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英语作文命题趋势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创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w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新课程标准中写作目标实施以来,高考英语试卷中的写作命题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转化处理能力和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成为了新的侧重点。本文结合近年来高考英语作文的教学实践入手,分析考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及高考英语作文命题趋势,并探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创新的方法。
  关键词:英语作文 写作 教学创新
  一、考生英语作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及教学缺陷
  1.1 语篇结构错乱
  通顺连畅的篇章结构能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迅速了解文章信息,所以我们常见的连接词比如in addition, on account of, consequently等,在写作时如果运用得当了,段落与文章都显得有条不紊,文章的说服与感染力也会得到提升。不过在现实中,很多教师无法做到针对性教学和指导,使得很多高中生在文章布局方面一直落后,写作中甚至不知道该怎样巧妙的把过渡性词句用进去,下笔成文的能力就更不必说。
  1.2 语法错误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语法基础如果没打牢, 写作中极容易出现各种语法错误,从而对整篇文章产生不利影响。语法错误主要分为两种形式,1.人称、时态或语气等不一致,例如,If I had gone there, I bought it yesterday(类似这种语气错误,我们应将bought改为would have bought it).2.句子成分缺失。如:Candy likes swimming in summer, because cool and comfortable.(Candy夏天喜欢游泳,因为凉爽、舒服,这里缺失的是主谓it is。
  1.3 措辞不当
  措辞不当极易让我们误解文章意思,文章的整体感观也较差,学生此时很难获得高分。
  措辞不当有如下两种情况,1.用词或搭配不当。Compared to the spring, he likes summer better.(与春季相比,他更喜欢夏季)这里应该将to 改为with.2.词性使用不当。如Tom and sally are good friends, but they quarreled angry this morning.这里quarrel是动词,后面应该用副词angrily形容。
  学生写作整体水平不高,这跟目前高中写作教学模式息息相关。第一,英语写作教学恶补现象严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未得到持续有效的展开,高一、高二阶段的英语写作教学被忽略,而到了高三临近高考那段时间,教师开始把精力放在写作上,日常课程大多强调写作技巧与背诵范文等方面,目的就是为了应付高考。学生人数一多,教师也就无法仔细去评阅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他们给出的评语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大多都没什么用处。
  二、英语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
  3.1 贴近生活的描述性文章
  我们分析近几年的英语作文命题后发现,这些命题都离不开现实生活,且题目中也有相关解释,考生们在写作时可发挥自己无尽的想象。这也是近两年来高考浙江卷中英语作文题目的命题最突出的特点之一,生活有着广阔的界限,题目也被赋予了很大的思维拓展空间,如2008年广东卷中涉及到了当时的社会热点——北京奥运会,让考生对比赛项目进行一些介绍,再比如2011年广东卷关于当时流行的“虎妈”问题,让考生针对东西方家庭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这些都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关系,考生遇到这种题目,下起笔来相对来说要简单些,只要平时多积累些生活写作素材,勤加锻炼,应付这种题目都能拿到中上的分数。
  3.2 命题开放性不断扩大
  贴近现实生活,这无疑是减小了英语高考作文的难度,也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维及空间。不过,近年来的高考还有另外一个命题特点,那就是开放性不断在扩大。如2011年广东高考卷中的书面表达部分,给出了一本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相关报道,并没有提出明确的题目,需要考生自己去提取相关信息,考生看到这些信息以后,必须懂得提炼其中的要点,并在此基础上拓展信息,联想更多切合关键词的东西,然后组织语言文字。半开放性书面表达在高考话题中也出现过,且比例不小,它能为考生留出更足够的想象空间,不过也有很多考生会把握不好命题中心,出现离题的情况。
  3.3 普遍及格,拿高分难
  从以往的高考来看,考生的英语作文如果未出现语法错误,字数符合要求且语言表达流畅,便可获得中等偏上的分数。然而现在的命题更重于描述,它的写作模式并非一成不变,文章的整体框架显得尤为重要。每篇文章大约为150个词,描述一旦过多,主题便不明显,文章的灵魂也就无处找寻。这样的命题作为实质上考察的是学生的表达及概括能力,它要求在答题时,表达意思要明确,且段落文字简洁,这给现在的学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应考要求。考生想在这样的题目中拿高分,必须有个新颖的写作主题,找准自己文章的发光点。
  三、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创新
  3.1 督促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把握文章高度
  积累写作素材,打开学生的思维,是教师在平日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做的事。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要多阅读,精和细读,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要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被阅读的作品,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去,优秀文章如perseverance means victory(坚持就是胜利),既有励志之意,文章中还能让学生认识很多生词,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定期让其写阅读心得等;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切实关注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确定题材,把握行文格式。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写作中应具备的要素,尤其是那些夹叙夹议的文章,平时应多加联系,并习得这方面的范文,阅读精读,将好的东西运用到考试中去。
  3.2 将过程写作法贯穿于整个教学中
  过程写作法包括三个阶段,文章构思、独立创作和修改润色。第一,文章构思。构思的过程中,学生应打开自己的思维,并交流个人的写作看法及观点,把握题目的主题及中心思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合作写作。教师可对学生展开头脑风暴训练,来挖掘内容,按照学生的语言、写作水平等分组,并明确分工(如主持、提问等),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口笔头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在讲Environment这个话题时,可延伸到与之相关的搭配词组,然后辨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再如讲Olympic奥运这一课时,可通过课堂辩论的方式(一方支持举办奥运,并说出举办奥运好处的一些词语,如great profit, famous, tourism等,而反方持不举办的观点,并说出原因,如:cost too much, Crowded等等,如此一来,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及能力。第二,独立创作。构思好后,即进入初稿写作阶段。此时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把自己的思维运用到写作素材中去。同时要提示学生注重行文的流利性,将以前积累的好词好句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并做到“心中有讀者”,能与之产生共鸣。第三,修改润色。学生写好文章后,可在同学之间相互检查,并交予教师进行批改。应该注意的一点是,高考写作命题文章,得高分的另一个重点是恰到好处的运用某些有高深度的副词、短语或形容词来修饰原有的平淡的语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与深度。例如:Self-confidence is a person’s good quality,我们对文章进行润色时,可讲上句改为Self-confidence is indeed a person’s good quality just like an immortal flame in our hearts.
  3.4 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与写后反思
  想要写出高分文章,学生就必须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及规律,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的写作训练。同时应把握好文章的核心,在核心的基础上去练笔润笔,找出其中缺点,提高文章的准确度。从学生角度来讲,他们每写完一篇文章,应及时检查其中的错误,包括语法、标点符号和其它。要知道,一篇文章再优秀,如果出现了某些低级错误,那也会盎然失色。因此,学生要反思自己写过的每一篇文章,做好自我评估,做到优劣互补, 从而全面提升写作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英语写作教师必须正视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总结和创新使用教学方法,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8.
  [2]陈慧敏,《从高考英语作文命题趋势谈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创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3]张芳,积跬步至千里,《浅谈高中英语作文教学》[J]. 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1(2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识字能力和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和凭借。阅读能力是素质的一种体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阅读教学的当务之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寻找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给学生传授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逐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得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
【摘要】小学生的运用英语的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根本要求。可以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说英语的信心,创设运用英语的场景和情境,促其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运用中提高,在提高中运用,使学生用英语交际和交流成为一种习惯。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兴趣信心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内驱力,对学习、做事起推动作用。对于小学生学习英语来说,除了兴趣,信心也不可忽视。本文简单说说如何培养
【摘要】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内涵释义,提出了高中化学教学必须“以尊重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硬性规定。由此,高中化学教师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即应当遵循新课改教学理念,以尊重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为前提,积极、能动地研究与改良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  序 言  
据最新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我校每班留守儿童都在半数以上。他们的学习状况直接影响一代人的成长,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教育他们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让留守儿童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课堂上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促进留守儿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培养留守儿童开放型的思维品格,优异的智慧情操和审美能力。全面提高留守儿
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主题活动,是我国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对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挑战和变革,符合“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研究性主题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内容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探索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一、物理研究性主题活动的分类  根据教师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分为定向探究和自由探究。
偶然的一次机会,读到了铁凝的《哦,香雪》,深深地被作品中的清澈纯净所打动,一个天真、善良、淳朴的小姑娘在脑海里扎了根,从此以后,渐渐地喜欢上了铁凝的作品,向来以清丽明快的风格著称的铁凝,大约在写作中篇小说《麦秸垛》和《棉花垛》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两部中篇小说更深一步地挖掘人性,在女性形象的刻画上极具代表性,铁凝前期和后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基本上都可以在这两个中篇小说中找到她们的影子。铁凝把女性
反思过去的中学历史教学,重知识轻情感的弊端显而易见,原本鲜活生动极富情感色彩的历史课堂变成了冰冷、乏味、干瘪的认知主义框框,人文情怀的缺少,失去了生命的涌动,严重影响了历史教学育人功能的正常发挥。学习和实践使我对历史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新的认识:我们历史教师应当教有情感的历史,要积极营造情感化的历史课堂,还历史教学的本来面目,让历史课堂生动鲜活起来。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所谓情感化的历
【摘要】本文从库尔勒市第五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到教师的各项素质、学生掌握双语情况等不同层面,对教师、学生及家庭环境、教材等具体对象进行分析。针对以小学低年级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不愿意完成学习任务写作业导致班里成绩两极分化这一问题进行教育,通过一边行动,一边观察,一边调整,将其行动记录。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和行为和改进教学方法,寻求问题的解决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事件的描述】  7:30——7:50是孩子们的自由早读时间,当我准备上第一节英语课,进入四(1)班班级时,有两名学生正在打架,上课铃声响起,我也就没有及时处理这件事情,先让他们进入课堂学习。下课后班内有一学生告诉我:“老师,苏××同学向来是以打架来解决事情的。”  【活动处理】  听到孩子口中讲出“以打架解决问题”这句话,我很震惊,它会出自于小学四年级孩子的口中吗?于是我展开了调查,并进行了相关
【摘 要】预学,是摆在老师面前的崭新的课题。没有前人相关的成熟经验可借鉴。本文是笔者关于预学的点滴实践与获得,让我们勇敢走进门,一起探寻预学的明天。  【关键词】百转千回 上下求索 静待月明 勇敢走进门  “学会什么,远比知道什么更重要。”  “教什么,远比怎样教更重要。” ——笔者  笔者认为,预学的最终指向一是学生主动预学意识和预学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师课堂究竟教什么的准确定位。《卖火柴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