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预约的精彩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这让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如何面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如何发掘学生已有的教育资源?如何抓住教育时机,运用教学机智,接纳和珍视教学中“意外”?我认为,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师生不期而遇的思想碰撞、意料之外的生成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培养自身教学机智、提升教育理念过程中必须修炼的一项基本功。
  一、用教学机智体现爱心与真诚,化解可能遇到的抵触
  我曾经仔细读过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先生的著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范梅南认为,机智是“智慧的化身”,教师要想做到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必须具备诸多素质和条件。范梅南在他的书中首先提到的就是任何教学机智的基础——爱,可是爱心与真诚的付出有时是需要教师用智慧来实现的。
  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必须心中有爱,并能利用教学机智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爱。教学机智并不一定是什么大事或者难事,它可以是教师对学生一个温柔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动作,只要为学生着想了,即使再小的事,都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师生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偶发事件中探求出学生的潜在动机、思想奥秘,并能抓住偶发事件这一契机,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用教学机智正确引导,及时拨动教学中的跳跃音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在实践中我却发现课难上了,有时感觉控制不住课堂节奏。例如,在讲课的过程中,或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其他学生插嘴的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上。我也曾大声地制止过这种现象,可事与愿违,课堂教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回答我提出的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少。我不禁开始反思:我的方法是否过于简单粗暴?这种强制性的“高压政策”固然能控制课堂秩序,但却容易挫伤学生主动思考与踊跃发言的积极性,造成他们干脆在课堂上少发言,甚至不发言的负面影响。经过反思,我认为学生插嘴是无可厚非的,它是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表现,不能简单地把它定性为学生的恶意捣乱。
  例如,在一次思品课中,当一位学生正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几个按捺不住的学生叫了起来:“老师,我知道!”我示意回答问题的同学暂停,对叫得厉害的几位学生温和地说:“你们能积极回答问题说明你们思维很活跃,老师知道你有不同的观点要陈述,但那也要等他人陈述完了呀,试想一下,如果是你正在回答问题,而大家都在争着发表自己的观点,老师和同学能听到吗?我们一个一个来好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呀……”就这样,几句肯定又真诚的话语巧妙地控制了局面,而且此后回答问题的学生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但这也产生了这种现象:我的提问刚结束,就有学生把手举了起来要求回答,可有些问题是需要阅读与思考的,不假思索的回答往往抓不住重点。这时,我就会巧妙地运用教学机智,及时补充一句:“如果再用心阅读书本,思考周全,你就会发现你的答案更完整。”慢慢地,我发现着急的学生少了,认真阅读与思考的学生多了。
  三、面对日益博学的学生,教师要学会倾听和利用资源
  教学需要设计,精心设计才能让教学出色,但设计只是一种教学预设,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如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回答的深度与广度可能不在教师的预设中,有时甚至会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
  例如,有一次在讲到“个体与集体关系”的内容时,我让学生举例说明个体与集体关系有哪些表现?有位学生回答:“台湾与大陆的关系。”这时我犹豫了一下,好像看到过这个方面的资料,我心想,学生掌握的知识比我想象中丰富,我能掌控课堂局势吗?“老师,我还看到新闻联播里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这也是个体与集体关系的表现”,学生的回答越来越多,我却越来越紧张,我是该肯定学生的回答,还是该不置可否呢?万一学生的回答有知识性错误该怎么办?我调整一下自己的思绪,微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有些是老师都没有想到的,谢谢你们。”然后我话锋一转:“其他同学也应当向他们学习,我们课后继续查找资料,搜寻有关信息,为我们下堂课做准备好吗?”这句恰到好处的过渡语帮我逆转了局势,顺利地进入到了下一环节的教学。
  在我的思品课堂教学实践中,这样的状况发生得很频繁,因而我逐渐学会了巧妙地处理意外生成,主动地认识自己的不足,改以往“以自己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如今,我已由一个懵懂的毕业生快速成长为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的年轻教师。
其他文献
“有效性”是教育教学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要求,任何教学都应呈现有效性,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也都是围绕有效性展开的。因此,研究新课程教学,必须时刻把握教学有效性的实现问题。    一、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内涵    新课程明确提出:“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青年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和时效性,引导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
以往对鸦片战争史的教学,通常采用“侵略—反抗”这一教学模式:侵略者如何残暴、清政府如何腐败以及中国人民如何英勇,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这显然不是历史事实的全部,也不利于对历史事件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情境一:从分道扬镳到不期而遇  分道扬镳7世纪4年代,有两件大事在世界的西方和东方几乎同时发生:在东方,满洲八旗铁骑涌入山海关,建立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君主专制走向顶峰;在西方,
【摘要】“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通过理论知识传授以及实训实践,努力向社会输送高品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关联度低,基础英语偏重于通识教育,教学重点在于掌握英语语言共核,而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大多为专业知识、专业术语以及相关文章,忽视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学生接受困难。因此,为了满足学生专业岗位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
习题讲评是高中政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效的习题讲评对于学生解疑纠误、查缺补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改变高中政治习题讲评课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笔者加强了对习题讲评课操作方法与教学规律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建构并运用了“先思—后评—寻规—变练”习题讲评课新模式。  一、总体构架  二、具体操作  (一)课前准备阶段  1.组建学习小组。  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依据“组
高中地理课堂课业负担是高中生课业负担的组成部分,高中地理课堂减负对于减轻高中生的课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高中地理课堂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探索减轻高中地理课堂课业负担的有效途径。  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理科性质,其时空性、区域性、综合性等特性决定其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现代地理教学的特点是:①运用地图,地图具有地理方位性、肜象概括性以及几何精确性,是地
2008年秋季我省开始使用新教材,在新旧教材更替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和理解教材的特点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高考,更有利于教师适应新形势,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本文试从高一政治新教材特点入手,浅议新课改下的政治课教学途径。    一、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呈现出的新特点    1. 突出了经济常识为生活服务。  旧教材注重理论,导致教学气氛严肃,知识枯燥,学生情绪低落,教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在一首诗中曾写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施地理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努力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愿问、善问、乐问,从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  一、营造
【摘要】课程思政是实现我国教育以德育人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课程思政”的本义是把不同的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结合起来,发挥课程内在的教育功能和培养学生的思政基础,推动我国中职教育的改革。本文考察了中职院校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阐述了中职英语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些针对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的建议。  【关
【摘要】本文运用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连贯理论,通过逻辑连接词对语篇行文进行分析,对英语写作语篇教学进行思考,旨在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衔接连贯;逻辑连接词;英语写作  【作者简介】 郭俊玲(1984.08-),上海立达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二语习得。  【基金项目】上海立达学院校内精品课 《英语基础写作》,项目编号:Z30001-17-0
一、土地兼并的原因  1.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  封建社会存在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土地制度形式。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在性质上与农民土地所有制一样,都属于土地私有。土地私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土地私有的合法性,这是土地兼并之所以在封建社会蔚然成风的根源;二是由土地私有合法性引申而来的,土地可自由地转让和买卖,于是在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