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发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美国的心理学家戴维斯说过:“教学学习是思维的过程,与其说教学是一种动作,不如说它更是一种思维。”教学思维过程指的是获取教学知识和解决教学问题中抽象概括和推理的过程,需要操作活动来完成。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学习,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知识、技能以及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操作活动中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是语言教育的主要目标,而且是其他各课活动的目标之一。《纲要》中说: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那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教学思维过程指的是获取教学知识和解决教学问题中抽象概括和推理的过程,需要操作活动来完成。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学习,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获得经验、知识、技能以及促进思维发展,在操作活动中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在思维活动中的主要职能是参与形成思维,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了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一、让幼儿敢说。
  许多刚入园的孩子都较胆小,羞于在众人面前表现,对周围的人或事都感到陌生,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等,导致有些幼儿变得“沉默寡言”或一个人自言自语,这是教师应善于发现,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它体现了教师与幼儿关系上的平等,体现了教师对幼儿人格的尊重,这样才能使幼儿有话敢说,有话愿说。而非正式活动正是给了每个孩子这样一个空间。
  在非正式的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可以寻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在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里,孩子们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我班的马明蕊小朋友,是一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孩子。每次她拿了材料以后,就选择在活动室的一角玩,而且都能较快地根据材料的意思完成操作,有时她也会自己轻声地说说玩的过程。为了让她能更大胆地说,我就经常有意地靠近她,鼓励她去讲一讲,对她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地表扬,多给他们一个笑容、一个抚摸、都将成为让幼儿说话的一把金钥匙。因为非正式活动中没有外在的压力,几次下来,她慢慢地会主动地跟我说。于是,我又让她试着说给旁边的同伴听,几周下来,我发现原来她并不是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只是一直以来不敢说。
  二、让幼儿可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回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成人应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
  在每次教学活动中,都会有许多丰富的操作材料,而这些材料都是教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及幼儿的年龄特点等设计制作并投放的,带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幼儿在对这些材料反复摆弄中,在具体事物与具体动作的实践中,会自然而然的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如幼儿在盖瓶盖子活动中,开始反复找盖子盖在瓶子上,逐个盖完后,又会拧开,后又一一盖上,以后完成后会将多出的瓶子还给老师,或将多出的瓶子放在自己前面向老师要盖子,嘴里也会说“多出来了,多出来了”或是叫“少掉了,少掉了。”
  三、让幼儿想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使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乐于表达和交流的内容,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通过在非正式活动中积累的多次操作的经验和说的练习与幼儿的主题生活中获得的体验,使幼儿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有话要说,有话愿说。如:在“分家家”的教学活动中让孩子没根据物体的一个特征作肯定与否定的分类时,孩子都很愿意说出自己分的理由:“有尖尖嘴和没有尖尖嘴的;会飞的和不会飞的;有尾巴的和没有尾巴的”等等。这些语言的源泉来自于主题中,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孩子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再说的过程中,都能抓住动物的明显特征来说,有了内容,孩子们就会很乐意去说。
  四、让幼儿学说。
  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利用教具图标直观演示,训练学生应用教学语言叙述应用题的条件、问题,分析思路和解题过程。通过学生口头叙述解题思路,口头叙述教量关系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要求学生逐步运用教学语言准确、简练且有根据地进行表述。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教学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五、让幼儿会说
  语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躇而就,需要像涓涓溪流一样,细水长流,在点点滴滴地积累中逐步养成的。幼儿在园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同伴在一起,而同伴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可以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幼儿在交往中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语言技巧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幼儿会说。因此在正式的教活动中,我们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常进行一些合作性的活动,这些活动需要幼儿与同伴进行讨论、协商,需要幼儿在交往过程中根据同伴的态度和行为,调整自己的语言,使幼儿在交往中感受语言交流带来的乐趣,逐步养成说的习惯,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他文献
背景:癌性疼痛是指癌症、癌症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常为慢性疼痛,是癌症患者尤其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随着癌症病情的进展,疼痛发生率可达50%-70%[1,2],应用
这学期,我班从实验校转来一个孩子,叫小川。乍一看,是个可爱的帅小伙。可一上课才发现,他根本不会学习,你在前面讲,他就在下面玩他的。课堂作业也经常不交,偶尔交一次,你也看不懂他做的是什么,本子上到处都是墨水和黑巴,与他简直判若两人。家庭作业就更别说了,从来都不做。我和他谈了很多次,他每次都保证以后一定完成作业了,可就是不改。叫他请家长,他说家长有事,没时间来。问他要他家长的电话号码,他说不知道。我找
素质教育是学生的主体教育,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则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达到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才能真正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
【摘要】当前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及中小学生伤亡事故屡屡发生的情况来看,探讨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切实预防和减少中小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现在和将来,仍然显得极为重要。结合当前中央五部局联合下文要求开展的“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和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关键词】学校教育交通安全提高意识  中小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一直以来倍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更是时刻牵挂着无数学生家长的心
【摘要】小学生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小学生在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中顺利成长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小学时期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因此,学校应将安全教育放在了幼儿园工作的首位,扎实开展好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社会在进步,小学所处的环境也在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学校应将安全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上,寓安全教育于孩子们一日生活之细节中,做到寓教于乐,不断探索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物理,才能学好物理。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注重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1、重视物理实验提高学生兴趣  实践证明,实验、实习、现场教学因其临场感较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纯粹的理论教学易使学生感到厌烦,现场操作易激发兴趣,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相比,欠缺的是动手能力,增加主方面的课时对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我们明天的“太阳”,同时也是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调研报告由于不少中小学校都在公路沿线,加上交通安全设施不全,在他们上学、放学参与道路交通活动过程中,惨剧常常就在他们身上不时地上演,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不断发生,既牵动着千千万万的家长与教师的心,也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更牵动着我们从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公安交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合理地统筹组织教学过程,通过适当的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的激疑是培养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激疑新课程改革  “激疑”是指在数学教学的关隘之处,有意识地创设疑问、布置疑阵,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精
书面表达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学生很难跨越的一个坎。在工作中,我尝试具体化、模式化的教学方法,有所收获,下面是我的具体做法:  一.归纳写作中常见错误,有以下几个方面:1.名词(单数不会变复数,不可数名词的特点记不牢)。2.动词(出现时态上和动词连接上的错误)。3.形容词和副词用法错误。4.句式搭配错误。5.中式英语,不合英语习惯。  二.指出改进办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才会避免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