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537例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537例患儿中515例(95.9%)异物在硬性支气管镜下取出,5例患儿胸外科手术取出异物,12例患儿自行咳出异物,5例(0.9%)患儿行气管切开术取出异物。1例患儿术后死亡。

结论

气管切开术在异物取出时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有效解除呼吸困难,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多药耐药基因(MDR1)、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情况,了解耐药机制发生机制及分析耐药基因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之间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5月乳腺癌患者25例,均给予新辅助化疗。经3个疗程TEC化疗方案后,检测乳腺癌耐药基因MDR1 mRNA、BCRP mRNA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新辅助化疗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与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剂量。方法随机选取自愿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各200例进行研究。玉溪市人民医院使用2 mg咪达唑仑(A组)复合丙泊酚麻醉,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使用10 μg舒芬太尼(B组)复合丙泊酚麻醉。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提前3 min静脉滴注,然后再静脉滴注丙泊酚(10 mg/s)。比较两组丙泊酚注射痛语言等级评定量表评分(VRS
目的探讨MRI、CT、X线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脊柱结核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50例脊柱结核患者,观察患者X线、CT、MRI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对脊柱结核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2.65%、68.88%、72.33%,MRI对脊柱结核检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6.39%、79.69%、90.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术对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NG)患者术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6例双侧NG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VEGF、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研究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RHD)的疗效,并分析术后脑钠尿肽(BN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48例RHD患者,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治疗,通过三维超声成像比较手术前后右心功能指标[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的变化;观察并分析BNP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手术后6个月时R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US-FNAB)学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120例US-FNAB细胞病理报告,同时对比分析42例外科手术的组织学病理报告。观察US-FNAB细胞学检查结果及其敏感度、特异性、诊断符合率、误诊率。结果120例患者中恶性34例,良性77例;细胞学与组织学病理结果对比,敏感度为97.06%,特异性为98.70%,诊断符合率