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浅谈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中职教育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要把德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志趣爱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为国家培养高质量的适用人才。
  2 中职学校德育现状
  2.1 我国技工人才的特点
  1)数量庞大;2)流动性大;3)高级技工匮乏;4)敬业精神缺失。
  2.2 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数量多,素质低;2)复合型人才缺乏;3)创新能力不足;4)职业规划缺失;5)职业操守不好,职业道德不高。笔者认为,职业学校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先从德育抓起。
  2.3 德育现状
  1)照搬或过多借鉴普高课程和经验。中职学校忽视中职生与普高生心理上的差异,德育没能因人而施教。2)无特色。德育局限于课堂上的说教,没能采用多种手段使学生与教师双向互动,提高学生的兴趣。3)没破旧立新。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德育的内容和方式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就只能是一潭死水,不可能有生命力。4)没能与市场需求、学生的实际需求密切结合,只是泛泛的纸上谈兵,没能及时引入一些新的理念来迎合企业需求的变化。
  3 中职德育的破解途径
  3.1 德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提出“敬业、精业、净业、经业”的崭新理念,企业所需的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技能,更要有过硬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和强劲事业心。我国的中职学校不能仅仅局限在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更应该加强适用型人才的打造。因此,中职德育应该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德育内容紧紧围绕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组织,积极引进一些先进的企业文化来不断充实其内容,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可以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给学生讲解他们单位的招聘流程、用人标准和对员工的职业规划等问题;邀请一些大型企业的书记给学生做一些职业操守、职业道德、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报告;多邀请那些本学校毕业的成功人士来校座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为他们答疑解惑,消除学生的自卑感、恐惧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主动地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等多种良好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职德育教师也应多参加不同企业、不同职业的调研,多与各企业人力资源、党委机关、工会组织等部门进行沟通,尽可能多地了解不同职业员工发展的状况、困惑和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职业通病,从而及早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学校还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与不同企业举办联谊会,组织学生与工人联谊,为他们提供充分交流的平台。这样,学生不但能学到一些专业知识,还能得到一些忠告和启发,为他们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3.2 感恩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索取多、给予少,对感恩的概念比较模糊,感恩的范围也比较狭窄,因此,需要有意识地去做感恩教育。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是不可思议的。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只有懂得感恩,才会真正体会到世界是这样的美好。
  3.3 打造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
  中职学生大部分处在青春期,容易冲动,遇事容易走极端。所以,中职学校有必要打造多层次沟通交流机制,包括面对面谈心、电话、短信、网络等各种方式,范围也不应只局限于师生之间,还应该包括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生与企业之间等,这样学生的思想动向教师和家长才能清楚掌握,对学生的德育才会有的放矢,学生的职业规划才会更切合实际。
  3.4 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的缺失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通病,许多学生进入学校后整日浑浑噩噩,按照学校安排的课程被动地学习,甚至自己的专业也是家长或教师给挑选的,更不用说职业规划了。所以,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学校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应该就是职业规划课,明确告诉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为自己职业目标的实现每个阶段所应做的准备,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目标,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实现双向互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要通过职业规划课程的设计让学生真正看到希望,让每个学生彻底走出自卑的阴影,通过科学的职业指导,让每个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叶高炎.职业生涯设计与求职指导[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2]彭志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范德华.中职生思想教育读本[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河北省冀州市职教中心)
其他文献
高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和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沿用过去统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无疑会造成“优生跑不远,差生跟不上”的现象,必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步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人人数学观,首先提出学生的个性发展重大意义,它充分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扬其长避其短,使每个学生都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我国沿海沿湖地区居民的生命安全十分重要,尤其是在恶劣天气情况之下,水利工程是保卫人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除此之外,在水资源愈发缺乏的大环境下,水利工程建设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把这一条放在“教学建议”中的首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即怎样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活”起来。  1 在课前预习中“活”起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减
摘要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课堂情境生活化、趣味化,课堂变得生动、高效,学生每堂课所接受的信息量大增,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数学;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115-0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发生巨大
1 前言  近年来,由于大学扩招,职业中专招生体制也发生相应改变,在校职专生的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滑坡。管理难、教学难、学生厌学、教师难教……在这种困境和形势面前,各职业中专学校都在积极探索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但语文教学质量一直以来都没有明显提高。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素质偏低、教研能力不强等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此,通过对部分职业中专学校语文教师素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结合个人工作体会,笔
摘要 在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着必然性与重要性,就初中物理学科而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为学生营造愉悦氛围,创设有效情境,化解教学重难点,对于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物理;现代信息技术;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8-0133-02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现代信
教学档案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将对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