农村教师师资队伍薄弱、教学资源短缺的教学情况下如何提高农村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成为当前农村教学的重难点内容。下面本人将就如何提高农村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行浅析,希望对推进农村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 高年级 学生 阅读能力  在农村高年级语文教学
期刊
【摘 要】 垃圾在学习生活中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其实它们还存在着潜在的利用价值,是种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尝试从美术的角度对这些废旧材料重新创造,用来美化教室环境让学生从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用他们的慧思巧手化腐朽为神奇。  【关键词】 废物利用 创意制作 美化教室  当一天的学习结束后,我们会发现教室卫生角会堆放着各种垃圾,这所谓的“垃圾”在美术老师眼里其实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它们都富有另一种独特
期刊
【摘 要】 在进行课程改革工作时,教师需要提升教学改革活动的个性化水平,将教学实际状况作为出发点,对教学手段进一步进行丰富,提升运用的灵活性,使得小学美术教学课堂进一步丰富。在学生自身认知与身心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小学美术教师的责任变得更加繁重,需要对小学美术体系的美育价值进行发扬,对学生思想进行启迪,为学生艺术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学美术 教学课堂 创新  引言:  在课程改革思
期刊
【摘 要】 本研究以区域游戏为切入口,采用多种方法并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在了解和掌握其合作行为的特征后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能力,促发中班幼儿产生更多合作行为。  【关键词】 中班幼儿 区域游戏 合作行为  中班(4—5岁)幼儿主要以联合游戏为主,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自己玩,而是喜欢和同伴一起玩,有着强烈的同伴交往需求。但是目前本班现状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不懂得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进步发展,中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提升。为了适应社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教育机构对于中职学校的所有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对于“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也已成为了社会以及教育界的共识。  【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职业教育 中职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期刊
【摘 要】 国家在对教学方式的改变的时候也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始重视。教师如果要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强化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它们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素养和人品,教师不但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培养。本文就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解读,探索两者之的关联。  【关键词】 小学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有效整合  小學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要重视
期刊
【摘 要】 绘本作为幼儿文学的一类,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小伙伴,它丰富着孩子的认知和情感。亲子阅读是一种强调亲子间互动的阅读方式,它的展开能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利用绘本开展亲子阅读,不仅能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也能培养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儿童品格的健康发展,同时拓展儿童的知识面,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同时,父母可以通过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选择适当的绘本、营造宽松的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