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网课教学课例谈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d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中的Section B 2a—2e课文为例,展示了如何在网课背景下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进行了教学反思。
  【关键词】核心素养;网课;初中英语;读写课
  【作者简介】罗欢欢,厦门一中初中部。
  随着电脑设备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中小学都利用网络平台,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进行了线上授课。其间,产生了各类问题,例如:学生上网课专注力不够、老师无法及时监管、常规课堂活动无法进行等等。因此,探索网课授课背景下,如何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要素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框架。“核心素养”既是学生发展的目标,也是教师教学的追求。笔者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3“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中的Section B 2a—2e课文为例,探究在网课授课下,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3“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中的Section B 2a—2e课文,授课形式为网上直播,授课软件为“云视讯”,授课对象为七年级3班47名学生。
  2.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话题为“日常上学的方式”,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唤起他们对语言材料的兴趣。2a—2e为本单元的阅读,要求学生能够预测语篇信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归纳总结。这部分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掌握与交通出行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实现口头输出。
  3.学情分析。通过Section A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与交通出行有关的词汇与表达,但是仅仅停留在词和句的层面上,不懂得如何在语篇中实际运用,还不能够熟练地在“交通出行”这一主题的语篇中获取具体信息、结合语境理解信息并利用所学表达自己的上学方式。
  4.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为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语篇框架。其后进行知识迁移,学会用语篇框架以及课文中的重点句型来谈论“在家上网课”这个话题。学生通过这一话题的探讨,体会学习机会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努力读书。
  5.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在语言能力方面,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学习并掌握重要词块,如“cross the river”“ride a bike”“go on a ropeway”“play with my classmates”“run quickly”“dream come true”等。
  (2)学习能力。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文章版式和插图来预测课文和内容,并且能够从泛读到精读,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
  (3)思维品质。在思维品质方面,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得出文章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将这个文章框架用于描述“在家上网课”这一新话题,并能够进行口头输出,体现出思维的创新性。
  (4)文化意识。在文化意识方面,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比自己和偏远地区学生的学习条件,了解到他们上学的艰苦,从而懂得珍惜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更努力地学习。
  二、教学设计
  1.视频导入。学生观看视频《艰难上学路》,并回答教师的提问“How do the students get to school?”。
  【設计说明】通过观看视频引出话题,学生对课文的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消除他们在线上正式阅读过程中的陌生感,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顺利引入阅读任务。
  2.读前活动。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回答教师的提问“They are going to school on a ropeway. Do you think it is easy for them?”。
  【设计说明】该问题能够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合理的推测,并在之后的阅读中确定目标,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话题和梗概。
  3.读中活动。(1)学生快速浏览文章,特别是每段的首句,找出文章的最佳标题。
  【设计说明】从理解篇章入手,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浏览并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阅读任务的设计着眼于提高学生全局性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阅读第一段,按要求找出文中“who”“why” “how”的信息并填空。教师可以随意抽几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可以了解对应层次的学生是否能理解文章并找到正确的信息。
  【设计说明】指导学生通过细节阅读,分段找出重要信息。
  (3) 学生用2分钟记忆“who”“why”“how”的信息并在提示下背诵并回答问题。2分钟记忆后,学生以抢答的形式抢答问题。
  【设计说明】线上授课的特殊性使得教师对学生的监管无法如线下授课那样直接、及时,学生也容易走神,因此需要教师将文章重点以不同形式反复呈现,并带动学生在不同的课堂活动中不断操练。抢答的提问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4)学生阅读第二、三段,按要求找出文中信息并填空,进一步思考这两段告诉读者什么信息。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对第二段和第三段的信息点进行梳理、提取和重新整理,能够推断出文章第二、三段的中心思想,提升了他们归纳总结的思维品质。
  (5)教师提问两位学生1号、2号,让他们总结这篇文章的框架,并让其余学生在“云视讯”的“群聊”内,按“1”表示支持1号同学,按“2”表示支持2号同学,或者以文字的形式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课堂讨论。   【设计说明】学生通过对文章框架的搭建,不久能够理清文章脉络,而且也为最后的口头输出作好了铺垫。
  4.读后活动。(1)学习完“Crossing the river to school”的课文框架,让学生结合实际来谈谈现阶段的“Taking online class”。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列举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谈论该话题。
  【设计说明】“Taking online class”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将所学进行迁移,帮助他们自由、实际地运用语言,真正学会用英语做事。
  (2)学生通过看图说话的形式,结合话题操练重点句型,例如“I can take online class_______ at home” “My teacher is like a _______ to me”“It’s my dream to______. Can my dream come true?”。
  【设计说明】教师将长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训练,进而要求学生在一定语境中掌握语言表达方式、词组和词汇。
  (3)学生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复述出“Taking online class”的篇章。并逐渐减少提示,让学生在仅给出文章框架的情况下也能谈论在家上网课的经历。
  【设计说明】通过整节课的层层铺垫,学生已经能掌握与话题相关的词汇、短语、句型和文章框架了。在最后这个环节,学生通过口头输出和教师的在线反馈,通过“做中学”实现对知识的及时巩固和内化。
  (5)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过河上学”和“在家上学”两幅图,让学生思考从这些艰难求学的学生身上能学习到什么。
  【设计说明】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对比偏远地区学生的艰难上学路和自己舒舒服服在家上网课,产生巨大的反差,从中认识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当前宝贵的读书时光,从而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5.教学反思。教师采取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铺垫。通过“头脑风暴”“课堂讨论”等多种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且将所学进行知识迁移,使学生能够用语篇框架以及课文中的重点句型来谈论“在家上网课”这个话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晕样既实现了对阅读文本中基础知识的巩固,又实现了对相关内容的拓展和强化。本节课还通过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增强了学生珍惜当下,努力学习的文化意识。另外,此次网络阅读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课文的解析不够透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文章框架,对文章的知识点掌握还不够熟练。因为网课时长较短,只有35分钟,因此,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将重点放在了对文章框架的归纳和总结上。
  (2)没有兼顾各层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能力,没有设计分层任务,这就容易让本来专注力就差的差生上课分心。
  三、结语
  网上授课并不会随着疫情的结束而结束,相反,它是信息化时代英语课堂的一种新模式,将会在未来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这就要求所有教师与时俱进、不断进步。本文在初中英语线上教学如何贯彻新课标精神以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提供了具体的课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初中英语线上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些方向指导。
  参考文献:
  [1]陈玉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金晓添.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英语“30 15”网课教学模式探究[J].英语教师,2020(12):151-154.
  [3]金長生.网络形势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速读(上旬),2019 (10):31.
其他文献
【摘要】课程思政是实现我国教育以德育人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课程思政”的本义是把不同的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结合起来,发挥课程内在的教育功能和培养学生的思政基础,推动我国中职教育的改革。本文考察了中职院校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阐述了中职英语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些针对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的建议。  【关
【摘要】本文运用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连贯理论,通过逻辑连接词对语篇行文进行分析,对英语写作语篇教学进行思考,旨在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衔接连贯;逻辑连接词;英语写作  【作者简介】 郭俊玲(1984.08-),上海立达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二语习得。  【基金项目】上海立达学院校内精品课 《英语基础写作》,项目编号:Z30001-17-0
一、土地兼并的原因  1.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  封建社会存在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土地制度形式。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在性质上与农民土地所有制一样,都属于土地私有。土地私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这是土地兼并之所以在封建社会蔚然成风的根源;二是由土地私有合法性引申而来的,土地可自由地转让和买卖,于是在频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这让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如何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如何发掘学生已有的教育资源?如何抓住教育时机,运用教学机智,接纳和珍视教学中“意外”?我认为,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师生不期而遇的思想碰撞、意料之外的生成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培养自身教学机智、提升教育理念过程中必须修炼的一项基本功。  一、用教学机智体现爱心与真诚,化解可能遇到的抵触  我曾经仔细读过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对书本知识进行讲解,还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英语阅读教学也不例外。虽然大部分教师已经明白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目标,但是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却频繁出现问题,不仅使阅读教学本身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受到了影响。本文从背景信息、有效问题、有利情境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核心素养背景下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是完成历史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当前历史课堂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灌输多、启发少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教师往往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这种把学生当“容器”的死板教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能力,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呢?我的体会是:要在“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上狠下工夫。  1 精讲。  “精讲”就是
新课改强调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由于网络拥有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充分挖掘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将以《辛亥革命》为例,简要说明如何将网络资源、合作学习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相结合。  一、自主学习,构建框架  教师在上课前要对教学的内容和目标有一个初步的设定,如历史知识的教学目标、学生人身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学生语
【摘要】文化差异是英汉翻译中的难点之一,译者要熟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来避免翻译错误,保证翻译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本文介绍了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分析了英汉翻译与文化的内在关系,研究了英汉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的策略,给出了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几点翻译技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翻译;跨文化视角转换  【作者简介】李波,黑龙江财经学院。  从文化差异角度来看,英汉翻译就是中西
在我省、市教研室领导的引领下,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以把握教学的目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最后真正落实课程要求为目的,笔者按照个体研修与同伴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地理课标细化。    一、细化课标的具体做法    1 反复诵读前言,了解课程性质,体会课程的基本理念,逐渐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
【摘要】英语一直是大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学事业的飞速发展,英语在大学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好一门外语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利的。英语水平对于学生就像一种持续性资源,尤其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文化知识能力越深厚,竞争优势就会越明显。因此,大学生更应该把握好大学时间,学好英语,来巩固自身实力。但是纵观现代大学教育,英语教学陷入了新一轮的瓶颈,如何满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