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玩”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85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强其创造能力,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寓教于玩,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集分结合。要求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二、课间穿插。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和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如在教授体操课时,可在课间放一段欢快的乐曲,让学生们尝试着按音乐节拍和舞蹈形式做体操;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
  三、命题发挥。要求教师在传授某种体育运动规范后,统一命题,提出运动量和锻炼目的,然后由学生设计体育活动项目,自己组织体育游戏活动。
  四、内外联系。要求教师把校内体育教学与校外体育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校外的“玩”按照一定的体育规范要求进行,实现校外“玩”为校内“教”服务。
  当然,体育教学中寓教于玩还应坚持一定的原则。它的中心应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是把改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寓教于玩,是要把“玩”作为教的辅导手段,以“玩”助学,以“玩”促练,也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要体现教的意图,实现教的目的。且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一步一步地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各种“玩”的活动,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练习躲闪能力,可组织开展比较简单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活动,到了高年级,则应组织带球躲人等难度较大的躲闪游戏活动。
  总之,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 “教”与“玩”结合,是改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如何在教学中继续坚持运用和完善这种教学方法,是笔者今后的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以消极的方法管理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是行不通的,相反,应该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让他们对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达到更好的就业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思想教育 工作    随着社会要求的严重增加,在素质要求方面使毕业生也面临着挑战,常规性工作是最基本要完成的,在思政方面的工作更要认真落实,做好毕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提出,要改革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要把“乐于探究”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强调课程结构要增强学生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出教材要“有利于学生探究”。然而,反思以往的教学,课堂教学成了教师表演的阵地,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在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还要教授学生口语和相关的国外人文知识。而英语原声电影对学生的英文认知和国外文化风俗了解作用十分明显。本文作者分析了英语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并就如何开展相关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中 英语教学 英语电影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提出及实践,高中英语教师需要完成区别于旧课程理念的四大转变:第一,完成由单纯传授知识向信息化、社会化
【摘 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关键。教师应该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广泛阅读,体会成功,乐于批改几个环节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以期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应该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作文教学取得成效。    一、体验生活,善抓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脱离了生活,作
复习是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巩固旧知,获得新收获的必要手段。上好复习课,就能达到整体记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的教学目的。但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不能重烫新授课的生饭。为了避免学生的因旧生厌,教师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力求有新意,这样才能有效地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部记忆,才能达到牢固掌握,并进一步形成能力的目的。  1、复习视角要新  复习课的设计应以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目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化学教育。其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联系密切,充分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种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在这些群体中,有的是父母因各种原因离异的;有的是父母下岗生活异常贫困的。现在校就读的学生中,这个特殊的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他们中有不少还是比较优秀的,但是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也经常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如何通过教育帮助离异家庭的学生更好地面对因家庭的变故带来的伤害,减少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调整他们的心理,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
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常用到口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不书面表达计算过程而通过思维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方便易行,灵活快速,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也对低年级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低年级口算教学能否达到大纲规定的
【摘要】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对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易集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偏科甚至厌学等现象。特别是生物科一直处于“副科”地位,加之生物在中考中所占比分极小,平时生物课又少,导致学生和家长都不重视这门学科,缺乏学习动力和热情。在21世纪的今天,生物技术日新月异,举足轻重。本文结合初中生物的教学特点,谈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几点认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但怎样使课堂教学有效则是教学理论和实践长期研究的一个永恒主题。笔者就教学中的一些现象,谈谈如何用新课程理念,促使课堂教学实现有效性。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约一种向往或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