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ngyang0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应用题一直是大部分学生感觉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发现存在如下两个不理想现状:首先千篇一律的问题呈现形式,缺乏灵活性,结构封闭,缺乏开放性,不能提供创新的机会,无法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其次,忽视了语言教学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最后,教学仅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问题的实际意义,问题所涉及的数学概念和学生对问题理解的转化过程重视不够,简单地把实际问题处理成了一个纯数学问题。“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字式子——实际问题的答案”这几个转化过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较好的体现。正是由于这几种弊端的存在,使得本来饶有兴趣的应用题教学失去了活力,学生的学习越来越郁闷困惑。为此,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解应用题 应用题教学 阅读能力 实际问题
  1、造成学生解应用题困难的原因。
  (1)学生对应用题的认识存在较大偏差,对解应用题存在严重心理惧怕现象。由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实际问题背景的多样化,数学应用题往往文字叙述长,数据多而不规则;为了使问题更接近实际生活,命题组就会在题中给出一定的语言环境,而考生往往对题目中所给出的语言环境无法正确理解。有的学生读不懂题目,有的学生看不下去,只好放弃,有的学生读了后段忘了前段,怕繁,怕难。学生脆弱的心理、薄弱的意志能力是导致解应用题困难的关键因素。
  (2)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解题有较大影响。因为现在一般题目所给出的条件都不是很直截了当而是带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就需要学生去好好的把握,归纳总结题目中的有用条件。而且同一条件在换成另一种表达之后不能改变其原来意思,这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相当一定程度的考验。如果学生可以将题目适当的分解组合,把所给条件一一列举并联系起来发现其相互关系,那么对解题也会得心应手许多。学生在解数据比较多的题目中容易出现错误,一不小心搞错数据,结果前功尽弃。其实在碰到数据比较多的时候可以对其进行信息处理,加工成表格使其看上去一目了然。
  (3)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转释能力偏差是造成解题困难的重要原因。能否使用正确的数学符号,将现实材料模型化,有的学生还找不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尤其是一些隐含的等量关系,这也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来解决,存在着数学模型选择的水平差异,这直接导致应用题困难症结的重要因素。因此,注重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转释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当前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所在。
  (4)设未知数的灵活性不够。因为有些问题若直接设元,会带来列方程(组)或解方程(组)等方面的困难,而恰恰很多学生在计算问题上还是会时不时的出现错误,所以选择合理的间接未知数常能降低解题难度。
  2、克服应用题教学难点的策略。
  (1)从基础人手,树立学生学应用题的信心。从前面调查的结果看来,大多数学生对解应用题存在畏难情绪,信心不足,不知道怎样去分析,去寻找题中的数量关系。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还是要先从基础抓起,从简单的应用题开始。简单的应用题背景较简单,语言较直接,容易使学生领会如何进行审题,理顺数量关系,容易建立数学模型,为解复杂一点的应用题打下基础,又能带给学生成功解题的体验,增强学应用题的信心。
  (2)教学过程中吸时渗透应用题的教学。要提高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一定要在课堂上多渗透应用题的教学,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加强数学知识应用的渗透,适时地切入应用题的教!生有更多的接触应用题训练的机会。但是以应用差爵墨霎引出要学的新知识切忌提出的问题太复杂,让人很难理清头绪,这样既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更谈不上有引起学习新内容的兴趣。此外,在教学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渗透应用题的教学也很有必要。选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各种数学知识的应用,从简单到综合,逐步深入。
  (3)重视过程教学,培养“建模能力”。建模能力是数学应用能力的核心,学生的应用题能力差,最根本还是建模能力不强,怎样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可只展示结果,更应重视展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探索问题,教会学生思考,例题的教学是关键。
  (4)教会学生读题,抓住关键语句。现在的应用题,越来越趋向于大篇幅,文字很长,很多学生一看到这么长的题目就产生了畏惧情绪,不想看下去。所以一定要教会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抓住关键的语句,简缩问题,很多应用题虽然题目长,但其意思并不难理清楚。
  (5)结合现实生活,合理选编应用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题材,可以编成适合各个知识章节训练的应用题。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为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活和一些简单科学技术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初步培养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对现实生活提出数学问题,成为一个有数学头脑的人。
  总之,初中数学中应用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灵活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学习中的困难,消除学生对应用题的畏惧心理,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变革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要想把中学语文教学的开放落到实处,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这是一
对一个国家而言,闭关保守终会落后,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言,保守滞后的教学同样制约着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没有开放,就没有新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靠单纯的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单纯靠的课堂教学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有一定的难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如何使九十年代的青年学生能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培养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难题,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在教学中,依据系统论原
目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 HDCP)是妊娠期的特有疾病,在我国平均发病率为9.40%,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安全,但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
目的:甲状腺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物质。但当ROS产生过多时,就会产生毒性,对细胞结构和大分子物质造成损伤。研
摘要:数学的学习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和解决带有实际意义或相关学科、生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关键词:数学 应用 意识 能力  一、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的必要性  1、重视数学应用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加强应用意识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面向21世纪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也在逐步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交通、医疗、安防等.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以及云计算发展的当下,传统的视频
摘要:由于“口语交际”与“听话说话”有着鲜明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应当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其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笔者基于当前课改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提出如下一些浅薄的看法,旨在于与广大教师在实施口语交际教学时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口语交际 开放式课堂  一、立足学生,构建新颖轻松口语交际模式。  教学模式是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间的一座桥梁,一种中介,是包括教学思想、方法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