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m_crs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当学生能够真正会读与读懂课文,才能真正学会与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基于此,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将“读”作为教学的重点,创新对学生的阅读教学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阅读,读出声来,读出书中的深意,从而让语文课堂中书声琅琅,促使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 学生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6.006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让学生“读”至关重要。小学正值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在此时如若无法有效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那么学生会一直形式化阅读课文与书籍,根本难以从琅琅的读书声中感悟书中的深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会流于形式,这就失去了语文教育的意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正确和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小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创新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从课堂中真正掌握自主“读”书的意识与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走入课文中感悟其中的文化深意,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让语文课堂中的书声琅琅,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阅读效果,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长远发展。
  一、精心设计,激发兴趣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且积极地投入到新课阅读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效果。从根源上消除学生由于没有阅读兴趣,无法认真地读出声音,读出书中的文化深意的不良现象,而是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公,从阅读中深刻感悟课文中的知识与深意,促使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加快学生语文发展的步伐。同时,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水平,为学生设计符合其独立思考的阅读导语,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快速进入课文阅读学习状态,使得语文课堂中能够形成琅琅的读书声,使学生能够透彻地掌握课本中的语文知识。
  通过这种趣味化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小学生能够越来越热爱读书,逐字逐段地分析与阅读课文,使教师能够真实掌握学生的阅读能力,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一步步提高学生的“读”书的能力。并使学生能够受班级中琅琅读书声的熏陶,真正认识到语文阅读的学习魅力与价值,使学生能从中形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的语文发展与素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学保障。
  2.设计情境,激发兴趣
  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在开展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理解书中的文化深意,使学生往往会产生对语文阅读厌烦与抵触的学习心理,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极为低下,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與发展。为有效改善这种不良教学现象,教师可以运用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的阅读教学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将对语文阅读的抵触心理转化为对语文阅读的浓厚学习兴趣。并运用近乎真实的阅读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降低语文阅读的学习难度,使学生不会在阅读中感受到吃力与乏味,不断提高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促使教师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相对于传统语文教学方式而言,这种情境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心理,可以从根源上消除学生毫无阅读兴趣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确保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实效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对学生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阅读教学情境,如:扮演角色阅读、实物展现阅读、联系生活阅读等等,使学生能够在趣味化与真实的情境中,高效地阅读与掌握课文知识。
  二、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1.充分预习,感知教材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不是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述课文知识,而是学生自己一边阅读一边查阅字典翻译字义,这使得学生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解析课文,还无法从阅读中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并不可观。所以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通过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对课文的充分预习,使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教材中的课文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快速掌握课文中的知识点,掌握正确的阅读学习方法,使得语文课堂中变得书声琅琅,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率与效果。
  举例来说,在学习《曹冲称象》这节课时,先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让学生收集关于曹冲的资料,初步掌握课文的故事概况,使学生能够在课堂阅读中,快速进入阅读学习状态,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课上开始阅读教学的时候,让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根据所预习的知识自主阅读课文,使学生能够快速找到课文中的知识重点,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效果,使学生都能高效地掌握本节课的语文知识。
  2.指导学生细读品味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的阅读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细读品味课文中的意义和情感,使学生能够做到有情感地读,真正掌握读懂课文深意的读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阅读学习的有效性。与此同时,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阅读课文,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课文的阅读中,使得语文课堂中充满有情感的琅琅读书声。在这种浓郁的班级阅读学习氛围与朗读声音中,学生会越来越喜欢阅读学习,越来越愿意阅读,从小形成良好的主动阅读的意识与习惯,真正学会读书的方法,随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效果将会不断提升,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举例来说,在学习《坐井观天》这节课时,先向学生提出核心性的阅读问题,如:为什么小鸟与青蛙看到的天空大小不一样呢?启发学生对课文的深度思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阅读课文知识,朝着正确的阅读方向分析课文。之后,使学生能够细读品味课文中小鸟与青蛙的情感,使学生能够掌握细读课文的方法,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最后,使学生能够从有情感的自主阅读中,透彻地掌握本节课的语文知识,有效提高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3.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能够尽情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从阅读中全面地分析课文思想含义,确保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有效性。从根源上杜绝教师给予学生阅读时间较少,使学生难以从阅读中学习课文知识与感悟课文情感的不良现象,而是使学生能够从自主阅读中形成对课文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与效果。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组织学生朗读、轮读、范读、领读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充足的读书时间中反复与充分地阅读,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使学生能够朝着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方向良好发展。
  举例来说,在学习《大禹治水》这节课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并根据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为不同的阅读小组,小组中的学生相互之间能够轮读课文,使得班级中能够充满琅琅的读书声,为学生营造愉快的阅读学习氛围。之后,学生能够在轮读的过程中,逐步加强对课文知识的理解,领悟到大禹身上为民族无私奉献自己的优秀品质与精神,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阅读能力,使教师的阅读教学效率与效果同样能够不断提升,促使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立足于“读”和学生的发展,创新多样化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自主阅读的高效语文课堂。让小学生能够带着浓厚的阅读兴趣,以教师教授的正确读书方法,自主且深度阅读课文知识,大声地阅读课文,感悟其中的深意,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阅读能力,让语文课堂中能够充满琅琅的读书声,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课文,真正学会与学好语文这门学科,有效推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红月《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1期。
  [2] 温莉《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第24期。
  [3] 孙阳《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其他文献
过年啦!大街小巷都很热闹。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干什么呢?请你从图中找出来。
摘 要:的普及下,“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是新《课标》必修课程任务群之一,对于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教师来说,应不断创新作文教学的方法,体现学习任务的探究性。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不断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高中作文 教学方法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视阈下,语文教师应使学生们加强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对学生文字书写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简要概述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介绍情境教学、分组教学、任务教学、合作教学指导策略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措施,旨在优化小学语文写字教学环境,提升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有效性,帮助学生建立书写兴趣,提高汉字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字 策略  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投入了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推进与发展,小学教育的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制度的管理,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使得学生和教师受到充分的重视与尊重,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实现他们的价值追求,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人文关怀的含义,管理制度与人文关怀的关系进行阐述,指出人文关怀的具体措施,对现代小学教育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文关怀 小学教育 管理制度  当下,在我国小学教育的管理中,
  
摘 要: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作为班主任教师,更应该尽到自己的职责。  关键词:双语教学 班主任 民族团结  我所在的学校,是蒙汉和其他民族师生杂居的地方,除汉族师生外,蒙古族师生居多。有幸的是,我一步上工作岗位,就被安排做班主任,一当就是五年。尽管自己的阅历没有老教师深,但是,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初衷,我始终牢记在心。所以,我不仅经常在语文、数学
摘 要:STEAM(也被称为STEMA)源于美国,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STEAM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革新,其注重教学与实际的联系,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将STEAM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彰显小学语文学科实践性和时代性,从而使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更接近教育的本质,更能彰显语文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STEAM 小学语文 教学改革  STEAM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引入小学语文
摘 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标准中,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重点是能力的锻炼,以及考试成绩的提升。只因为此阶段的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技能,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相对就没那么重视学生对基础字词的掌握,很多时候都是直接略过,开展更加深层次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提升,但对基础字词的忽视,同样也限制了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发展。因此,在新时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开始。在这一阶段,他们的身心都在快速成熟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的想法,面对很多新的问题,独立自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就使得很多初中生的心理情绪会有比较大的波动,容易受到外在环境、信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這其中藏着一种矛盾,一方面初中生希望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另一方面又难免因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影响到自己的状态。在面对初中生的时候,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支持学生成长进步的班主任
摘要: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初中语文课堂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初中语文课堂更加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当前初中语文课堂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们在阅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很多,给教师教学带来挑战。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创新能力。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