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尧秧歌传承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go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隆尧秧歌是河北省隆尧县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之一,又名隆平秧歌,包含了戏曲中歌、舞、故事情节这三要素,属民间音乐戏曲类。它深受当地百姓喜爱。从产生、发展至现今的状态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对其现今传承人的实地调查采访考察,发现其发展状态令人堪忧,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对隆尧秧歌的发展、传承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
  关键词:隆尧秧歌;传承人;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48-3
  一、秧歌与隆尧秧歌
  众所周知,秧歌是我国颇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传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是劳动人民庆祝丰收,欢庆节日的重要文化娱乐形式。讲究的是群众性和娱乐性,因此参与的人数众多,场面热烈非凡。发展到现在更成为了一种具有健身功能的舞蹈种类,大家在街头公园、社区的健身场所都能看到大爷大妈们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兴高采烈地舞起大秧歌。从字面上看隆尧秧歌就是流传在隆尧一带的秧歌,实则不然,隆尧秧歌实际指隆尧秧歌戏,又名隆平秧歌,属民间音乐戏曲类,包含了戏曲中歌、舞、故事情节这三要素,是河北省隆尧县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之一。它深受当地百姓喜爱,至今,冀南一带仍流传着:“吃饭吃窝窝,看戏看秧歌”、“扶犁锄地哼丝弦,纺花织布唱秧歌”等民谣佳话。隆尧秧歌在民间有“包袱戏”的说法,百姓们常说:大秧歌戏演出简单,只要背一个包袱就能上演。
  隆尧秧歌从它的产生、发展至现今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隆尧秧歌萌芽的种子即稻歌,是农民在稻田劳作之时或是休息之余,常以自编自曲的小曲挂在嘴边,用以消除劳累缓解疲乏,这种歌谣小曲称为稻歌。从它早期的演出形式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農民在田间劳作的影子,这个时期隆尧秧歌音乐的特点即是徒歌干唱,一人一调。第二个阶段是稻歌在由田间地头向街头道旁挺进,由于是劳作休憩之余,不免几人聚在一起,说说唱唱,为稻歌摆脱枯燥的徒歌干唱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这个过程中,稻歌与当地的其他一些乡艺形式逐步融合,加进了简单的伴奏或是帮腔。因此这个时期的隆尧秧歌的表演多是一人台或是二人台的载歌载舞的形式。第三个阶段是隆尧秧歌在音乐唱腔上也大胆吸收采用了民
  歌中一些因素,随着秧歌剧情的发展,剧中的人物也逐渐增多起来,最初只有小生、小旦、小丑,增加了青衣、老生、花脸等人物。表演也由二人台向三人台乃至多人台过渡。隆尧秧歌在由稻歌向秧歌发展的路上,不断地向当地的民间文艺学习,吸取百家所长,经过千锤百炼终于在板式、唱腔、角色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隆尧秧歌传承人现状
  隆尧秧歌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时间内才是隆尧秧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出现了班社数量猛增,名家名段层出不穷以及剧本、剧目类别繁多,内容丰富多彩的状况。这一时期的隆尧秧歌分三路竞相发展:南路秧歌艺人多为任县安庄人,业余成家者居多,功底欠缺,但以唱功见长,故多演文戏,重唱乏武。先是以刘梅为代表,她主工青衣,形象秀丽,身条较好,尤以嗓音嫩气、甜脆、响亮出众,其表演活泼伶俐,动作表情异常传神。继刘梅之后是吴秋贵,他自幼学戏,工彩旦、小旦,功底深厚,唱腔优美动听,动作细腻大方,他还善于观察模拟现实生活细节,并运用于舞台表演之中,使表演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中路以隆尧、巨鹿班团为主,此路秧歌队伍,阵容整齐,人员搭配合理,实力雄厚,既重唱功,又擅武打,可谓文武兼备,因此名声最大。主要以段三桃和其妻孙金梅为代表,孙金梅主工彩旦,其形象秀丽,表演自然得当,不拘泥于形式。文戏、武戏样样拿得出手,唱法花哨轻快、有板有眼。其后是段胜月,主工青衣,其吐字清晰、唱调稳准、嗓音甜美,最大的特点是板眼准确无误,字正腔圆,甩腔之处委婉动听具有典型正统的隆尧秧歌的特点。她在艺术上极力拼搏,对于传统秧歌唱腔的继承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北路秧歌以柏乡、宁晋、赵县、元氏一代为基地,较知名的艺人要数坤伶名角安平淑,她的先天嗓音条件极好,号称“十里音”。其唱腔婉转多韵、板头严准,表情飘逸自然,唱法多俏音巧腔,表演豁度大方,以彩旦见长。随着文革的到来,这些土生土长的艺术形式都止步不前。
  现今的隆尧秧歌在党的领导下发展形势日趋见好,尤其是2006年,被评选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更是给隆尧秧歌艺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与信心,重振秧歌的雄心壮志在以郝江申同志为团长的隆尧秧歌剧团里每一位秧歌艺人的心里翻腾跳跃。


  以上演职人员共计24人,但在实际演出之时则根据剧团的需要增减人数,一方面是为了择优考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节减开支。根据调查,全团30余人,只有3人属国家退休人员,有一定的收入保障,其他人员均为半农半艺职业,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这给秧歌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在一起共谋秧歌的发展。“一个群体在生存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能够有文化的自主权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方李莉研究员这样反问。这样的现状对于隆尧秧歌来说谈创新发展是有相当难度的。令人惋惜的是郝江申同志已于今年年已经离世了,这对隆尧秧歌来讲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综上所述,通过对隆尧秧歌传承人现状的考察,笔者发现有几点共同之处:1、这些隆尧秧歌的班社及传承人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而是依据自己的喜好并在大环境的影响下组织、成立了班社;2、这些传承人都没有经过音乐理论上较为系统的学习,大都是凭借自身条件的优越性进行表演的;3、他们基本上都是以半务农半职业演出的形式存在着。不难看出这些因素多多少少地阻碍了隆尧秧歌的发展。
  三、隆尧秧歌的发展对策
  面对着“现代化”这一人类社会的重大课题的影响,每个人、每件事都无法回避,也无法逃避。因此,面对着这样一个现实,我们如何使隆尧秧歌继续生存、得到发展,甚至走向奢望中的繁荣才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我们是固守传统,还是在守传统的前提下去创新,并在创新中保留传统是需要做出抉择的。要切实地做好保护发展隆尧秧歌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我们还应在以下方面下大力气:   ①稳步推进立法程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表现形式。这样对于那些忽视文化保护和发展的地方政府有了政策性的约束,使之逐步走向经济与文化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模式上来。正如田青老师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根。”
  ②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落实到位。现存的文化遗产,大都是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经济拮据,资金不足,发展便无从谈起。加之当代人对于这些古老艺术的淡漠,也加剧了他们的消亡进程。笔者通过对河北隆尧秧歌的深入调查发现:隆尧秧歌剧团全团演职人员30余人,只有两三人有财政上的生活保障,其余全是半农半艺的状态,这种情况决定了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的心情将全部精力放在共谋秧歌发展的事业上。这样的现状对于隆尧秧歌来说创新发展是有相当难度的。如要解决这一问题,还要加大经济的投入,让这些艺人们能够后顾无忧,才能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隆尧秧歌的发展上来。
  ③保护隆尧秧歌工作,传承是关键。中国文联研究员刘锡诚呼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该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但是经过调查现实的情况是:众多的艺人由于生存的压力,不得不另谋出路,或专心务农或外出打工,现实生活使他们无奈的放弃或半放弃自己所钟爱的艺术。而作为后来者,看到这些老艺人的实际生存状况,也就不愿再从事这些民间艺术了,造成了后继无人的后果。
  ④加大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保护力度,努力做到全民参与。大力宣传是保护传统文化的必要措施,而做到全民参与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但是现代文明对于新生一代影响深重,他们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全无兴趣。正是这新生一代,却担负着我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任。我们更要注意的是引导他们怎样传承发展中华民族留下来的几千年文明,留住我们民族的根。将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真正用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去。
  愿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之下,隆尧秧歌及所有的民族民间文化都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抓住机遇、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改革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存、发展、繁荣之路。
  参考文献:
  [1]胡小满.中国民间音乐[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2][新西兰]孙玫.中国戏曲跨文化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宋锋,李雁云.隆尧秧歌音乐[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
  [4]唐景胜.隆尧秧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5]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段学军,河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李伟伟,邢台学院音乐系;
  段晓军,石家庄学院音乐系。
其他文献
伊斯兰纹样是一种集鲜明的地域特色、宗教和民族色彩于一体的特殊的装饰纹样,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通过对伊斯兰纹样进行题材和色彩等的分析,从而探讨一种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的
摘要:陶瓷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原始时期的陶器制作开始一直到现在,它始终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正是由陶瓷的防风抗腐、持久耐用、永不褪色的物理性质,使得它具有了与生俱来的特点与优越性。本文主要论述了陶瓷壁饰艺术的发展、装饰特点、优越性以及陶瓷壁饰在现代室内外环境中的运用。  关键词:陶瓷壁饰;室内外环境;运用  中国分类号:TB4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
摘要:商业建筑外环境设计相对于其他建筑外环境设计需要具备更高的开放性、商业性和复杂性,因而值得作为外环境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进行研究。本文就商业建筑外环境的设计特点、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期望为读者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商业建筑外环境;设计;特点;原则;方法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36-1  外环境是商业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办公室的舒适化、生态化、人性化设计,成为现代办公空间设计的新特征和亮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办公空间中植物绿化设计对改善办公环境、体现人性化设计、分隔与引导办公空间、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文化品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出办公空间绿化设计的要点,为现代办公空间的绿化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办公空间;植物绿化;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0
摘要:本文通过对本土文化重要性的分析,和传统民宅景观设计中本土文化应用的案例,总结出本土文化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只有本土文化的渗透,环境设计才会有更好的归属感和内涵魅力,并提出了中国景观设计对本土文化继承发扬的启示。  关键词:本土文化;景观设计;渗透;融合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139-1  前言  本土文化并非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进行
摘要:设计智慧可以让产品、功能合二为一,使产品更加便捷,在椅子源远流长的设计历史进程中,虽然设计理念、使用者理念、材料和技术的不断更新,设计的更新换代是如此之快,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切设计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人的生活。  关键词:椅子;发展;系列;材料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8-123-1  椅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家具之一,同时,椅子也是最重要
摘要:舞台作为服装秀展示的窗口,体现了模特身上服装的动感与奔放的时代感。而想要服装秀更加的美观,就必须把服装秀与舞台设计融合在一起,只有当它们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充分展示服装秀独有的特点。舞台的用途十分广泛,所以我们对物体进行科学的设计,利用现有的环境与条件进行简单而合理的配置,并对不同主题服装秀进行不同的舞台设计。  关键词:服装秀;舞台;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J821.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无论做什么事情,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现场发挥水平的高低,进而就严重影响到结果的成败。对于歌曲的演唱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演唱者演唱技术的稳定发挥和对歌曲的情感表达,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培养好的歌唱心理素质的方法探讨有着重要而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素质;重要性;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
摘要:一件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一定具有鲜明的视觉中心和丰富的视觉层次,服装设计作品中突出的视觉中心能够瞬间抓住观者的视线,给人一种美妙的视觉导向,能够使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被精致的、富于变化的部分所吸引,感受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体会一种有力度的视觉节奏快感。在服装设计中,塑造和强调视觉中心是赋予服装独特个性与吸引力的关键。为营造视觉中心,设计师一般通过强调色彩、处理造型、改变面料肌理和新的工艺方法等手
摘要:河北梆子是北方戏曲的重要代表,是山西梆子与陕西梆子流传到河北地区后改调的一种产物,从发源的开始,河北梆子就有着较高的起点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对于中国戏剧表演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河北梆子也表现出了一种文化缺失。本文主要分析河北梆子的原创精神和文化缺失。  关键词:河北梆子;原创精神;文化缺失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