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刍谈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教师应当强化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养提升。本文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写作存在的问题,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视角,分析提升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核心素养;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是百科之母,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一种有效手段,直接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而言,无论是低年级的看图写话还是高年级的作文训练,写作都是学生情感表达、素材运用的直接体现。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学生写作能力训练,不断增加文化底蕴,让学生能够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一、当前小学语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一)素材积累不足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积累,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关键的一步。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积累不足、素材积累不足是导致学生写作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正是因为学生积累不足,导致其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无话可说的局面,写作的内容也缺乏内涵,显得格外空洞。由此可见,夯实学生写作素材积累,是全面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
  (二)写作训练缺失
  正所谓“熟能生巧”,学生写作技能的提升,源于日常学习中不断的积累与训练。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写作训练缺失,呈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局面,教师未能形成系统化的作文训练体系,从而导师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不能灵活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最终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二、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策
  (一)着眼阅读,丰富语言
  基于语言输入输出假设的视角,阅读是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而写作则是语言输出的直接体现。有效的阅读,是夯实学生写作基础,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关键。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针对当前小学生写作过程中语言积累不足的现象,笔者认为:着眼阅读,不断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是丰富小学生写作素材,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课内阅读指导,在课内阅读中学习表达的方式、表达技巧,能够将阅读素材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其次,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强化家长监督作用等方式,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写作的基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强化积累,品味语言
  不断的语言积累,是提升学生语言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当强化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独有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促进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的提升。首先,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强化语言积累。能够编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篇章,都是比较精彩的。因此,在语言积累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课本教材为依托,让学生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词句等,长期的积累,有助于促使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语言审美和品味能力;其次,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习惯。如让学生准备一本积累本,学会将语文学习中优美的语句如诗句、歇后语等摘抄下来,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积累逐渐丰富,写作文将不再困难,并且能写出高质量、高水准的文章。
  (三)加强练笔,习得语言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与练笔过程,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日常的作文指导中,应当加强练笔训练,形成系统化的训练体系,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升。首先,通过“微”写作进行作文练笔训练。当前,“微”写作是小学作文训练的一种有效模式,是针对学生积累不足、写作能力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写作模式。在“微”写作模式下,学生不用长篇大论,而可以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这对于积累不足的小学生而言,是比较有意义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微”写作训练,通过“微作文”“微日记”等训练方式,让学生养成日常练笔的习惯,为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作文训练提供有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与教师的日常指导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应当加强作文指导,如文章结构的把握、语言的把握、中心思想的把握等,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四)探究实践,发展素养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学生成长的過程中,生活实践经验是增长学生阅历,夯实学生写作基础的关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训练中,应当强化实践活动开展,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春天来了,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春天百花盛开之景,通过这种真实的体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优势,为学生创设各种写作的情境,如写景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现各种美好的场景,激发学生写作灵感,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综上所述,写作是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当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写作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语言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帆.如何培养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写作想象力[J].新课程学习,2014(10).
  [2]林菲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措施[J].读书文摘,2015(22).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小学语文重中之重的作文教学,在实际的授课当中有着非常多的缺点以及漏洞。作为教师,除了要知晓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要积极地为其去努力并进行改进。教师结合了实际的教学情况,一致认为可以通过与众不同的教学形式、以兴趣作为动力、汲取更多的课外知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小学生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知晓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
【摘要】缺少了合作,语文学习势必会走向孤立与无助;缺少了合作,信息交流与分享就会发生堵塞。因此,合作探究应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个“重头戏”,教师应着力当好导演,组织学生演好一出出合作探究之戏。  【关键词】语文学习;拓展;想象;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科是一门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学科,时下该学科的学习已引起教育领域众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语文学科将
目的:探讨3.0T高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对中央型肺癌肿块(以下简称肿块)与阻塞性改变(阻塞性肺不张、肺炎)的鉴别价值。方法:对CT检查诊断为中央型肺
学位
【摘要】笔者结合日常的阅读教学研究,探索出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来激发小学生的体验式阅读兴趣的几种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情感体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发展其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激发;体验式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实践活动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目的:探讨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物复合羟基磷灰石(PHBV/HA)的纳米纤维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方法:将40只新西兰兔制备单侧桡骨中端10mm的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