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构建要素分析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n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园篮球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动力机制包括教学理念、体育组、学校、教学原则、文化等要素,只有将这些要素的复合作用加以发挥,才能完善发展动力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构建要素
   高中校园篮球运动是指在校园空间中,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篮球教学活动。要想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培养高中生的耐力和竞技精神,使其体育技能与身体素质得以提升,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高中学校必须要构建校园篮球动力机制,适当量化机制要素。
   一、高中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构建要素
   高中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构成要素包括:(1)教学理念。在新课改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國教学理念的核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即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为此,高中教师开展校园篮球运动时,必须要融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体育组。新课改下的体育组在成员构成方面有所变化,不仅包括篮球教学老师,也包括爱好竞技体育的学生以及体育特长生。打造精良且专业的体育团队是构建完善的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的关键,有利于借助团队效应增强篮球对学生和大众的影响力,促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篮球运动中。(3)学校。学校是指高中校园,即:要想构建完善的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必须要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即学校要对篮球运动的发展高度重视,积极推动其发展[1]。学校要为日常的篮球训练、篮球教学等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或是为篮球理论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4)教学原则。教学原则包括实用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构建机制的必备原则,要求教师对实际效果加以高度重视,注重学生品德修养与体育素养的同步提升。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总结经验、有所启发,积极改进训练的方式方法,始终保持顽强的毅力与良好的心态,使得体育技能得以提高。全面性原则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篮球实战技能与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加强行为习惯与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在篮球竞技比赛或运动中渗透积极的情绪、民族精神、高尚的情操、体育精神。创新性原则是构建机制的核心,要求教师勇于创新,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加以培养,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时间和空间,呈现出篮球运动的全新面貌。(5)文化。柔性文化是校园篮球运动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其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中教师在校园篮球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文化带给校园篮球发展的影响,在实训教育环节适当融入篮球文化教育,以此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高中校园篮球教学质量的提升方法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校园篮球教学目标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以这一目标为依据,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升学生的灵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速度素质等[2]。教师要对校园篮球教学的模式加以创新,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轻松的运动氛围,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帮助学生克服技能缺陷,深刻理解体育保健知识,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和锻炼习惯。
   灵敏素质指的是学生准确、迅速、灵活完成竞技动作的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方法,顺应学生的天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加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灵敏度。耐力素质指的是学生有抗身心疲劳和保持肌肉活力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体内物质能量的供给能力,该素质的发展需要做到如下两点:(1)培养学生刻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无氧耐力的均衡发展;(2)开展训练活动之前,鼓励学生对篮球比赛的视频加以观看,使学生潜藏耐力得以激发。柔韧素质指的是学生韧带、肌肉等软组织伸展的能力以及不同方向的运动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顽强意志的培养,实现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和骨骼增长。要想发展学生的柔韧素质,教师必须要对篮球训练的方法加以优化调整,引导学生在投篮、传球、运球等环节发展身体柔韧性,对柔软与柔韧的关系进行正确处理[3]。速度素质指的是学生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学生身体的新陈代谢。对学生速度素质加以培养时,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移动速度、动作速度、反应速度,为学生讲解运动员的故事或体育发展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运动潜力。具体而言,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周期性运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利用励志性音乐练习学生的动作速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借助哨声与掌声来指导学生的反应速度,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
   综上所述,高中学校构建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时,需要有机结合教学理念、体育组、学校、教学原则、文化等要素,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竞技技能,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学.高中校园篮球发展动力机制构建要素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2):111,113.
   [2]高治.我国青少年校园篮球运动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6.
   [3]李佳静.足球大发展时代背景下校园篮球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议论文文体是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备受重视的内容,但同时也是教学难点,让很多高中生望而却步。事实上议论文在社会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实用性较强,往往是借助逻辑、推理与证明的方式完成文章创作。为了让学生掌握议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改变学生议论文写作中的抵触情绪,教师需要在议论文写作中加强方法和技巧指导,同时做好学生心理状态的疏导,让学生在不断积累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同时通过和教师的深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美术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美术绘画技巧有一定的要求,还要让高中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能力,是学生对艺术行为的评价能力
摘 要:学生在自主学习里处于主体地位,从中可以收获不一样的回馈,得到所想要的结果。一切的学习难题都会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之后得到解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有关探究结论和科学理论作为基础,根据自身教学经历,浅易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主学习;能力   相比初中所学的物理知识,高中物理无疑更深更难,所以,学生
高中语文是高中生认识世界、丰富精神文化世界的重要途径,也是高考应试对学生考查的重要科目.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为了提升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高中学生对高中语文教师
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包括文言文教学,而文言基础知识的讲授又是文言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占据了文言基础知识的半壁江山.结合高中语文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有很多教师认识到在写作教学中渗透文化知识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高中的英语学习可以提升英语知识储备、增强文化意识,因此在高中时期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文化意识  
在我国,每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会引起教师教育教学的调整和创新.十九大之后,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根据会议精神进行重新修订,并在不断普及实施过程中.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新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茶地开展,对于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成效.教
把中国文化融于英语教学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实现双语文化交际目标的要求.中国文化与目的语英语文化的不断互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