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门销烟》看言语训练的优化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语境涵泳,潜心会文,触摸文字的温度
  在教学“撒”“抛”“倒”这些词语时,我引导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反复品味,去感知词语所蕴含的情感,从“语言、行动、表情”等角度揣摩这些动词的表现方式。刚才所做的几个动作,其实都表示在“倒”,可书上为什么用了“撒”“抛”“倒”几个不同的词语呢?学生们反复读,有的边读边做动作,反复涵泳,最后学生领悟到盐巴不能堆积在一起,要平均分布,所以用“撒”更好些;还有的学生体会到“抛”的特别用力,仿佛抛出去的不仅仅是罪恶的鸦片,而是利用鸦片来侵略中国的可恨的侵略者。这样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词语中所蕴含的冷暖,读着这些词语,同学们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百姓把对侵略者的仇恨狠狠地“抛”进销烟池的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当词语成为鲜活的画面时,就被赋予了情感的温度。
  要想使学生动情,教师自己首先得动情,用饱含感情的语言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在提炼中心句:“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并进行朗读训练时,通过三次语境的创设,“让我们再次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让我们再次庄严地告诉每一个中国人——”;“同时也激励我们自己吧——”来引导学生反复涵泳。这样一来,这句话所表达的情感就以独特的意象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样几个来回地读,情感步步推进,合理地发挥了语言的魅力。
  二、 想象补白, 丰实文本,深化对文字的感悟
  文本、作者的思想情感不仅可以通过字面来表达,也可以隐蔽于文字的“空白”处。有时,“空白”之处的情感甚至分外浓厚,是作者“言不及而情自生”的有意为之的妙笔,其目的就是构成一个巨大的“情感体验场”。语文教学就应抓住“言外之意”,不断充实文本。教学课文第5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在两个数字上:“23天”“二百多万斤”,意味着什么呢?想到了些什么?在你眼前仿佛变成了什么样的画面?如果不是卷进了咆哮的大海,那么它们变成了什么?学生将平时书中、影视作品中的经验与文本反映的经验进行同构,丰富的想象使文本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学生更感悟出文本的文化、思想和情感。让文字仿佛镜头在学生的眼前渐渐拉近、定格,又切换、跳跃……这两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在学生心中变成了一座座鸦片堆成的小山;变成了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一瞬间变得骨瘦如柴的画面。在这样的心境下读文,怎能不“言由心生”?当教师沉痛地叙述:“而在这之前,如果不禁烟,在这之后,又会有多少个二百多万斤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像魔爪般掠夺着中国的财富,像毒蛇般吞噬着中国人的身体和灵魂。”……教室里安静极了,义愤填膺的学生握紧小拳头,眼里喷射出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怒火!那是每一个“不可欺侮”的中国人的愤怒!
  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舒展地联想,入境地朗读,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这一过程把词语由静止的语言符号变成一个灵动的世界,词语只有与精神同构了,心灵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东海县和平路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了静宁县体育特长生的个性特点、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知识学习等问题,发现静宁县体育特长生文化知识素养偏低、自觉性和自制性相对薄弱、辨别是非的能力欠缺等问题。提出引导他们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加强思想品德的教育、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循循善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从而更好地促进体育特长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文化素养;现状调查  1研
《梅花魂》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发生在旅居海外的外祖父身上的五件事,表达对梅花精神的赞美,对中国的无尽思念。字里行间充盈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礼赞,是涵养学生传统文化精神的好教材。  一、 品读文字,把握精神内核  外祖父自幼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读经、史、诗、词,能书善画,他最珍爱的是一幅墨梅图,所以“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作者把梅
教学札记  一、 读前推荐,为课外阅读寻找切入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我们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将各类读物带到他们面前。  【案例一】《夏洛的网》教学设计  1. 出示书名,你猜猜看,书里会向我们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2. 观察插图画了什么,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3. 齐读图上方的文字:“蜘蛛夏洛和小猪威尔伯的故事,让千万人落泪。”从这句话中,你又了解到了什么?  4
这是一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我正在讲一个普普通通的神话故事——苏教版四上的一篇课文《普罗米修斯盗火》。  第二课时,同学们在学习第2自然段“盗火”的内容,我让他们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普罗米修斯是个怎样的神。同学们说得头头是道,我听得津津有味。突然,有一只手高高地举起了,哦,是小陈,我以为他要发言,赶紧把机会给了他。  不料,他却问了一个让我始料未及的问题:“为什么普罗米修斯要用茴香树的树枝去盗火,而不用
一、 “留白”处阅读启航——激起思维千层浪  《清平乐 村居》,创作于800多年前的宋金动乱岁月。辅导今天的学生学习这首古诗词,我从三个方面开启阅读探究空间:  第一,从一个“脚注”,开启阅读窗口。本文的底脚注释——作者辛弃疾。看似不经意的一个“脚注”,我引导开展一次前置性的阅读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同学们主动组合,有的搜集辛弃疾的事迹资料;有的编写辛弃疾的生平简介;有的讲述辛弃疾的抗金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惯。为达到上述目的,就要激励学生全身心地、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太阳》一课时,当学生初步学习了课文之后,不急于让学生分析太阳有什么特点,而是先讲一段亲身经历的事:小时候从报上得知前苏联宇航员上月球,于是
如何能让语文课堂犹如美味佳肴“色香味形意”俱佳呢?我想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是最重要的“烹饪鉴赏”的方法。  [策略1]板书提示如菜单  教师根据所教内容,利用板书展示的功能,帮助学生理解,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例如,我在执教《桂花雨》一文时,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桂花雨  桂花香 喜欢  摇桂花 快乐  收桂花 开心  念桂花 思乡  桂花还是故乡的香!  ( )还是故乡( )  我从文本的特点
2002年10月,一档以记者为主角的栏目《记者档案》诞生了。之前有一些报纸和杂志是专门面对新闻队伍的,多由各个报业集团主办,然而其多以探讨业务为主,罕见记者故事类栏目,也仅仅多在圈内少量发行。而《记者档案》提供了一个更为大众化的平台,让采访者成了被采访者,截至2007年初栏目停播,共有200多位记者通过他们的栏目进入公众视野。  “记者不仅在记录历史,他们也在影响着历史。小到案件的司法干预,大到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