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医中除了学理论,跟师“抄方子”是中医师承的手段之一。中医认为只有多写多看才能将别人的知识技能化为自己的。对于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活动能力的培养和中医中师傅带徒弟有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从“抄方子、磨方子、开方子”三个层面进行教学,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
一、“抄方子”——在感知中了解
首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三本本子:第一本本子用于记录课堂教学内容,即课堂记录本;第二本本子用于记录查阅和收集与幼儿教育有关的报刊资料和每次观摩的优秀视频课实录翻写教案,即资料本;第三本本子用以完成各种类型的活动方案设计作业,即作业本。
其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之前,要弄清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学会看别人的活动设计与组织。为了让学生有目的地观摩记录,先让学生完整看一遍,并详细记录每一个细节;再根据每个活动的不同特色,有针对性地停顿、回放,让学生详细了解每个细节的处理,从而引导学生搭建出观摩课的教学结构。
第二步,学生在看的基础上将视频活动翻写成一篇标准的详细的教案,即“抄方子”——在“抄”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执教者的教学意图,发现教学的精彩之处或问题所在,理清教学设计的结构。
第三步,抄方教学。對于第一次组织活动的师范学生来说,开始只要求以视频活动为范本,不要求改编教案。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求组织者随机应变以更好地适应教学情境。
二、“磨方子”——在互动中提高
“磨方子”就是要思考“抄方子”过程中的感受和得失。首先教师在课堂上选取一至两名执教学生的抄方教学录像,在课堂上作为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分析。通过“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案例总结—案例二次试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活动实施的亮点及存在问题,从而对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细的分析解剖,促使每一个学生身临其境地用心去感悟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意义,避免学生活动设计和组织时的盲目性。
其次要注意:选用的课例必须是最典型的活动课例,因为学生首先应该把握的是最基本的教学流程和组织方法。在此教学基础上,后续的教学要逐渐提高难度。同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结构与设计要求,强化学生对学前教育职业的体验和理解,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开方子”——在实践中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前的“抄方子、磨方子”是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由有经验的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幼儿园的活动设计与组织。但是,模仿只是积累学生专业成长的过程,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最终目标是自己独立“开方子”——批判性地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独立进行活动设计和组织。其重要价值在于,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某个具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还有“渔”——组织幼儿园活动的方法。
四、在“抄方子、磨方子、开方子”中的感悟
(一)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及专家讲座,促进课内课外的有效互动
在活动中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一方面“走出去”——每个学期安排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另一方面“请进来”——定期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园长、骨干教师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专题交流,从而促进课内课外的有效互动。
(二)加强实践训练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促进学校与幼儿园的互动
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实施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尤其重视实践环节的安排,保证实践环节的训练时间。这期间可以和幼儿园联系,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情景中组织活动,也可以请幼儿园教师谈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想法,从而有效促进学校与幼儿园的互动。
在“抄方子、磨方子、开方子”的过程中,凸显科学性、整合性、丰富性、实用性的特点,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系统学习掌握“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达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要求的现代型幼儿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幼儿师范学校)
一、“抄方子”——在感知中了解
首先让学生每人准备三本本子:第一本本子用于记录课堂教学内容,即课堂记录本;第二本本子用于记录查阅和收集与幼儿教育有关的报刊资料和每次观摩的优秀视频课实录翻写教案,即资料本;第三本本子用以完成各种类型的活动方案设计作业,即作业本。
其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之前,要弄清三个步骤。第一步,要学会看别人的活动设计与组织。为了让学生有目的地观摩记录,先让学生完整看一遍,并详细记录每一个细节;再根据每个活动的不同特色,有针对性地停顿、回放,让学生详细了解每个细节的处理,从而引导学生搭建出观摩课的教学结构。
第二步,学生在看的基础上将视频活动翻写成一篇标准的详细的教案,即“抄方子”——在“抄”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执教者的教学意图,发现教学的精彩之处或问题所在,理清教学设计的结构。
第三步,抄方教学。對于第一次组织活动的师范学生来说,开始只要求以视频活动为范本,不要求改编教案。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求组织者随机应变以更好地适应教学情境。
二、“磨方子”——在互动中提高
“磨方子”就是要思考“抄方子”过程中的感受和得失。首先教师在课堂上选取一至两名执教学生的抄方教学录像,在课堂上作为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分析。通过“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案例总结—案例二次试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活动实施的亮点及存在问题,从而对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细的分析解剖,促使每一个学生身临其境地用心去感悟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意义,避免学生活动设计和组织时的盲目性。
其次要注意:选用的课例必须是最典型的活动课例,因为学生首先应该把握的是最基本的教学流程和组织方法。在此教学基础上,后续的教学要逐渐提高难度。同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方案的结构与设计要求,强化学生对学前教育职业的体验和理解,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三、“开方子”——在实践中提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前的“抄方子、磨方子”是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由有经验的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幼儿园的活动设计与组织。但是,模仿只是积累学生专业成长的过程,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最终目标是自己独立“开方子”——批判性地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独立进行活动设计和组织。其重要价值在于,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鱼”——某个具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还有“渔”——组织幼儿园活动的方法。
四、在“抄方子、磨方子、开方子”中的感悟
(一)结合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及专家讲座,促进课内课外的有效互动
在活动中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一方面“走出去”——每个学期安排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另一方面“请进来”——定期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园长、骨干教师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专题交流,从而促进课内课外的有效互动。
(二)加强实践训练环节的设计和安排,促进学校与幼儿园的互动
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实施本课程教学中,教师尤其重视实践环节的安排,保证实践环节的训练时间。这期间可以和幼儿园联系,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情景中组织活动,也可以请幼儿园教师谈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想法,从而有效促进学校与幼儿园的互动。
在“抄方子、磨方子、开方子”的过程中,凸显科学性、整合性、丰富性、实用性的特点,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系统学习掌握“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达到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要求的现代型幼儿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