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深化。强调课堂教学延伸,可以改变以往学生课后作业中书面作业与口头训练、机械操练与能力培养之间的不合理结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课外充裕的时间,反复操练所学的语言结构,进一步思考课内提出的问题,以弥补课内短时间思考的不足。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交流和讨论,再现课外操练和思考的结果。而教师根据学生课内的表现,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一、转述或改编课文的内容
为了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地理解,重新转述或改编课文内容很有必要。而这一环节放在课堂上进行又比较费时,那么利用课外时间来对所学的英语课文进行转述或改编就是课堂教学延伸的重要环节。用英语转述课文意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模仿讲述所学的内容,通过转述课文,可以培养学生词汇的运用能力、语言材料的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提高英语口语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改编课文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既能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也能培养学生表达已知信息的能力,是一种培养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较好的方法。
二、结合课文进行讨论,发表所思所感
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以后,利用讨论、辩论等活动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感。讨论是一种让学生开展互动学习的形式,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更高层次。利用课外实施教学延伸,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将不同的观点、见解带回课堂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学长篇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机械提问是毫无学习激情和兴趣的,因此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设计学生有话可说、符合课文主题、有讨论意义的问题。例如,在教学JEFCBookIII,Unit15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What do you think of a doctor for animals?
What do you want to do when you grow up?Why?
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未来的蓝图,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对比后,可以设计有关各自未来生活等各种情景的活动或报纸进行展示。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想和说得到充分发挥。
三、善于创设情景
初中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其形象思维比较活跃,他们不满意呆板的教学模式。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以往,便会感到索然无味,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情景,通过情景化的教学向学生展示语言知识外,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创设情景并让他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加以运用,培养其语言能力。如:讲close单词时,教师先做出关门的动作,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该单词,由于形象、直观,他们很快便能接受。再如:教句型Would like to do sth.时,教师先拿出准备好的蛋糕并说:I’m hungry .I would like to eat a cake. 然后讲解句型,利用实物进行示范操练,学生边理解边模仿。最后,教师提供图片或描述情景,学生根据此内容,用学过的句型进行交际练习。这样一来,学生便能牢牢掌握would like to do sth.的用法及特点,由此完成了该句型的教学活动。
四、现场调查、采访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校内调查、采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课外布置一些调查、采访型的作业就显得非常必要。例如在教学JEFC Book III,Unit3时,学生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会保护环境的基本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的学习融入到实际生活的环境中去,那么,学生对于家乡环境情况的了解就显得非常必要。
五、组织竞争比赛
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发学生兴趣、抓好课堂教学延伸行之有效的方法。竞争永远是一剂课堂兴奋剂。竞争好胜心理驱使学生乐于参与比赛活动,这又是进行某项或几项知识与技能综合训练的手段,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无论是参赛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个个都十分投入。无论是小组比赛还是个人比赛,学生都满腔热情地参加,气氛可谓空前的高涨。我在初中一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最热闹的一环就是竞争比赛。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都能赛出基础,赛出质量,赛出能力,且越赛越有兴致。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转述或改编课文的内容
为了对课文内容进一步地理解,重新转述或改编课文内容很有必要。而这一环节放在课堂上进行又比较费时,那么利用课外时间来对所学的英语课文进行转述或改编就是课堂教学延伸的重要环节。用英语转述课文意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模仿讲述所学的内容,通过转述课文,可以培养学生词汇的运用能力、语言材料的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提高英语口语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改编课文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既能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也能培养学生表达已知信息的能力,是一种培养学生充分理解教学内容较好的方法。
二、结合课文进行讨论,发表所思所感
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以后,利用讨论、辩论等活动发表自己的所思所感。讨论是一种让学生开展互动学习的形式,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更高层次。利用课外实施教学延伸,使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再将不同的观点、见解带回课堂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培养运用所学语言材料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学长篇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机械提问是毫无学习激情和兴趣的,因此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设计学生有话可说、符合课文主题、有讨论意义的问题。例如,在教学JEFCBookIII,Unit15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What do you think of a doctor for animals?
What do you want to do when you grow up?Why?
通过对第二个问题的讨论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未来的蓝图,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对比后,可以设计有关各自未来生活等各种情景的活动或报纸进行展示。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想和说得到充分发挥。
三、善于创设情景
初中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其形象思维比较活跃,他们不满意呆板的教学模式。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以往,便会感到索然无味,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除了在课堂上要善于创设情景,通过情景化的教学向学生展示语言知识外,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创设情景并让他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加以运用,培养其语言能力。如:讲close单词时,教师先做出关门的动作,然后再让学生学习该单词,由于形象、直观,他们很快便能接受。再如:教句型Would like to do sth.时,教师先拿出准备好的蛋糕并说:I’m hungry .I would like to eat a cake. 然后讲解句型,利用实物进行示范操练,学生边理解边模仿。最后,教师提供图片或描述情景,学生根据此内容,用学过的句型进行交际练习。这样一来,学生便能牢牢掌握would like to do sth.的用法及特点,由此完成了该句型的教学活动。
四、现场调查、采访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校内调查、采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课外布置一些调查、采访型的作业就显得非常必要。例如在教学JEFC Book III,Unit3时,学生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会保护环境的基本知识,而且要让学生的学习融入到实际生活的环境中去,那么,学生对于家乡环境情况的了解就显得非常必要。
五、组织竞争比赛
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发学生兴趣、抓好课堂教学延伸行之有效的方法。竞争永远是一剂课堂兴奋剂。竞争好胜心理驱使学生乐于参与比赛活动,这又是进行某项或几项知识与技能综合训练的手段,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无论是参赛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个个都十分投入。无论是小组比赛还是个人比赛,学生都满腔热情地参加,气氛可谓空前的高涨。我在初中一年级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最热闹的一环就是竞争比赛。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们都能赛出基础,赛出质量,赛出能力,且越赛越有兴致。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