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是未来课堂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在音乐课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性格,为此我们就要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积极地创设课堂情境、充分利用课堂评价等方面下功夫。让音乐教育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关键词】效率;课堂教学;音乐;方法
音乐不再只是简单的教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带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和享受,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内,打开孩子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相长的快乐天堂。
一、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纪律保障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有力保障。小学低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律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随时调控课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孩子到课堂中来。
(一)上好第一节课
上第一节课时,把音乐课堂常规要求给孩子们讲清楚,然后坚持纠正四五次,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定势,慢慢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二)善于运用不同的手段进行课堂调控
课堂中善于运用不同的手段进行调控,收拢孩子脱缰的思绪和注意。具体归纳如下:
1、表扬式。当孩子注意焕散时,老师表扬其他同学,借此引起孩子的注意。
2、口号式。一些简单的口号,在老师上课时有提醒孩子的功效。如“一二三,请坐好”、“小眼睛,看老师”等等。
3、音乐式。采用一句简短的乐句来提示孩子安静下来,如“54 32”。
4、动作式。充分运用姿体语言如做个暂停的动作、禁声的动作等。
5、故事式。根据课堂的内容插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来缓解学生的疲劳。
6、游戏式。有些知识,枯燥难于记忆,老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既有兴趣也便于掌握。
?7、注视式。当个别孩子管不住自己时,可用眼光一直提醒他,回到课堂中来。
8、亲近式。走近思想开小差的孩子,用手抚摸下头,笑一笑,提醒孩子。
9、表演式。请上课不认真的孩子上台表演规定的动作,一是培养孩子表现自己的能力,二是借此提醒孩子上课的纪律。
教无定法,只有根据不同孩子和班级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才会更好的让课堂有序,保证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快乐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力手段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把住快乐的脉搏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呢?
(一)欣赏、尊重,给予孩子学习的自信
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尤其是小学中高段的孩子,我都会在上第一节课时,在黑板上大大的写上“欣赏、尊重”四个字,我会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是不同于别人的个体,也许你语文成绩不好,没关系,你爱劳动、歌声美,在老师眼里,你是那么的优秀。只有大家互相欣赏和尊重,你才会看到同学更多的优点……”。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总是捕捉住孩子一个细小的进步予以赞赏,还让其他孩子一些来鼓励和学习,渐渐的,原来反映在其他课堂上不听话的孩子,在音乐课堂上,更多的时候是让我看到了他那闪亮的眼睛和认真听课的样子。找到了自信的孩子,才会在学习中不断的吸取和创新,寻求新的认同和肯定。
(二)多媒体教学打开学生的视野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失为构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的有效途径。比如在进行《茨黎花》的教学中,我给孩子们呈现了漫山遍野的茨黎花开放的图片,孩子们在赞叹中开始了一节课的民族风情之旅,通过对布依族的民俗介绍,结合音乐旋律的听、对比,孩子们很快的掌握了切分节奏、鱼咬尾等表现手法,演唱的歌曲民风十足。多媒体以其声音、画面的绝佳组合,给了学生更多艺术想象和生活联想的空间。
(三)“听”是音乐学习的法宝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提高“听”的效果,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把握旋律。我在听新老师上课时,发现孩子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很多时候都没办法完整的演唱会一首歌,究其因,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以说干扰学生的听,孩子听少了,对旋律的印象就淡,尤其是对难点的乐句,更是稀里糊涂。音乐的愉悦感和美感来自于声音,只有听,才能产生心灵和情感的共鸣。听,比让学生唱更容易让学生走进音乐和理解音乐。在听的愉悦中进行的学习,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立足教材构建创新的高效课堂
音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学习和理解音乐的基本点。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和理解教材中的音乐,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认识和学习教材以外的音乐,引领学生走向音乐的殿堂。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根本,我们要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作为老师,就要把握好教材,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目标,进行情感熏陶,同时,要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给予一个创造的平台,让孩子自由的在音乐中实践。在日常教学中,课前教师备课是有效把握教材的最佳途径。课堂中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难点、难学的乐句等进行重点的处理。课堂或课后引导孩子根据音乐的感觉进行创新的实践和表现。比如,我在教上行音阶和下午音阶时,让孩子自己创编一个乐句,整个课堂一下成了高歌的乐堂,从孩子们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他们正享受着自己的创造品味着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孙鹏重视音乐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构建音乐高效课堂之我见[J].音乐时空,2011(11)
[2]张晓试论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方法的多样性[J].大舞台,2011(03)
[3]李华平合理利用多媒体构建音乐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7)
[4]沈曙艳论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4)
【关键词】效率;课堂教学;音乐;方法
音乐不再只是简单的教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带给学生艺术美的熏陶和享受,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内,打开孩子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相长的快乐天堂。
一、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纪律保障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有力保障。小学低段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律性不强,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组织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随时调控课堂,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孩子到课堂中来。
(一)上好第一节课
上第一节课时,把音乐课堂常规要求给孩子们讲清楚,然后坚持纠正四五次,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定势,慢慢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二)善于运用不同的手段进行课堂调控
课堂中善于运用不同的手段进行调控,收拢孩子脱缰的思绪和注意。具体归纳如下:
1、表扬式。当孩子注意焕散时,老师表扬其他同学,借此引起孩子的注意。
2、口号式。一些简单的口号,在老师上课时有提醒孩子的功效。如“一二三,请坐好”、“小眼睛,看老师”等等。
3、音乐式。采用一句简短的乐句来提示孩子安静下来,如“54 32”。
4、动作式。充分运用姿体语言如做个暂停的动作、禁声的动作等。
5、故事式。根据课堂的内容插入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来缓解学生的疲劳。
6、游戏式。有些知识,枯燥难于记忆,老师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既有兴趣也便于掌握。
?7、注视式。当个别孩子管不住自己时,可用眼光一直提醒他,回到课堂中来。
8、亲近式。走近思想开小差的孩子,用手抚摸下头,笑一笑,提醒孩子。
9、表演式。请上课不认真的孩子上台表演规定的动作,一是培养孩子表现自己的能力,二是借此提醒孩子上课的纪律。
教无定法,只有根据不同孩子和班级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才会更好的让课堂有序,保证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快乐学习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力手段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把住快乐的脉搏让学生快乐学习的呢?
(一)欣赏、尊重,给予孩子学习的自信
每接到一个新的班级,尤其是小学中高段的孩子,我都会在上第一节课时,在黑板上大大的写上“欣赏、尊重”四个字,我会对孩子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是不同于别人的个体,也许你语文成绩不好,没关系,你爱劳动、歌声美,在老师眼里,你是那么的优秀。只有大家互相欣赏和尊重,你才会看到同学更多的优点……”。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总是捕捉住孩子一个细小的进步予以赞赏,还让其他孩子一些来鼓励和学习,渐渐的,原来反映在其他课堂上不听话的孩子,在音乐课堂上,更多的时候是让我看到了他那闪亮的眼睛和认真听课的样子。找到了自信的孩子,才会在学习中不断的吸取和创新,寻求新的认同和肯定。
(二)多媒体教学打开学生的视野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失为构建高效活泼的音乐课堂教学形态的有效途径。比如在进行《茨黎花》的教学中,我给孩子们呈现了漫山遍野的茨黎花开放的图片,孩子们在赞叹中开始了一节课的民族风情之旅,通过对布依族的民俗介绍,结合音乐旋律的听、对比,孩子们很快的掌握了切分节奏、鱼咬尾等表现手法,演唱的歌曲民风十足。多媒体以其声音、画面的绝佳组合,给了学生更多艺术想象和生活联想的空间。
(三)“听”是音乐学习的法宝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感受和理解音乐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提高“听”的效果,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把握旋律。我在听新老师上课时,发现孩子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很多时候都没办法完整的演唱会一首歌,究其因,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以说干扰学生的听,孩子听少了,对旋律的印象就淡,尤其是对难点的乐句,更是稀里糊涂。音乐的愉悦感和美感来自于声音,只有听,才能产生心灵和情感的共鸣。听,比让学生唱更容易让学生走进音乐和理解音乐。在听的愉悦中进行的学习,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立足教材构建创新的高效课堂
音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学习和理解音乐的基本点。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和理解教材中的音乐,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认识和学习教材以外的音乐,引领学生走向音乐的殿堂。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根本,我们要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作为老师,就要把握好教材,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知识、技能目标,进行情感熏陶,同时,要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给予一个创造的平台,让孩子自由的在音乐中实践。在日常教学中,课前教师备课是有效把握教材的最佳途径。课堂中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难点、难学的乐句等进行重点的处理。课堂或课后引导孩子根据音乐的感觉进行创新的实践和表现。比如,我在教上行音阶和下午音阶时,让孩子自己创编一个乐句,整个课堂一下成了高歌的乐堂,从孩子们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他们正享受着自己的创造品味着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孙鹏重视音乐教学中的竞争与合作——构建音乐高效课堂之我见[J].音乐时空,2011(11)
[2]张晓试论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方法的多样性[J].大舞台,2011(03)
[3]李华平合理利用多媒体构建音乐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7)
[4]沈曙艳论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