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理数教学中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理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章。从教学顺序而言,这是初中数学教学承前启后的一章。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章,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延伸,体现为初中与小学数学衔接;同时从知识结构来说,它又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有理数教学带领学生从小学数学走向更高级的数学学习,走向一个更为广阔的数学世界,拓展着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在有理数教学中,做好初中小学的数学教学衔接至关重要。那如何利用有理数的教学,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与生活经验相衔接
  学习有理数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数学与生活两者密切不可分。因此,利用生活开展数学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也易懂好领会。
  例:冬季的一天,室内温度是8℃,室外温度是—2℃,则室内外温度相差_。
  又如:一个物体沿着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它先向东运动4米,在向东运动10米,这时它向东运动了多少米?
  这些生活实例使有理数的负数教学显得鲜明直观。寓教于生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观念。也便于将学生引入数学学习之门,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运用数学的能力。
  二、在直观形象的教学中衔接
  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在身份上是属于初中生,但是在心理上,数学思维上还是个小学生。在他们的数学思维中,形象思维明显要优于抽象思维。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始教学。在这一章中,充分利用数轴的形象特点,紧紧抓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揭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本章教学中,数轴概念的引入,是数与形的初步结合,这对进一步阐明这一章的概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数量关系来研究图形性质,利用图形性质来研究数量
  例如,若a>0,b<0,且a b<0,则a,—a,b,—b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由已知,得|a|<|b|,故a,—a,b,—b在数轴上表示于是它们从小到大的顺序是b<—a  在一根数轴上,数轴阐述了有理数的诸多概念:正数、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数轴上原点左边上的点对应负数,原点右边上的点对应正数。原点左右两边,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一对点对应一对相反数。点到原点的距离是这个数的绝对值。此外,数轴很形象具体的阐述了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负数小于零、负数小于正数,归纳出左边的数总小于右边的数。通过数轴教学这样的形象教学过程,将抽象的有理数概念说得具体而微,形象生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解题能力,培养了思维品质。
  三、在领悟数学思想中开展衔接
  知识技能的掌握靠反复训练,思想的掌握靠深入领悟。数学教学也然。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技能的升华和提高。它是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内容,它起到提升数学技能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思维能力的作用。因此,在有理数教学中,带领学生领悟数学思想成为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前提。结合有理数这一章的具体内容,可以从以下三点领悟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建立符号概念
  小学数学称为算术,中学数学称为代数,名称的不同意味着一个重大的思维飞跃:用“字母”表示数。初一数学有理数这一章中就引入了这种概念,以“符号”、“字母”表示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这比起小学数学来要复杂要抽象的多。因此,在中小学衔接时教学时,应充分注意学生思维特点,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旧知识到新知识,尽量从生产实际和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出发,引出概念。
  例如:练习本每本3角,铅笔每支2角,买5本练习本和4支铅笔共需多少元?学生很快算出:5×3 2×4=2.3元,在此基础上再问:买x本和y支铅笔共需多少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出共需(5x 2y)角。
  (二)分类思想。
  进人中学,随着负数的引入,有理数分成了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和零,这个数的分类使学生对数的构成框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且随着字母的引入,字母意味着更多的内涵。因此分类讨论成为数学运算必须考虑的必然。因此有理数这一章中分类思想就成为解题时必须考虑的一种方法,一种思维,一种数学思想。
  例如:例1、若a是有理数,—a是负数吗?
  分析:a是有理数,则—a也是有理数。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将a按照有理数的正负分类。若a是正有理数,则—a是负数;若a是负有理数,则—a是正数;若a=0,则—a=0,所以当a是有理数时,—a未必就是负数。
  (三)逆向思维。
  思维本身具有双向性,由此及彼与由彼及此就是思维的两个相反方向。由于教学的原因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思维往往体现出单向状态,并形成为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就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也就是常规思维。而逆向思维就是对常规思维的“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在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深入地探索中,从而确立新思路,树立新思想,解决新问题。在有理数运算教学中,很多习题运用常规思维很难解决,这时候就无妨突破常规,运用逆向思维来解決问题。初一学生知道乘法的分配律,但是在学习有理数的过程中,经常要反过来用分配律,这样才能又快又准确的解答新问题。逆向思维实现了有理数运算的简便。
  例如87×3/4 87×1/2—87×1/4
  这条习题如果按照常规思维来解,将会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注意到3/4 1/2—1/4=1
  运用分配律的逆运算,则能很快得到答案。
  87×3/4 87×1/2—87×1/4=87×(3/4 1/2—1/4)=87
  领悟数学思想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它对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数学思维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理数这一章作为初中数学教学的起始章节,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章节,教好这一章就显得极其关键。
其他文献
到现在为止,我深入小学农村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时间也有十几年左右。虽说时间不长,但是小学语文的拼音教学给我的感受颇深。发现许多一年级的家长对学生一学期来拼音学习的结果不太满意,其反馈的信息是:有的把“d”和“b”、“n”和“u”、“m”和“w”搞混淆,有的把“ou”和“uo”、“ui”和“Iu”经常颠倒,有的“z、c、s”和“z h、c h、s h”、“n”和“l”不分,有的会读“s h”和“a n
摘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能力 培养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观念上,渗透在所有教育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成为
【摘要】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新版的小学数学课本
[摘要]初中不少学生对思想品德课表现出厌学情绪,尤其是九年级学生。因为它的内容比较枯燥,教材与时政热点结合得比较紧密,学生要记要理解的知识点比较多,总体上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于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便会慢慢产生一种厌学情绪。本文结合“科学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材对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消除学生思想政治厌学情绪的方法。  [关键词]思想政治 厌学 原因 方法  一、初
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学课程,对语文的教学就是对语言的教学,语言的丰富的性能很好地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或激发听话人的兴趣,作为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语言更应该从各方面来构建语言美。构建课堂语言美的重点是教师,那教师如何做到教学语言的美呢?可以从教学的抑扬顿挫、生动形象、简洁精练和亲切自然方面来加以构建语文课堂的语言美。  关键词:语文教师 语言美 构建  教师的语言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实施教学工作
语文首先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它从训练学生的“听、说”开始,又以现实生活中的“听、说”为归宿。小学是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段,我们要抓住这一教育的契机,及时开展口语训练,并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说话,善于表达。在近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涯中,我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一、消除小学生胆怯心理,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  这是提高小学生说话能力的先决条件。小学生多数胆子小,说话声音
依据新课程标准,高中数学知识是基础性的,是能被高中生学好用好的,但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改变严重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采用多元智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对于不同的知识点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符合科学规律的、更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普通数学教师,如何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方面
历史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教师难以讲清的教学难点。能否突破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尤其是当前各地都在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设计导学案才能让学生在自学中突破难点,使效果最大化已成为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初中历史新课标准就如何突破难点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一、穿越时空法  穿越是指当下网络媒体最热门题材的一种。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师必须积极探索并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设计适应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型,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古诗词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光盘、投影仪等多种现代多媒体手段,将古诗词欣赏资料在荧幕上显示,伴随着文字、画面和声乐的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思绪也随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有着广阔的运用天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诗
[摘要]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重视古诗教学,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想象,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在古诗教学要做到:立足诗词、放眼于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淡化诗意,品析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入情入境;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探讨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