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股骨等距点的个体差异. 方法对100名健康受试者的膝关节侧位片在PX电子系统下找到股骨等距点(i点),测量i点到髁间窝后缘过顶点(OT)距离,先用2×2析因分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股骨等距点的个体差异. 方法对100名健康受试者的膝关节侧位片在PX电子系统下找到股骨等距点(i点),测量i点到髁间窝后缘过顶点(OT)距离,先用2×2析因分析探讨四组年龄段(20~30岁、30~40岁、40~50岁、>50岁)中年龄、性别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再用SNK-q统计学方法对这四组年龄段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i点至髁间窝后缘过顶点距离为7.5~15.1 mm,平均(10.5±1.4)mm.不同年龄组间i点至OT点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43,P=0.042),不同性别间两点距离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4.245,P=0.042),而年龄与性别这两因素之间无明显交互效应(F=0.456,P=0.714).20~30岁组与>50岁组、40~5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40岁与20~30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40岁、40~50岁、>50岁组这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距点的测定应有个体差异,术前X线片测量及术中双监视法有助于准确定位等距点.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目前高中教师在词汇教学和学生学习词汇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运用联想记忆,情境,循环巩固等方法进行有效的词汇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词汇学习和运用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英语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全面落实,注重过程性和质性评价的形成性评价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本文试图从形成性评价的意义和功能及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
Measurements of ω photoproduction of the Crystal-Barrel/TAPS experiment at the ELSA accel-erator of Bonn University are presented which used linearly polarized
在高中英语课堂采用学案教学法,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的质疑、探索、实践、巩固、归纳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四个方面探
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它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是与课堂理论教学相配合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重点讲述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实验课教学中影响
课题研究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一种新手段,通过从实际出发,进行语感阅读法与提高瑶族学生英语素质的研究,对课题的研究背景、理论、价值、目标、内容、实践探索、阶段性成效
采用溶液共混法,用聚氨酯(PU)和蒙脱土(MMT)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通过综合热分析(TGA&DSC)、红外吸收光谱(IR)以及力学测试(FP)对改性聚乳酸(PLA)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
多数中职学生初中阶段的数学基础较差.作为一名中职数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初中与高中内容的衔接;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拉近数学与专业学科的距离;让学生领悟数学是"源于生
一、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交流氛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组织有效交流的前提.交流强调教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对话主体和课堂参与合作的伙伴,它是交流为课堂师生生
英语是一门特殊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初中英语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在口头上能和其他人进行英语会话,能听懂知识水平相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