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林木物候期识别方法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p5c115f6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物候期识别传统方法特征提取不充分、未对关键特征进行区分,导致方法泛化能力较差、迁移应用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本研究将注意力机制引入残差神经网络,结合基于数字照相的物候观测方式,提出具有较强细粒度特征识别能力且实用性较强的林木物候期识别方法,从而为林木的长期实时物候监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PhenoCam中的栎林及槭林像片为研究材料,选取2017—2018年的数据作为训练集,以2019年的数据评价模型的泛化能力。研究结合实地观测数据对研究区的林木物候期进行划分,设计数据裁剪公式,在增强数据的同时
其他文献
西铭矿产矸率高达40%~50%,目前的矸石山堆存处置方式难以为继,需要新的处置手段。西铭矿矸石按粒径分为大矸(50~100mm)、中矸(20~50mm)和细矸(1~20mm),通过测试发现:细矸属高碳、高发热量、高铁矸石,可用做燃料;中矸属中碳、较高发热量、高铁矸石,可用作混合燃料或制造建材,但烧制时易在表面形成铁斑或铁瘤;大矸属中碳、较高发热量、中铁矸石,酸碱比偏高(15.6),可用作混合燃料或制造建材,但烧制时难以熔融;所有矸石SiO2含量适中(45%~55%),CaO含量低于2
介绍了S波段双偏振雷达偏振参量差分反射率ZDR、差分传播相移率KDP和相关系数CC等产品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利用宁波市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对两次不同系统降水过程的雷达探测资料进行释用。研究表明:差分反射率ZDR可以识别降水粒子的相态和尺寸,也可以识别上升气流;相关系数CC可以识别粒子相态的均一性,在实际应用中结合ZH、ZDR可较好地判断降水物的具体形态,特别是可对冰雹进行识别和预警,同时也可清晰地识别融化层;差分传播相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